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把握文学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多年以来,只要一提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基本关系,人们就往往从二者发展的“不平衡”谈起。因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到了“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对此,先后有很多人从多方面加以解释和论述,提出了不少有见地、有价值的观点。然而也有些意见是值得商榷的。如有人就把马克思这一学说加以绝对化,认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是适合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永恒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石。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更是肆意阉割、歪曲马克思这一学说,别有用心地片面强调“不平衡’,在他们使我国物质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艺术媒介:审美信息的物质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文化生命的表现及延续有赖于社会氛围、社会环境的传承和认同,因而,我们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社会现象存在的文化,就必然具有可传达性。文化如果丧失了可传达性,即丧失了自身与外界的信息交流,那就好比有机体的自我封闭与窒息,最后终将会导致生命的衰竭与死寂。今天人类己经跨入了信息时代,对于人类的生命发展来说,信息选择业已取得了最高层次的确证,成为人类生命进化发展的重要行为机制。可以确信,较低层次的自然选择和行为选择的历史随机性,将伴随着人类信息选择自由度的不断提高、拓宽,而逐渐缩减其对于历史进程和人类进化的支配控制力量。高层次的信息选择,要靠广泛深入的文化传播作为自己的背景,正是这种文化走向决定了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文化的传播与承继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信息论和传播学在近世的产生和发展,便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相似文献   

3.
<正>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研究,发掘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内容;二是寻求能有效地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和形式。这二者是密切相关,不可偏废的。鉴于目前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注意力集中于“继承什么”上,本文拟就“怎样继承”的问题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4.
论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旨在通过对各门艺术的材料和表现媒介的深入分析,探讨各门艺术的表现媒介对该门艺术的特征、 根本任务和创作方法等的影响,总结出艺术媒介决定艺术的特性及其它特征的思想,并从其历史沿革和实践中论 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形式与内容两者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在学界久争不绝。其根本原因,一是对两个概念的理解与界定过于粗略模糊,无意中造成两者含义的重叠;二是各方因考察视角不同而导致相悖的结论。这是由于人们习惯性的单向度思维方式造成的。当我们采用多元思维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时,就会发现其实悖论不悖,两个命题在其相应的视角条件下都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艺术的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艺术家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看问题的独到视角赋予所创作的艺术形象之中。情感决定了形式,线条、色彩、肌理等在艺术形式上则体现为有意味的审美特征。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生动而有活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又能够让观者得到启发并由此产生出无限的想象空间。情感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作品才是毫不刻意的、自然的、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7.
媒介作为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往往被人们作为一个单一的晶体对待,不加区分地用在各种层面的讨论中。但是,媒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晶体,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有着不同的存在形式。这些存在形式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作用,与文学发生着不同的联系,对文学产生着不同的影响。这一问题学界至今为止注意不够,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我们这里说的存在形式指的是媒介在时空中所取的物质形态。媒介是作为一种使相关双方发生关  相似文献   

8.
历来新媒介的发现、改进、发展都使得色彩的表达有了不断拓展的空间.文章列举了不同时期媒介发展与画面色彩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各油画大师的色彩原创性和材料媒介相关性的方式,以期更深刻地领会格林伯格的"艺术即媒介"说.  相似文献   

