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欧盟成立、欧元流通以来,各成员国都在为其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积极努力着。从颁布和实施指令,到广泛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欧盟的会计准则协调化似乎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作者认为其固有的会计环境差异,会计体系的差异,以及各形式公司协调化的差异,都成为了欧盟会计准则协调化的障碍,其努力是否成功,还有待时间的考证。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步伐,本文从公允价值运用的角度,以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为依据,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以及在新准则中的具体体现,并总结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新形势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赵晨晨 《经营管理者》2011,(8X):255-255
本文从对国际会计协调的认识入手,如何恰当把握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会计国际协调进程中的难点,在协调化的进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客观的面对现存的不足和障碍,以求找到相应的对策,在协调化的过程中争取主动权,促进我过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既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也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和作用,指出企业新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立足国情、趋同国际,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有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之分.两种不同的制定导向,产生的会计准则也有所不同.本文辨析两种不同的基础导向,并加以具体分析,认为会计准则制定要立足于国情,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性,制定模式的不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方向作了阐述,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必然是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前提下与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准则本着与国际趋同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原则,修订了一项基本原则和十六项具体准则。而这些准则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我们将新的会计准则与旧的准则相比,很容易边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最大的亮点。本文首先阐述公允价值的历史背景,然后重点分析新的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运用。  相似文献   

8.
会计制度与税法同属规范经济行为的专业领域,但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相继颁布和实施,税法规定与会计制度的差异越来越突出,纳税人既要贯彻执行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又要不折不扣纳税,核算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差异复杂难懂,操作烦琐,纳税调整困难,一些纳税人没能准确理解差异并对其作出准确的纳税调整,造成无意识违反税法规定的现象,增加了税收成本.因此,构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制度与税法相互协调的会计模式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在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中,原有会计准则的均衡状态被打破,与准则相关的利益集团围绕新的会计准则制定展开新一轮的博弈并达新的均衡.如此反复循环,向会计准则的理想状态--帕累托均衡逼近,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会计与税收差异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和税收差异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珩 《经营管理者》2009,(15):125-125
本文通过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比较分析,明确了两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制定方法以及准则内容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制定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提供权衡和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的会计行业准则,对会计工作做出了很多具体化要求,也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标准化指导,自从新的会计准则出台以来,企业的会计工作就必须按照新的规范来执行,原有的会计工作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根据新的标准强化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新的会计准则考虑了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调整,所以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工作对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简要介绍新的会计准则,就其新的要求分析并讨论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提出相关的建议贯彻新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3.
目前担保公司计提准备金时主要依据担保行业的监管规定,其与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担保公司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担保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其对准备金的计提应在协调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应行业发展和有效识别防范担保风险的准备金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本文首先在分析担保公司准备金政策会计准则与行业监管差异的基础上,进而剖析担保公司准备金政策现实操作中的诸多问题,最终提出担保公司准备金政策会计准则与行业监管有效协调的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二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性。企业要进行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工作就必须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推动企业发展,会计工作不能落下,分析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区别,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建立良好的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也能够有效协调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晶 《决策与信息》2009,(3):129-130
在国际会计趋同的今天,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奠定在大致相同的概念基础上,否则将给会计准则和会计的国际化带来诸多障碍。而我国正处在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理论完善的最佳时期,因此,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当务之急。本文在对中美两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国情,重点论述了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账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期逐步实现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国际的接轨。  相似文献   

16.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国际惯例的趋同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既考虑了国际因素,也考虑了我国特殊国情。本文就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方面进行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发现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就无形资产的规定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依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具体会计准则出发,探讨了实际利率法在《资产》准则、《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租赁》准则、《借款费用》准则及《收入》准则中的应用,并且通过案例分析了实际利率法在相关具体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娜 《管理科学文摘》2008,(20):187-18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会计准则,建立了我国新的会计标准体系,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及其国际趋同又兼顾我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状况,保留中国特色的显著特点,最后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变革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艳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259-26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会计政策和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保持了高度的协调性。然而,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产生差异原因的分析,描述新准则和新税法在收入和成本费用方面的主要差异表现,同时加强了新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