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历代建置沿革》一书即将出版金禾《北京历代建置沿革》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尹钧科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而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该书于1993年获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会的资助,即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侯仁之先生为该书写了序言。作者自1979...  相似文献   

2.
关于开元路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元路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始于东夏,显于元代;明、清以后,这个行政区划虽然不存在了,但是开元(开原)作为地名一直沿用到现在。开元路的建置沿革、管辖范围,是东北历史研究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中外有不少学者对开元路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一些重要的问题并没有最后解决。诸如东夏开元路的治所与辖境,元代开元路与东夏开元路的关系,元代开元路的置废与辖境等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就开元路的若干问题,试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关于开元路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学问》2015,(3)
建国至占领燕云地区期间,辽代大赦的赦书起草者,由逃往辽朝的汉人担任,此后则由南面翰林院中的汉族翰林学士负责。辽代大赦赦书的内容,主要有免罪、覃恩、蠲免赋税三种,另外还偶尔出现调整行政建置和度僧的条文。中原王朝的大赦赦仪对契丹族来说十分繁琐,因此辽朝很可能并不存在赦仪。  相似文献   

4.
清商乐发端于曹魏建安时期,而非一向所说的北魏时代.曹魏建安时期,曹丕的<燕歌行>已是清商乐,而不再是两汉的相和歌辞.从音乐史的角度来说,<燕歌行>可能与较旱的燕乐有关;从乐府歌诗的角度来说,<燕歌行>本与燕地无关,也本与战争行役无关.由于乐府诗的写作习惯是后人模仿写作,所以,才分别模仿了"群燕辞归"的"燕"和"从役于燕"的"燕"两种不同之"燕",高适的<燕歌行>,从后者逐渐发展而为"行役于燕"的燕地战争题材.  相似文献   

5.
燕都兴废、迁徙谈陈平一、初都“燕亳”的兴废与迁徙当今中国史学界一般认为,姬姓燕国的初都是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的那座古城。但这一认识来之不易,是历史考古工作者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辛勤发掘和潜心研究才获得的真知硕果。三十多年前,在房山琉璃河古燕...  相似文献   

6.
《遂昌县民政志》简介《遂昌县民政志》已于1993年10月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志书首置概述、大事记,中列专志12章,后殿附录、索引。32开精装,20余万字《遂昌县民政志》是昌县建置以来的第一部民政专业志,以翔实的资料,全面系统记载了送昌县民政事业的历...  相似文献   

7.
鄂、豫、陕、川四省交界的内地边区,因山多林密、人口不多,明初采取了"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的措施。但到明中期,这里还是酿成荆襄流民变乱。在平定变乱后,明中央决定在这里新置郧阳府、湖广行都司等机构以加强管理,并设置郧阳抚治(巡抚)来统辖,"边区"因此演化为"政区"。湖广行都司是权兼军事和行政的管理机构,在明中期设置时已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虽然中间有被裁撤的经历,但终因卫所事务的特殊性,湖广行都司建置一直延续到清康熙年间。从有明一代湖广行都司制度设计、运行及实效可见,作为军政管理的重要机构,都司卫所在明清时期社会秩序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说,到朝阳旅游,看一亿四千万年的化石文化到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看五千年红山文化到牛河梁,看两千年佛教文化到凤凰山,看一千六百年三燕文化到朝阳老城区。但是,如果都想看的话,那最好到朝阳古街。古街叫慕容街,古街并不古,原来叫双塔古街。2004年,随着老城区改造和文化建市的战略,这一地段变成了三燕故都的地标,成为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仿古商业街。古街位于  相似文献   

9.
慕容廆曾八次遣使入晋,前燕政权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慕容廆遣使上表之举,将前燕君臣尊晋勤王的政治诉求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慕容廆向西晋、东晋王朝派遣使节,不仅维系了前燕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朝贡册封关系,也加深了晋朝对前燕政权的了解与认知.慕容廆对两晋的朝贡活动也收到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不仅使鲜卑慕容部能迅速崛起,将中原先进的统治模式应用到对鲜卑慕容部的统治之中,而且实现了鲜卑慕容部由部落联盟阶段迈进早期国家的重要一步,从而使前燕在慕容廆朝就具备了立足东北的资质,进而才会出现前燕的后世统治者有机会逐鹿中原,并将前燕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金州区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濒临黄渤两海.金州地区历史悠久,建置始于汉代,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设沓氏县,属辽东郡.唐代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辽代置苏州,属东京道辽阳府.金代末年,升为金州,为金州名之始.元代置金复州万户府.明代置金州卫.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宁海县,隶奉天府,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为金州厅.1913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改设金县,隶属奉天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金县.1987年4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首都第三产业的历史和现状北京市第三产业是落后的,影响了北京城市功能的发挥。下面我们从北京市近三十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目前状况来分析。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从1957年到1983年二十六年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由26.6%发展到33.3%,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0.8%。据统计,从1960年至1980年期间,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由44%上升  相似文献   

12.
开栏的话1891到2011,青岛,飞越120年,飞越过这个城市的风雨沧桑,飞越到这个城市的自强不息。120年,我们呈上对这个城市双甲子之年的祝贺。青岛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建置120年,但其所辖地区(以下简称青岛地域)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就汇入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考古研究成果表明,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居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如不族和其族两个原始部落聚居于今城阳镇一带。青岛建置以来,作为沿海军事防御要地,成为中外交涉的导火索,发展为北方重要海港商埠,与中国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其历史变迁充满个性和特点:从古代的沧桑到近代的风雨,  相似文献   