9.
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这样论述过:“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①可见,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部重要画论和画史著作,早就有了书以传意,画以见形的观点。而素描作为绘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黑白灰单色关系对形的一种阐释,是形与形式的高度完美的结合。素描既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又具有独立存在的艺术价值,在众多绘画种类中,蛇的艺术特性和形式特性也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此,笔者拟就这两方面的特性谈点粗浅看法。一、素描的艺术特性素描的原始含义是“单色痕迹”,是指某种绘画工具在纸上或其它材料上运…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降,资本政治取代土地政治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比土地更有推进社会价值增殖的能力。然而,资本与政治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资本与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形式,并在互动,互适中互择与自己相应的存在形态:自由资本选择了议会分权民主政治,而垄断资本偏爱行政集权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降,资本政治取代土地政治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比土地更有推进社会价值增殖的能力.然而,资本与政治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资本与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形式,并在互动、互适中互择与自己相应的存在形态自由资本选择了议会分权民主政治,而垄断资本偏爱行政集权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正> 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发展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的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提出的“不平衡”是普遍规律。有的认为“不平衡”不是普遍规律,而是特殊规律。认为“不平衡”是特殊规律的又有两说:一说“不平衡”是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一说“不平衡”是剥削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过时。有的认为“不平衡”根本就不是一个规律,而只是一种“现象”,或一种“关系”。后来,又有人持折衷看法,说“既平衡而又不平衡”是规律。我以为,这些意见都难以反映人类社会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纵观艺术发生、发展和传播的历史,可以说一部艺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介演进史。但是传统的媒介理论和艺术理论对于作为媒介的艺术和艺术的媒介之维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下对此研究最深的当属媒介环境学派。艺术的媒介之维不仅是媒介环境学派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是其传播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从静态/本质的角度看,艺术媒介的讯息本质问题、环境与感知问题等是媒介环境学派探讨的重要议题;从动态/历史的视角看,媒介环境学派研究了媒介演进与艺术发展的辩证关系等问题。正是因其对于作为媒介的艺术的研究,才使其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媒介理论和艺术观念,进而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经验学派又有别于批判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新范式。这种新的研究范式不但拓展了媒介研究和艺术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丰富了人们对媒介的人文内涵与艺术的媒介本性的理解,对我们研究多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艺术传播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贡布里希对艺术形式做出了条分缕析的阐释。认为艺术最初的形式源于功能替代物,随后人们运用投射的理论从自然界中发现形式。艺术形式发展的模式为图式与矫正,其遵循着所知到所见的规律,以功能与观念为动力向着永无定型的方向发展。贡布里希开放的艺术形式观冲破了历史决定论关于艺术终结的断言,其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5.
论马尔罗的艺术形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形式问题入手,试图发现并分析构建马尔罗艺术形式理论的基石。因为对作者而言,艺术形式同人类的生存一样,始终是其关心的首要问题。其次,论述变形这一命题,按照马尔罗的观点,变形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和艺术生命的固有规律。最后,阐释人类、艺术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传统美学的角度,傍征博引地论述了诗与绘画、音乐、雕塑等各种艺术之问的汇通与差异;接着,从当代美学的发展分析了各种艺术门类互相突破、互相取代,以扩大其表现能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论述,是在他一八五七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来的。对这一论述,我国在建国以来曾有过三次讨论。这三次讨论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尽相同,各有所侧重,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但总的看来,讨论的焦点始终集中在对“不平衡关系”真实含意的理解上。其他诸如“不平衡”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事实是否相符,对某一时代、社会的艺术应如何评价,“不平衡”是否规律、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规律是否还起作用,以及产生这种  相似文献   

18.
在艺术创作中情感的流露往往是作者心中真实情感的反映,它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对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将自己心中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而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情感与形式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无论是绘画艺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说明恰当的艺术形式能表达出人们真实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体验是艺术价值性的评判和领悟,而艺术是体验所转化的一种新的存在状态,其同构关系表现为艺术的心灵性就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审美再现,其情感性可以导致艺术的深层意蕴的发现,在"身与物化"中达到移情的境界,进而在反刍中表现出浓浓的诗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要做的事情 ,是详细论述形式美感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一以从事艺术活动为生的艺术家一一就他们而言 ,美的欣赏肯定是一种持续而“直接”的经验———如果没有采取或者培养“审美态度”那就令人难以理解了。我认为 ,一件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它极其明显的特征。艺术家们天真地、坚持不懈地观察着艺术作品 ,而不必使自己首先忘记周围的世界。如果那种真实感赶不走、驱不散 ,艺术家就会兴奋若狂。不过 ,在正常的情况下 ,审美对象的诱惑力要胜过与之抗衡的顾及周围世界的注意力。这并非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