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 ,诸多小语言将逐渐消失 ,而且消失的速度正逐渐加快。本文描述了加拿大西北部地区属于印第安语系阿塔帕斯坎语族的三种小语言和中国东北部地区属于阿尔泰语系满 -通古斯语族的三种小语言的使用情况 ,提出这六种语言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同时阐述加拿大西北地区在语言保持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有关语言保持的各种努力未能有效扼制羌语消亡的趋势,羌族聚居区的语言保持需要首先解决好语言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两大问题,在国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支持下,以羌语保护区的建设为平台,以语言社区的复建为依托,推广浸入式羌汉双语教育,并在适当借助宗教影响力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经济刺激计划保持羌语的鲜活性。  相似文献   

3.
有关语言保持的各种努力未能有效扼制羌语消亡的趋势,羌族聚居区的语言保持需要首先解决好语言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两大问题,在国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支持下,以羌语保护区的建设为平台,以语言社区的复建为依托,推广浸入式羌汉双语教育,并在适当借助宗教影响力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经济刺激计划保持羌语的鲜活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与外界的交流,对于平日里不讲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体来说,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不得不被淹没在汉语的大环境中.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的日常语言在受来自国外和国内的影响而改变.这种改变已经上升为问题,必须通过长期的规划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证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对民族风俗习惯保持或改革的必然性、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规范汉字表第三次立项以来,人名用字定量多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基于这个背景,本文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多元文化国家个人身份的确立以及文化接触和融合这三个侧面,考察和总结国际专名研究及其最新趋势,力求从更广阔的视野揭示中外在专名规划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及挑战,从而为处理和理解汉字定量问题中专名因素的困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语言和语言群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行 《民族研究》2002,(1):59-64
语言和语言群体是同目前民族学界讨论的与民族和族群问题有关的一对范畴。同一语言的使用者不一定有共同的语言交际行为和语言认同态度 ,因此语言和语言群体可能是不一致的 ,语言群体相对语言来说应该是第一性的。在没有超方言的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的情况下 ,方言更接近语言群体 ,有更多的共同的交际行为和认同感。双语现象的出现使语言群体向更大的双语或多语的语言群体发展。文章对影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群体的年龄、地区分布和语言使用场合等因素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静  刘金林 《民族学刊》2021,12(11):28-36, 123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当前,我国已进入各民族跨区域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切实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任务。在基于语言的交际工具、文化载体以及人力资本属性三个层面论证语言治理融入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结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语言治理的成功实践,从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普及、社区干部“双语”能力的培育、社区“多语和谐”语言环境的营造等三个方面提出语言治理融入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治理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发展的生态平衡在不断被打破,一些民族语言甚至濒临消失。本文主要从微观语言规划的视角,阐述了家庭语言规划和社区语言规划的有机结合,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期促进民族语言发展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庆厦先生,现任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语言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主任。国际双语学会会长,美国语言学会终身荣誉会员。泰国清莱皇家大学荣誉博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论述了哈萨克族语言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也谈到了哈萨克方言的划分及方言与部落、民俗的关系。文章最后介绍了历史上哈萨克族使用的文字及近年来在这方面考古学上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水平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民族实体之间因政治决策、社会变动或族群迁徙等因素导致的族际接触或交流,往往会使民族间的文化发生涵化.从而,促使民族交流与融合时期的重要表征--语言的融合及词汇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论国家与回族社会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与回族社会的关系,无论在回族史上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是十分特殊的。而这种特殊性的形成又是与回族社会和国家的互动关系分不开的。通过研究这种互动关系的历史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互动性质完全不同,既有对立的情况,更有统一的情况;而当国家与社会处于对立状态时,国家的强制力越大,则社会的结构越优化完善,功能越齐全有效。关注这一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历史,也有助于当代回族社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丁宏 《回族研究》2007,(4):43-46
苏联时期为数仅数万人且分散居住在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几个加盟共和国的东干族创制了以基利尔字母(古斯拉夫字母之一,系俄文字母的基础)为基础的东干文,开始了以拼音文字拼写汉语的成功范例。苏联解体后,以往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政策失效,东干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影响。东干语言文字如何继续发展?是仍然保留原有风貌还是学习汉语普通话?抑或是改用拉丁字母?学者们对此展开了讨论,本文即是对各种观点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6.
姜太碧  刘嘉鑫 《民族学刊》2020,11(5):7-18, 129-130
语言是人类交往和交流的媒介。通过语言,人类不仅区分族群,形成族群的共同标识,维系族群的共同价值;而且人类还可通过语言与其他族群进行交流,增进相互间的沟通、理解、信任与合作,从而产生人类交往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本文基于“中国城市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调查”数据,采用明瑟方程对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汉语能力的收入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汉语综合能力存在显著的收入效应,即汉语综合能力每提高一个等级,城市少数民族家庭人均年收入将增加7.5%,家庭等价规模收入增加6.26%,且这种效应在民族地区能得到稳健和一致的验证。另外,汉语能力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说明,汉语综合能力对城市少数民族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家庭等价规模收入的边际贡献更大,低收入家庭几乎是高收入家庭的1倍左右。此外,在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教育、政治面貌和社会关系的收入效应边际贡献均要大于高收入家庭。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少数民族的汉语综合能力,这对提高我国城市少数民族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和家庭等价规模收入均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民族社会学连载之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文字是各族群传统文化的载体 ,也是民众日常交往的工具 ,从而一定程度上成为族群的象征和标志 ,其使用情况可以反映族群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家的语言政策、我国各族群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其所体现的族群关系状况 ,并结合学校教学语言的使用 ,讨论了少数族群教育的模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民族语文作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交际工具,在西部开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此为视角,旨在说明民族语文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民族语文在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桂北山区一个瑶族村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本民族语言、社区内流通的语言种类,以及外来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情况进行叙述,试图对人们在学习和使用外来语言的过程中,本族群与其他族群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使用外来语言的意义等方面作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每一种语言有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及存在的意义.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对于原来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树立科学的语言生态观,有助于培育人们对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认同情感、认同心理,缩小人们对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心理距离.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积极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民族语言生态乃至全世界整个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而双语教育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活力、维护语言生态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