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们一向自诩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那是古代.而我们今天的文化却正在走向粗鄙化! 读一读媒体和广告上的话语,已经完全不遵循任何文字规范了.没关系,只要能抓住看客或买主就行!看一看荧屏上的人物,从乾隆皇帝到唐伯虎全都挎刀背剑蹿房越脊了.没关系,只要有收视率就好!再听一听全国各处旅游景点的小姐讲述的故事,都是胡编乱造,没关系,只要收到了门票费就“OK”! 从这无所不在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问题.我们的公众已然生活在这种日益粗俗不堪的环境中了. 当然,文化的粗鄙化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如果追根溯源,至少有三百年的日益恶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怎样响应党的号召呢?”自农业生产运动在云南双江县拉祜族寨子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后,60多岁的扎妥就盘算着。后来,他想到寨子附近那个小荒山头,就决定把它开成梯田。有一次,扎妥和村干部李张发出去干活,把这件事提了起来。李张发一听,高兴地说:“阿叔,这太好啦!在我们这里要想增产,开梯田是个很好的办法。”“是啊!照过去那样砍树烧山、刀耕火种,一年种一年丢的办法,要想大增产就难了。”“我们寨子水源多,把山地变成梯田是有条件的,就是寨里的人有的还信心不足,只要你做出个样子来,大家就会跟着干的。阿叔,不要怕,有困难我们帮助你!”“我怕什么!如果怕,我就不这样想了。”扎妥很自信地说。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那时我还在部队里。我们部队驻扎在贵州黔东南的清水江一带,进行剿匪反霸工作。在这一段生活里,我曾经记下了许许多多和那里苗族人民共同斗争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虽然已经显得很陈旧了,但至今还一直缠绵在我的心间,就象是放在我心上的一把七弦琴,只要轻经地一拨。就会奏出优美而动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4.
提起“乌兰牧骑”,那个不夸它是我们劳动人民的贴心人呵!在“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心目中,艰苦就是光荣。“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送歌献舞”已经成了“乌兰牧骑”演员们的实际行动。只要群众需要,为了几个人,那怕是一个人,他们也要去演  相似文献   

5.
走进山门     
凡到过中国的人几乎很少有不到佛寺去参观;凡中国的老百姓,也很少有没到过佛寺的。中国大地上这么多佛教寺庙,本身就已经给我们显示了佛教的影响。其实,“佛教征服中国”这种现象并不是如今才有的,自从古代佛教进入中国以来,中国文化中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佛教痕迹了。就说寺庙吧,南北朝时代就已经遍布中国,我们只要看  相似文献   

6.
上午,小车离开瑞丽不到20分钟,公路边就出现了国界碑,稻田边也出现了国界碑。我问二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界碑,二哥说:“瑞丽在国境线上,又是国家一级通商口岸,有界碑一点不奇怪。缅甸还有3个村寨全包在我们中国的版图里。”下车后,上了一条不大宽的土路。二哥突然提醒我们:“喂!别踩上地雷!”我吃了一惊,以为国界线真有地雷。好险,原来差点踩上一堆牛粪,牛粪上不知谁端端正正地插了一根小树枝。二哥乐呵呵地告诉我们:“插上小草或树枝,就是这堆牛粪有了主人,别人都不能再去捡,这可是傣家人的风俗哩。”我们顺路走进一家竹楼,一位姑娘和她那五十开外的老奶奶接待了我们。二哥喊了两声“小仆少!咩巴!”(小姑娘、大妈),不知用傣语和她们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龍鳳呈祥     
在咱们全国的二千多个县城中,象湖南省龙山县和湖北省来凤县这样相距七公里的县城,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何况龙山县与来凤县住的大都是土家族、苗族群众,又都远离各自的省城上千里。自然而然,便利的地理环境,相似的风俗人情,使他们成了鱼水相依的兄弟。在这里,且不说流传在民间的诸如“团结桥”、“连心渡”一类的故事,只要听听两县领导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足以说明两县关系的密切程度:“我们哪!当一个县的家,管的却是两个县的事哩!”可不是么?来凤县发展地方工业,电力缺乏,龙山县源源不断把电送去。有时,  相似文献   

8.
平常心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突起,草籽飘舞。"不好,许多草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要命了!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  相似文献   

9.
壮哉 李宁     
李宁,中国壮族运动员。二十一岁的小伙子,胳膊上的肌肉象是卧着小牛犊儿。只要他站在人们面前,人们就会自自然然地想起颂赞壮士的雕象。他质朴,诚实,忠厚。浓浓的眉毛下,眼睛明亮,一位容貌英武俊秀的健儿。真棒啊!天下第一号男子体操运动员!在举世瞩目的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他一个人夺取三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数他得的奖牌多! 中国五星红旗,由于李宁的奋斗,在洛杉矶一次又一次高高升起; 中国国歌,由于李宁的拼搏,在洛杉矶一次又一次奏响,旋律雄壮:“前进!前进!  相似文献   

10.
一只公鸡站到篱笆上,神气十足地对靠在篱笆脚下的捶衣棒说:“捶衣棒呵,你看我,只要高唱三声,东方的太阳就会被我唤醒,人们就要下地去做活。我的功劳嘛——大不大?”说完,它扬起脖子,等着捶衣棒的恭维。可是,捶衣棒没有吱声,这使公鸡很不开心。“哼,你呀,成天靠在篱笆脚头,啧啧!咯咯咯咯!”  相似文献   

