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锋沉浮录     
霞飞 《领导科学》2005,(22):48-5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个人叫关锋:一个是在西安事变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的关锋,此人本名贾拓夫,做党的秘密工作时化名关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资深革命家,已于1967年去世。另一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的关锋,此人在“文革”时期与王力、戚本禹被人并称为“王、关、戚”。本文记述的,是后一个关锋的沉浮人生。得到康生赏识关锋原名周玉峰,又名秀山,1919年7月生于山东省庆云县的一个贫苦人家。由于是独子,他父母尽管生活艰难,仍然克服困难送他去读书。中学时,关锋读了一些进步刊物,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  相似文献   

2.
叶永烈 《领导文萃》2009,(12):134-136
陈伯达号称“理论家”、“中共中央一支笔”。通观陈伯达85个春秋的人生之旅,可以发现,理论一旦被奴性和媚骨所玷污。只能成为换取官阶的贡品,从此,与真理无缘。“陈伯达现象”之所以成为一种“现象”,则是因为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张春桥、姚文元、王力、关锋、戚本禹等“秀才”身上。  相似文献   

3.
王力沉浮录     
霞飞 《领导科学》2005,(20):45-47
在中国,有两个王力:一个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原籍广西的王力,另一个是曾在“文化大革命”前任中联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原籍江苏的王力。本文所说的王力,是指后一个王力。这个王力,曾经是“文化大革命”前期红极一时的人物。曾经是党内才俊,受到康生的提拔和推荐王力原名王光宾,1921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县,14岁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9年3月由谷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是在学校里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军六六八团做秘密工作。1940年,根据中央决定撤出东北军。不久,调往山东…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曾为在中央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秘书人员制定过“五条守则”,其中一条就是“要调查研究”。可见秘书工作者具备良好的调查研究素养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副总理、副委员 长以上的中央领导人多 乘坐前苏联造的“吉斯110”、 “吉斯115”高级轿车。 毛泽东坐的是一辆黑色的防弹“吉斯”。1949年毛泽东访问前苏联期间坐过这辆车,回国后,斯大林把它送给了毛泽东。1971年9月,毛泽东南  相似文献   

6.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毛泽东的这句话曾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毛泽东是何时开始讲的,具体是怎么讲的,现在很难考证了。曾经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身边工作过的韩桂馨回忆说:在西柏坡,有一次刘少奇向青年们提出说要好好学习,多学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外都有一种说法:认为斯大林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劝说毛泽东与蒋介石划江而治,建立“南北朝”。在国内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依据:其一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说过:仗打起来,斯大林“对我们半信半疑”。有人认为,此即指斯大林反对我军打过长江。其二是王方名在《人民日报》著文回忆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直到1949年,我们眼看要过长江的时候,还有阻止,据说千万不能过长江,过了就会引起美国出兵。”其三是中国原驻苏联大使刘晓在《出使苏联八年》一书中写道,1955年1月周  相似文献   

8.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毛泽东的这句话曾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毛泽东是何时开始讲的,具体是怎么讲的,现在很难考证了。曾经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身体工作过的韩桂馨回忆说:  相似文献   

9.
从毛泽东、彭德怀“戒肉”说起 要说戒烟戒酒,人们十有八九都听说过;要说“戒肉”,恐怕听说过的人就不多了。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就有两位领袖人物戒过肉,一位是功勋盖世的毛泽东,一位是战功卓著的彭德怀。 毛泽东在饮食上有两个嗜好:一个是爱吃辣椒,一个是爱  相似文献   

10.
崔向华 《领导文萃》2006,(11):70-74
说起许世友和毛泽东的关系,众人皆知:许世友最听毛主席的话了。一想到毛主席,许世友的心情就激动得难以平静。他对毛泽东有一种特殊的敬重之情。毛泽东也很欣赏许世友忠勇双全、胆识兼备、敢说敢为的士兵本色。许世友后来在回顾《我在红军十年》一书的撰写过程中深有感触地说“:我心目中总是矗立着三个高大的形象:第一是党,第二是人民,第三是战士。”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向毛泽东提出,去抗日前线“杀敌建功”。毛泽东欣然“放虎出山”。许世友自从陕北随朱总司令奔赴太行到转战山东之后。有11年之久没有见到过毛泽东。但十多年来,他不管…  相似文献   

