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伐战争初期,蒋介石通过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等手段攫取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为了抑制和削弱蒋介石的个人军事独裁统治,国民党左派企图让远在欧洲的汪精卫回国复职,开展了“迎汪复职”运动。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对该运动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当北伐革命统一战线出现危机后,把挽救危机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汪精卫身上,并主动将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让给所谓的“国民党左派”。在北伐战争不断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没有抓住时机积极广泛地开展工农运动,壮大革命势力,而将全部精力用于迎汪复职上。“四一二”和“七一五”的历史事实,充分表明了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策略的失误。之所以犯此错误,一是由于共产国际的国民革命──国民党主体论和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影响,二是对蒋、汪缺乏正确的认识。迎汪复职运动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统一战线中必须牢牢掌握领导权,采取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正确方针,才能使革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一、最早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7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第一次大革命,在蒋介石、汪精卫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合进攻下失败了。从此,中国处于腥风血雨之中。 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为挽救革命,一方面决定以武装暴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另一方面,在策略上仍然主张做“左派国民党运动”,利用国民党的旗帜。1927年7月,共产国际作了《关于中国革命目前形势的决定》,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宣布退出武汉国民政府,但“不要退出国民党,仍然留在该党内”。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决  相似文献   

3.
1926年,由国民党提出、中共赞同的“迎汪复职”的口号,是中共全面放弃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的开始。“迎汪复职”运动过高地估计了汪精卫的作用,使汪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武汉政权。中共没有达到团结国民党左派,推动国共合作,深入进行国民革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四人帮”反党集团中的狗头军师张春桥,一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左派”、“老革命”自诩,但是剥开他的画皮,就可暴露他的原形——一个货真价实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地地道道的“假革命的反革命”。翻看张春桥的罪恶历史,这个出身于祖辈三代都是官僚、地主家庭的孝子贤孙,早在中学读书期间,就充当了国民党特务,积极反共,密告领导反蒋抗日学生运动的负责人和积极分子,成为国民党复兴社在济南建立的法西斯蒂组织华蒂社的“中坚”分子。一九三五年,他又混迹于上海文坛,充当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打手。他在复兴社特务崔万秋的指使下,破坏进步文艺阵营,围攻鲁迅;又摇动秃笔,写文章,编戏剧,作小说,炮制了一篇篇毒汁四溅的黑文,为蒋介石的“卖国有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功”大造反革命舆论,以此向敌人“献媚”或“替他们缴械”,博得了蒋介石的欢心和日寇的青睐,彻底堕落为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对此累累罪行,必须彻底清算,狠狠批判!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左派的历史是第一次大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对它的政策则直接影响国民党左派的演变乃至第一次大革命的进程。本文就此作一探讨,希冀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一) 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的组织演变比较复杂,有过重大的分化和组合,大致经历了形成发展、受挫、复兴和分化四个阶段。国民党“一大”至“中山舰事件”之前,这段时间是左派的形成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一些国民党员提议把蒋介石被释放回南京的日子(12月25日)定为民族复兴节。抗战前后,国民党当局在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国民党的民族复兴节叙事着力建构蒋介石的领袖形象和强调统一的政治权威。国民党当局通过民族复兴节纪念来强化民众对“西安事变”的共同记忆,灌输“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意识形态,从而动员民众投身抗战,推动蒋介石崇拜运动。不过,民族复兴节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实际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右派集团歪曲孙中山哲学,建立唯心主义哲学,在历史过程上,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一战时期戴季陶歪曲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建立起了唯心主义的“民生哲学”,二是二战时期陈立夫歪曲孙中山的进化论唯物主义自然观,建立起了神秘主义的“唯生哲学”;三是抗战时期蒋介石歪曲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建立起了先验主义的“力行哲学。”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逝世,国民党立即呈现分裂局面。其中的右翼集团,在政治上预谋纂夺党权、叛变革命的同时,在理论上也开始了歪曲孙中山学说的活动。这主要表现在老右派分子戴季陶于孙中  相似文献   

