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进行了再次梳理与审视,认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红色经典"的建构式改编加强了原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解构式改编是当下"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引起诸多争议的主要原因,重构式改编则充分深化了影视改编的创新意义.影视创作者应充分认识精神文化产品消费的特殊规律,合理地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红色经典"的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杨增和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116-119,140
文学经典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建构,在社会引力作用下文学经典在不断地建构、解构与重构,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经典成为中外文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学经典在消费文化机制中的祛魅化倾向和各种文化权力对文学经典秩序的确定;精英文化层在消费文化背景下面临文学经典缺失的焦虑。 相似文献
3.
周丽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4-79
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视觉消费文化时代。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商品性与艺术性的矛盾成为文学经典的电视剧改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张恨水小说的电视剧改编就是在忠实性与当下性、艺术追求与商业追求的矛盾与分歧中进行的。新世纪以来张恨水小说的电视剧改编呈现两种路向:以青春偶像剧演绎民国爱情故事和以社会写实剧再现民国社会生活。两种路向各有侧重,但改编者都在努力发掘张恨水小说与当下文化语境的契合点,采用相应的改编策略实现理性概念文化向感性视觉文化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丁梅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44-147
消费环境将人们的文化身份归于图形表述范围,数字艺术消费逐渐冲击着文字文本的消费习惯,并成为大众文化主流,人们可以从中轻而易举地获取消费信息.这种大众消费文化模式被判定为现实社会环境下的文化原则,让消费成为文化,消费文化演变为文化消费,由此产生了消费模式背景下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5.
陈润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3):105-106
在消费主义意识影响下,文学经典的边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使文学经典重现魅力,重获活力,首先要与“狼”共舞,在大众文化意识和精英文化意识两级寻求价值互补;其次是用审美标准统摄“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的教学;最后是重新发现新的阐释空间,在文学经典教学中体现当下关怀与创新追求。 相似文献
6.
消费文化语境中小说的电影改编,愈加重视利用各种元素以实现商业价值,而相对弱化了对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追求。从《盗官记》到《让子弹飞》的改编,通过创意的影像画面、戏谑调侃的对白、戏剧化的情节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化需求;重构的英雄观念、博弈的政治观念、费解的影像隐喻及对现实境遇的关怀,则是满足了观众的精神消费需求,呈现出鲜明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影片精彩的故事重述、良好的市场效应以及争议的文化内涵等,从编剧体制、改编模式与评价准则、商业与艺术融合等多个层面,对当下提升小说电影改编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冯雨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68-72
20世纪时装文化受到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显示了多样化、个性化、另类化的趋势,成了独立于人体的艺术品,成为社会文化现象和个性宣扬的渠道。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实践,时装文化中的另类美展现出了其特有的魅力和风采,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肖云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84-87
共时态地看,经典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最高文明成果组建的精神平台,构成一个时代文化的标高;历史态地看,经典文化是几千年文化精粹连缀成的等高线,是民族的精神原典,其生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能在许多层面上惠泽后人。认为在改编经典文艺作品时应从表现风格和价值坐标来把握,半个世纪来,“左潮”、“西潮”、“商潮”、“网潮”对先进文化有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为保持经典文化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董希文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
经典解构与重构是当前一道亮丽的文艺景观.消费语境中视觉文化的冲击、经典的老字号招牌和文艺创新的贫乏与无奈是造成重构兴盛的主要原因.经典重构虽然部分地消解了传统及其蕴涵的神圣性,但它又重新诠释了经典、延续了经典的生命,使经典死去活来,显示出一定的现实意义.经典重构只有坚持限度、效度与文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谢海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4):124-127
随着中国步入消费社会阶段,作为社会文化典范样式的博物馆的价值功能正从传统的陈列展览、知识传承迈入到集体怀旧、文化认同,以及柔性治理及主导意识形态的强化等新的价值功能。从审美的层面来观照、剖析这些价值功能及其衍生的文化表征,对当下的文化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ZHANG XIAOFA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1):108-113
In the context of consumer culture, consumer aesthetics highlights the economic dimension and the daily aesthetic cultures. The new aesthetic proposition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and rationality. Different from the classical aesthetic non-utilitarianism and aesthetic self-discipline, consumer aesthetics integrated with culture and economy deeply can bring self-expression, self-improvement, and aesthetic value to the individual. Consideration of consumer aesthetics is a logical necessity and realistic academic inquiry in aesthetics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化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馥颖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0):53-56
与消费社会的到来相应,思想文化领域也会发生深刻转型。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化具有显著的商品性、大众性、娱乐性和弱意识形态性。当下中国消费社会性征日趋显现,公益性文化向盈利性文化转型、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文本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型三大形态的文化转型,在当下中国尤其值得关注,文化转型和重建呈现"和合"趋势。与此同时,文化启蒙、文化纬度提升成为文化发展的强烈欲求。在消费社会语境下,推进当下中国的文化转型,需要着力做好繁荣大众文化、振兴文化产业、改革创新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现代消费主义文化形成中的媒体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成于20世纪初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是西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主要表现形式,它的最大特征就是追求炫耀性、奢侈性和时尚性,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作为生活目的和人生价值。在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现代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传播媒体的宣传促进了传统价值观念的解体和新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的形成,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中国消费文化的良性建设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4.
李秀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64-69
当代消费文化的兴起改变了当代文化空间的权力关系与文化秩序,成为影响当代文化转型的关键性力量。当代消费文化凸显着日常生活的价值,推动了知识分子的世俗化转向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而消费文化本身是权力争夺场域,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化领导权处于流动状态,面临多种权力关系操纵的可能。当代人有必要反思消费文化,着眼于历史的连续性、文化安全的视野、对话的方式、社会资本的投入、日常生活伦理的支撑,以此重构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化领导权建立的起点与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传统学术与手段———训诂、音韵、吟诵!!为考量视角,考订陆游《钗头凤》一词中关键字词本意、所表达的情感,并以此评定许渊冲《钗头凤》英译文本。通过探讨许译《钗头凤》,由于古典汉籍中的汉语高度凝练,语言不断发展,语义、语音也在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变化,设若只考虑外文表达,忽略汉语的客观属性和社会语境,不参照中国传统语义研究成果、手段加以考证,无视古典诗文独特的创作与表达方式,则无法真正理解古典诗文的真正含义与情感。 相似文献
16.
李超英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3):35-37
中国文化不仅是伦理本位的,而且是泛审美主义的。在古典时代中国文人的生活中,可以没有佳肴、美服、高宅、官职,但是不能没有艺术。从很早的时候起,他们就懂得了在诗歌中寻找理想,在书法中感受风骨,在绘画中体验生命,在棋盘中忘却凡尘,在琴韵中寻找知音等“古雅”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契丹四时捺钵独具特色,尤其是契丹春捺钵。大量的古诗文中的春捺钵记载,反映了契丹人的游牧渔猎旧俗,独特的政治统治特色,以及尚武精神。本文主要从古代一些诗文中来探索契丹春捺钵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契丹春捺钵文化。 相似文献
18.
许菊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8-42
影视文学改编受制于文本的传播媒介、受众群体与接受心理等外在因素,而从文本的内在生成机制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其主题思想。影视改编,正是在围绕文本的内在与外在机制进行叙事策略的转换。这一普遍性的逻辑与创意规律在《唐山大地震》三个互文本转换中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李兴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1-7
本文系对汉文伊斯兰教译著的伦理文化的简单介绍,包括这种伦理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这种伦理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精华所在,这种伦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