13.
幕容廆时期前燕华夷观的转变可分成四个阶段.第一,兴兵宇文、夫余(284-289),是慕容廆突破"华夷之辨"的尝试阶段,共5年;第二,"华裔理殊"(289-307),是慕容廆认识、接受"华夷之辩"时期,共28年;第三,"勤王杖义"(311-331),是"华夷之辩"对前燕社会产生影响的阶段,共20年;第四,"天授有晋"(331-333),发生了前燕群巨"请封燕王"之争,共2年.终慕容廆一世,"华夷之辨"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前燕君臣.对"华夷"之间的差距,慕容廆君臣经历了从意图冲破"华夷秩序"、漠视"华夷之辩"到认识到"华裔理殊",恢复与西晋的朝贡册封关系使"勤王杖义"上升到了国家政策的层面.尽管慕容廆的辅政集团吸纳了大批中原士人,但是这些士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以"请封燕王"一事为例,拥晋仍是部分前燕士人的民族情结.  相似文献   

14.
没有迁到辽内地和辽东的渤海遗民一部分投奔女真或留在原地;另一部分亡入了高丽.投奔女真和留在原地的渤海遗民有资料可考的为兀惹人、燕颇部渤海人、蒲卢毛朵渤海人和号称五节度熟女真渤海人,他们分别融入到女真和汉族中去.由于女真族的一部分后来也融入到汉族,所以他们的绝大多数最终成了汉族.亡入高丽的渤海遗民中可考者可能比已经知道的略多.他们都融合到朝鲜民族中去了.  相似文献   

15.
《学问》2015,(6)
后金建国前,已开始经略东北边地族群地区。清入关前,主要以朝贡制度统辖边地族群,由于满族(女真)统治者奉行"重威辅恩"的治边思想,要求朝贡成员按时贡纳数量不菲的贡品,若有拖延、反叛,便以武力征讨之,从战争中获得大量人口、牲畜和皮张,以补充兵源和国力,表现出北方民族实行"强力统治"的政治传统。皇太极时期,在东北边地族群朝贡制度运作过程中,出现编户、设佐的新因素。清入关后,沙俄入侵,加速了满族统治者以具有民族特点的行政建置统治东北边地的进程。到康雍时期,东北边地族群朝贡制度最后为民族地方建置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北京乃商族发祥之地——兼论北京“燕”称之始曹定云北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从57万8千年前的北京猿人①,到1万8千年前的山顶洞人②,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殷周时代,这里是蓟和燕亳。汉唐时代,这里是蓟县和幽都。...  相似文献   

17.
天宝年间,唐玄宗外宠骄将,内倚权相,倦于朝政,把主要精力用于宠幸杨贵妃,荒淫享乐上。《新唐书·李林甫传》:“时帝春秋高,听断稍怠,厌绳检,重接对大臣,及得林甫,任之不移。自是帝深居燕适,主德衰矣。”由于宠幸杨贵妃,国内政治局面日见恶化。《新唐书·杨贵妃传》:“妃每从游幸,乘马则力士(高力士)授鞭策。凡充锦绣官及治琢金玉者,大抵千人。奉须索,奇服秘玩,变化若神。四方争为怪珍入贡,动骇耳目。于是岭南节度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以所献最,进九章银青阶, 翼户部侍郎,天下风靡。妇嗜荔枝,必欲生置之、乃置骑传送,味未变已至京师。”因…  相似文献   

18.
前燕官学教育兴起、庠学与小学的教育形式与发展进程、崇经尚武的办学特点与历史作用渗透着学校教育在前燕政权由向慕汉文化走向吸纳中原文化历程中的历史使命,加速了慕容鲜卑由游牧民族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迈进。从办学宗旨上看,是流寓前燕的中原士人以宣扬先进的中原文化推进慕容鲜卑由游牧民族社会迈向农耕社会为目的改良慕容鲜卑人教育观念的必然产物。官学教育不仅为慕容鲜卑本民族培养了一批文武兼通的人才,也推动和促进了前燕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慕容鲜卑的文化素质,而接受官学教育旋即成为慕容鲜卑人出仕为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历来都非常重视居住环境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建置。从屈原的“合百草兮庑门”,“秋兰兮糜芜,罗生兮堂下”,到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再到白居易的“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直至朱自清的荷糖,无一不是通过对居住环境的精心...  相似文献   

20.
红岛轶事     
开栏的话今年是青岛建置120周年。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开始在胶澳设防,此为青岛建置的开始。青岛,这座建置前的海口、昔日的小渔村,经过百年的发展、蜕变,如今已经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在这120年里,青岛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凌辱,经历过翻身解放的吐气扬眉,更经历了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然而在青岛这片热土上发生的故事远不能用120年来概括,早在6000年前,这片土地上即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纪录,这里曾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岳石文化。后来历经战国风云、秦皇汉武,明代嘉靖年间"青岛"二字已见诸史册,万历六年开放了"青岛口"……本期开始,"青岛史话"栏目与您见面了,该栏旨在搜集青岛历史中的珍贵点滴,还原出一个完整的大青岛,向青岛建置120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