11.
延安马列学院为了提高学员的政治水平,经常请党中央领导同志作报告。1947年的一天上午,学院领导派校务处长等4人步行去接毛泽东来学院做报告。从马列学院到杨家岭,少说也有四五公里远,中间横着延水河。当他们跨上桥头时,迎面正碰上匆匆走来的毛泽东,未等他们四人开口问好,毛泽东却抢先问:“你们四个风风火火的,要干么子去?”他们回答:“学校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毛泽东笑了笑,。幽默地说:“接我?嗯,我晓得的,是怕忘了今天有报告会。你们放心好了,学院  相似文献   

12.
谢明 《领导文萃》2012,(24):51-55
在气势恢弘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毛泽东的爱将灿若星河,他们或受赞誉,或受倚重,在战火硝烟和政治风雨中,被他直接或间接关心过问过的名将更是不在少数,开国上将洪学智便是其中之一。1937年9月——毛泽东:"你们想出去工作吗?""他们的话不代表中央!"1936年10月,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过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和方面军组织部部长的洪学智,进入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3月,在批判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时,红大发生了所谓许世友等一些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学员准备脱离红大去四川找刘子才的事件,洪学智也被牵连其中。  相似文献   

13.
孙言诚 《领导文萃》2011,(14):118-119
1972年,王洪文从上海调中央,毛泽东开始近距离地观察和栽培接班人。据徐景贤讲,毛泽东对王洪文确实抱有希望,循循善诱,耳提面命。无奈王洪文根基太浅,是扶不起的阿斗。王的秘书肖木说,有一次毛泽东讲起张勋复辟的事,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要给尼赫鲁“洗脸”1959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11个国家的访华代表团和这些国家的驻华使节。他们要借此机会向国际上表明中国3月的西藏叛乱及随之陡然紧张的中印关系的态度。在会见中,毛泽东说:“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鬼是怕它好呢、还是不怕它好?经验证明,鬼是怕不得的。”“尼赫鲁是个什么呢?他是半个鬼、半个人,不完全是鬼。我们要把他的脸洗一洗。……西藏问题成为世界问题,这是很大的事,要大闹一场,可惜印度不敢干了。我们的策略是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劳动人民得到一次教育,使这些国家的共…  相似文献   

15.
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因为干部准备不足而出现“干部恐慌”的现象。认真回顾这一历史,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干部工作不无益处。第一次“干部恐慌”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1931年8月27日,《中央关于干部问题的决议》指出:在“伟大转变的过程中,因干部需要的增加与干部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欧洲,毛泽东的肖像常出现在报刊头版上和街头的游行队伍中。从作家让·热内到后现代哲学家福柯,以及“滚石乐队”的摇滚乐手,都曾是毛泽东的忠实追随者。英国甲壳虫乐队的约翰·列侬也在歌词里提到过毛泽东,当年横跨欧美的嬉皮浪潮中,毛泽东曾是他们的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17.
智然  唐成 《领导文萃》2006,(1):169-172
千百年来,有个没有解开的“谜”一直在中国流传:英雄“难”过美人关。在著名的《三十六计》中,专有一计与美人相关,所谓美人计。恋爱结婚,始终有一个看不见的潜规则——男才女貌。英雄,男人,成功的男人;美人,女人,漂亮的女人。当然,今天的美人,更多的是婚外的貌美女人。男人没有成功之前,要冲刺成功之关。一旦成功,成功男人要过美人之关。所谓美人关,美人是英雄豪杰的死亡沙漠,犹如高压电,触电必被击倒。很多成功男人,在过美人关的时候赔了美人又折命。越王勾践,向夫差施美人计,致使吴王灭国。唐玄宗过杨贵妃的美人关,没能过好,最终酿成安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领袖,毛泽东高度重视公文在指导革命、推动建设中的作用。他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写公文。1948年,毛泽东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中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1964年,他在一次中央会议上严厉指出:"有的人,自己不写东  相似文献   

19.
<正>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苏维埃区域的执政党,苏区的各级党政干部,成为掌握权力的红色"官员"。随着角色的转换,一个新的考验摆在了党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面前:苏区广大干部能否过好权力关,树立起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在毛泽东及其他苏区领导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是做好人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20.
给赫鲁晓夫发贺电“祝寿” 1964年4月毛泽东回湖南,此中有段史实鲜为人知,就是毛泽东在长沙决定为赫鲁晓夫“祝寿”,由此谱写了上世纪70年代中苏两党大论战中一段别致的插曲。毛泽东说:我们要致电祝贺赫鲁晓夫的70寿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是要讲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