8.
192 3年 9— 1 1月 ,蒋介石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莫斯科 ,与苏联、共产国际就“西北军事计划”以及国民党与苏俄之间的合作问题进行协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苏联、共产国际改变了以前的态度 ,不再支持“西北军事计划” ,而且共产国际做出的《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也使蒋介石感到很不满意。 1 92 3年访苏之行对蒋介石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对苏联、共产国际的基本看法与态度即萌生于此时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看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手段加以阻止,就积极策划“和平”阴谋,以此欺骗人民,争取喘息时机,妄图挽救其垂死的命运.这时(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到一九四九年二月),由湖北省参议会发动的“和平运动”,震动全国.当时华中各省市纷纷响应,蒋介石被迫发表元旦求和声明,随即“引退”,当时驻汉口的华中剿总白崇禧利用“和平运动”,逼蒋介石下野,拥李宗仁上台;而湖北社会贤达发动“和平运动”则顺应了人民渴望和平的善良愿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发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一湖北“和平运动”,是社会贤达顺应湖北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利用蒋、桂之间的矛盾,通过民意机构发起的.一九四八年冬,随着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的胜利和淮海战役的胜利发展,国民党在战略上已宣告失败,长江以北全线溃退,长江以南无力组织防御力量,人民解放军百余万饮马长江,南京已微闻枪声.此时,国民党内部更加分崩离析,蒋、桂之间矛盾尖锐,国民党反动  相似文献   

10.
鲍罗廷对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直接推动成立临时联席会议和召开国民党三中全会,主张用法律手段收回英租界,领导提高党权、反对蒋介石独裁的斗争,但在革命危急之时却主张退让。总的来看,他在武汉国民政府时期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是当时执政党国民党内和平民主势力与国内外反战要求相结合的产物;蒋介石在政协期间的言行与国民党代表的妥协、让步,是会议通过五项决议的重要原因,正因此,国民党蒋介石受到各方面的一致称赞。国民党顽固派撕毁政协决议,破坏民主工程,恢复独裁、专制,则是蒋介石国民党统治中国在政治失信于民,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9·18”事变后,中共提出组织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逆来顺受”政策,所以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是抗日反蒋。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后,分析了蒋介石的抗日的可能,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又执行了逼蒋抗日的政策。卢沟桥事变爆发后,9月24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这时中共才完成了从抗日反蒋、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3.
二三十年代,蒋介石总的战略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由他本人实行独裁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政体的共和国。为实现这一目标,蒋介石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联美、抑日、反苏的战略;在对内方面,则将“攘外必先安内”定为国策。他最早提出的“安内”,是针对国民党政权内部的反蒋派,其后才把主要矛头指向共产党,但也没有放弃讨伐国民党内的反蒋派。1997年2月,台湾开放蒋介石档案即《大溪档案》,它为研究二三十年代蒋介石军事政治战略,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国性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爱国运动,史称“五二○运动”。这次运动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对这一运动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第二条战线”。他说:“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①本文仅就五二○运动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左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宋代祥70年前,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这是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真诚合作,对于推动大革命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而国民党左派人士在推动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展方...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待同盟者国民党,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此期间,党对国民党采取了“扩大左派,联合中派,打击右派”的策略。然而党史学界对此鲜有论述。我认为,分析这个策略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对于总结“一战”时期党的领导由正确到错误、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论何香凝的国民党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香凝的国民党情结是指她对国民党的无比热爱和崇拜之情。这种特殊的感情影响着她的思想和行为,并使她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那就是一再为维护、捍卫国民党的地位和形象而努力。何香凝的国民党情结在其早年的革命经历中形成,其后的政治生涯都深受这个情结的影响。她在大革命失败后在政治上走了一段弯路,后来认清了形势,与蒋介石、汪精卫分道扬镳,再到后来建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国民党左派领袖等等,都与其国民党情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七年三月,国民党在汉口召开的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下简称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是大革命(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反对蒋介石军事独裁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电是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进行合作的典范。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一定地位。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并总结其经验教训,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和软弱性.大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曾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又附和了蒋介石的反革命,脱离了革命阵营.他们认为,蒋介石南京政府“较旧时代之政府为优”,表示积极拥护国民党这个“唯一之中心势力”.但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无法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在逃离大陆前,蒋介石鉴于国民党失败的教训,也制定了一套企图使中共重蹈国民党覆辙的“经济拖垮”战略。为实现这一计划,蒋介石下令采取一切手段掠夺和破坏大陆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