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全过程并起主导作用的基本规律。掌握并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二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回答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将随着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及人们之间物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新世纪和谐社会的建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亦具有了时代的气息和内容。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及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因素决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需要协调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观念多样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与具体表现形式等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视域融合”涉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儒学复兴”不可能是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而只能是学术、文化层面的;“儒学复兴”也不意味着儒学将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儒学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文化的“百花园”。在理念上,不应把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仅仅当作是一个补充,而是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相容共济地发挥其独特功能。在操作层面上,需要减少和避免假借“儒学复兴”名号的各种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危害,构建有效的文化运行机制和文化传承载体,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重要政治思想资源具有维护国家政局稳定、提升政治正当性、抵制削弱敌对意识形态渗透等功能。互联网作为高效便捷的信息传递系统,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凭借互联网技术优势,以"互联网自由"为借口,力图使网络成为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这必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我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揭示作为意识形态的西方自由主义为西方国家利益服务的本质,同时探寻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潮流的价值共识,实施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意识形态的阐释力、传播力、影响力与控制力,从而有效抵制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与侵蚀。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一部分,意识形态一经确立就会对文化发展起到规制作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认同上同西方的对抗并未终结,中国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的主要对象。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文化安全的必然,也是中国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灵魂,是保证中国文化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基础的工作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高等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学校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决定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  相似文献   

8.
何干强 《中华魂》2014,(7):15-17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强调,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这极为重要,必须落到实处。意识形态领域涉及范围很广。就目前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问题来看,要巩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相似文献   

9.
社会意识形态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具有导向和规范、调节和协调、教育和整合的功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取决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取决于社会主义历史与现实的选择,取决于当前所面临的"两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在批判"西化"和"分化"的社会思潮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边缘化"及应对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急剧转型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边缘化"危机.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需从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在斗争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敏锐、知识渊博、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新儒学通过四种方式诘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一是把马克思主义非理性化、宗教化;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对立起来;三是否认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进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四是用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的失误,否认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诘难是不正确的,它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性和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科学性和人文性、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和整个理论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二千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在朝代的更替中,不断地充实和调整自己,使自己处于正统思想的位置。在这个适应与调整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错位和混乱,西汉末年的新莽时期就属于这样的状态。汉末的动荡为王莽专权提供了机会,王莽没有抓住儒家统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将儒家经典中的"器"当作治世之道,"奉古改制"迅速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据中国革命斗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中国现实,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从学理的层面、从理论的核心深处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主要是指与儒家哲学的融合,两种哲学融合的基础在于两种理论的核心深处存有着人类社会的共同法则,即对人的终极关怀与强烈的实践思想。当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很好地将中国儒家思想包融于自身时,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关学在儒学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运用文献、史实与逻辑分析方法,就关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体系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理论在儒家教化的发展中对于推动儒学教化由官方走向民间,由士人走向寻常百姓起了里程碑式的作用;关学对儒家教化的推动作用突出地体现为关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乡规民约——《吕氏乡约》;关学特别重视在宗族乡里实行礼教;关学人物在讲学中特别关注民风民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何谓马克思主义,可以从理论体系、理论品格、基本立场、理论特质诸方面去把握和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核心领导地位所决定。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一元化,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江淹是我国南朝诗人、辞赋家,在南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界对江淹的作品及其生平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其思想的研究相对有所忽略。江淹的思想兼有儒道释三家,三者相融为一。江淹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家思想贯穿其一生,成为江淹一生最根本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其儒家思想具有通脱的特点,是南北朝动乱不安时代儒家思想在安身立命方面的曲折反映;而以道家思想与佛教思想为辅,其佛家思想又依附于道家思想之上。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自媒体因其平民化、交互强、传播快等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新渠道,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拓展了新平台。同时,由于其传播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等特点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也带来了挑战。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文化知识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自媒体环境下,通过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自媒体队伍,鼓励师生应用自媒体,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等措施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在革命与建设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培育新型农民、弘扬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小农价值观,至今仍然阻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消解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和克服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小农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庄子思想直接来源于老子,但也与儒家思想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综述“庄出于儒”的几种观点,然后从庄子对儒家经典内涵的昭示,《庄子》寓言对孔子的借重,以及庄子同颜回的相似、相通之处三个方面进行考稽、分析,指出庄子与儒家有密切关系,并认为“庄出于颜氏之儒”说有一定根据。  相似文献   

20.
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社会转型、体制创新、社会成员思想观念变化及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诸多冲击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笔者从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性、合法性、必要性出发论述了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