11.
我们站立着     
曾经有过阴冷沉重的日子, 我们横七竖八地倒卧过。倒卧在冰雪怀中, 倒卧在贫瘠的风尘。不是因为绝望因为懦弱, 只是因为忧郁因为累了, 想扑在妈妈怀里, 和生我们的黄土地亲近亲近, 而且,汲取更多的勇气和养份! 随后,我们便坚定地站起, 生来,我们就属于直立的木本! 不合时宜的衣装和情绪, 如叶子般几番脱落了, 深理在脚下, 成为我们生长不可或缺的养份! 没有它便不会有我们, 诚如没有过去便没有如令! 站立起来,我们再没躺倒, 真的像棵挺拔的树了, 有了默默无语的深沉!  相似文献   

12.
按照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民族关系上也不例外。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只要民族还存在,就有民族关系问题,这是毫不奇怪的。问题在于在什么基础上和怎样处理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裕固雄鹰     
在靠近祁连山主峰天桥雪山脚下的老虎沟牧场上,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裕固族猎手的故事。其中,最感人的是被誉为“裕固雄鹰”柯占才的事迹。传说,他长着一双鹰一样的犀利的眼睛,两只鹿一样的灵敏的耳朵,只要野兽一走动或发出叫声,他就会准  相似文献   

14.
焦书记离开俺们快两年了.俺只要一看到那些已经改造好了的地,就想起俺队贫下中农的团结,想起了俺们的焦书记.记得那是一九六三年了.有一次他来到俺队,指着村边那三千亩茅草地说:"小杨,这片地多好呀,为啥不把它翻出来,都让它长庄稼?"我告诉他,这地都是稀糊涂,踩下去就陷到腰杆,翻不动,犁不起,不大好种.他说:"只要党员和贫下中农拧成一股绳,这样的地一定能够种好!"咋样  相似文献   

15.
贫穷,像一副沉重的枷锁,钳着山林,压着土地,让湘西这片广阔的天地,除了沉默,还是沉默。湘西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有的人,思索之后默默认命:贫穷是我们农家人的命,世世代代都这样熬过来了,我也庸庸碌碌熬它几十年吧。于是春耕夏耘,冬种秋藏,日子过得不死不活;有的人,思索之后摇头叹息:土地让我们饱尝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却无法实现我们并不算奢侈的梦想。于是撂荒了田土,从此背井离乡;刘道行,这位平凡的土家汉子,经过无数次艰难的思索,却得出了惊人的结论:只要相信科学,大胆创新,我就不信泥巴里刨不出金子!敢为人先换一种思维争当脱贫致富的领…  相似文献   

16.
一走进洪梅香的工作室,记者就被她亲手书写的一副对联吸引住了:善身善事善千秋,明理明德明万代,14个字中竟有3个善字!洪梅香告诉记者:这两句话来源于祖父洪寿林,最早是刻在老家月照青松的照壁上,后来又被刻在祖父的碑亭上。我手书下来并挂在办公桌旁,是为了每天都能看到它、实践它,因为它不仅是我们的家训,而且是我们全家一直弘扬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举办的少数民族青年民意测验已圆满结束。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有30多个民族的近500名青年寄来了答卷。在此,谨向参加测验的各族青年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过我们归纳,参加这次测验的青年朋友们的主要观点如下。关心社会对民族振兴充满信心在测验答卷中,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青年对报纸、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予以关注。98%的青年回答:只要有条件就经常看报、收看电视节目。有80%的人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18.
杨瑛 《民族论坛》2005,(11):26-27
罗布泊,科学家彭加木生命与科考的终极之地,旅行家余纯顺最终没能穿越的死亡之境!我点击桌上的电脑:罗布泊是汇入多水湖之意,为内陆最大的移动咸水湖。大自然曾造就了5350平方公里的湖面,到了上个世纪1972年,罗布泊突然从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从此,罗布泊变成了一个干旱、风暴无常、令人生畏的荒漠……然而,越是艰险、神秘的地方便越是驴友渴望到达的地方,于是我们一行男女老少40多人9部越野车、两辆给养大卡车浩浩荡荡从乌鲁木齐出发了。罗布泊,罗布泊,我们来了!上篇:我们眼中的罗布泊没有水,注定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色彩!没有生命,没…  相似文献   

19.
阳春三月,只要一进入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茶山,漫山遍野都能听到高亢悠长的山歌. "姐妹们忙采茶,‘茶歌’飘山崖,喜鹊叫喳喳,茶叶嫩油哒,关爱女孩政策好,头上插山花.叶子嫩油哒,双手快如剪子夹,脸上笑眯哒."茶乡的女伢子,每到阳春三月采茶季节,都要跟着妈妈来到茶园,满身茶香的女伢子,只要一唱土腔土调的山歌,一天的疲劳便无影无踪.只要到采茶季节,就有了钱称盐,衣服也有得换了!  相似文献   

20.
干部年轻化的春风从城市吹到农村,坐落在云南个旧市锡城区的老冠村当然也不例外。52岁的彝族女干部邱小焕从大队长的职位上退下来了。奔波了几十年的邱小焕本打算管管家务,安度晚年。没想到一回到村里,大家就非推选她当村长不可。孩子说:“大队长都不让你当了,还当啥村长!有本事我们自己发家!”老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