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救助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两年来,各地不断加强救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救助服务体系。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在城区设立了救助管理分站或咨询站点;郑州、成都等城市在街道、社区建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6,(8):29-29
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救助设施是基础,管理制度是关键,救助经费是保证。《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三年来,山西省紧紧围绕不断提升救助水平这个中心,着眼长远。从夯实基础,破解难题人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前,全省救助管理工作政策法规日臻完善,管理机构逐步健全,管理制度不断规范,救助措施基本到位,难点问题取得突破,人性关爱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3.
改善服务设施打造温馨救助环境 为了给流浪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救助站从改善救助设施着手,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重视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先后投入50余万元,用于改善救助设施条件和环境,让流浪未成年人感受到亲情化管理。一是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生活特点设立了男女宿舍,购置了高标准的救助用床。二是根据受助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增设了阅览室、教室、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民政部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为突破口,争取将救助设施建设列入国家建设规划,推动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促进了救助管理工作整体协调发展。湖北省各级民政部门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未保中心建设作为增强民政事业发展后劲、推动民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5.
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救助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两年来,各地不断加强救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救助服务体系.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在城区设立了救助管理分站或咨询站点;郑州、成都等城市在街道、社区建立了救助管理专门机构或咨询点、联系点;浙江省湖州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都建立了救助管理专门机构,在所有社区都建立了社会救助联络室;新疆伊犁州、内蒙古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建立区域中心救助管理站的基础上,在所属县设置救助管理站,实行与社会福利院设施合一,功能相对分开,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完善了救助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之后,山东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办法》,积极转变救助理念,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通过制定工作规范,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救助管理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方便、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7.
任丽君 《社会福利》2013,(12):35-36
如何拓宽救助管理工作面,加强源头管理。实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全覆盖成了基层政府和民政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河南省汝阳县积极探索救助管理工作方式,从基层救助组织、基本救助设施和基础教助管理方式入手,构建救助管理网络,推进"基层救助组织网络化,基本救助设施标准化,基础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全覆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潘琴 《社会福利》2012,(7):34-34
抓主动救助,扩大救助范围。常德市救助管理站在“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主动救助”模式,并在全国得以推广,通过多种方式让流浪未成年人进站接受救助。一是实行主动巡查。将该市城区划分为三大片区,每个片区安排3~5名工作人员,每天在片区巡查两次以上,在政府机关、步行街、火型宾馆、主干街道等重点地段巡查三次以上,向发现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发放救助卡片,宣传救助法律法规,劝导他们进站接受救助。二是拓展救助平台。在市中心、火车站等人流集中地段设立临时救助点,全天候开展救助工作;在新闻媒体公布救助热线电话,城区主要街道设立求助指示牌,引导流浪对象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04,(4):32-34
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于2003年8月1日施行。为切实做好我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湖北省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该省为临时困难群众提供的临时救助服务占救助总量的65%左右。主要做法是:拓宽服务领域实施主动救助健全救助网络。目前,全省共有90个救助管理机构,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县)73个,2011年实现了救助机构市县全覆盖,同时,指导各地在乡镇(街道)设立救助点,在村(社区)设立咨询点,在城市主要街道设立求助点、流动救助车,在车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和匈牙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考察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冬时节,已感瑟瑟寒意。2007年11月1日至10日,应莫斯科市政府、匈牙利奥尔塔洛姆慈善救济会的邀请,以福建省民政厅邱玮副厅长为组长、福建省民政厅救助管理总站站长杨铁军、福建省老龄办调研处郭战平处长为组员的考察组一行3人,赴俄罗斯和匈牙利两个国家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考察组就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与俄罗斯、匈牙利的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进行友好交流,并参观了养老、救助服务机构及国家公墓等当地福利设施。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05,(11):F0002-F0002
为有效解决救助难题,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力争领导支持,完善救助体系,创新工作方式,设立重点救助管理区,成立救助服务队,由志愿者在各重点救助管理区开展法规宣传、求助告知、受助劝导及救助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四川达县立足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采取“四到位”举措,认真做好了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达县县委、县政府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实行每月考核评比两次、媒体曝光和末位检讨制,加大了督查工作力度;二是制度建设到位。达县民政局从加强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入手,建立了临时性应急救助机制,着力规范了救助行为、上岗执法纪律和救助管理工作规程,完善了施救人员登记管理制度,增强了救助工作人员主动、及时救助的意识;三是硬件设施建设到位。为了密切掌握求助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实现跟踪救助服务,达县社会救助站专门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按编制好的程序,将求助对象基本情况和施救情况录入微机,逐步实现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四是施救措施到位。该县采取定期、  相似文献   

14.
张齐安 《社会福利》2004,(10):46-47
自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新型关爱性救助制度以来,全国共有经改制转换和新建的救助机构909个,其中由地市级以上民政部门管理的有369个,由县级民政部门管理的有540个。各地救助管理站规模大小不一,功能繁简不同,这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设施基础。出乎预料,实施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制度以来,受助人员并未蜂拥而至救助管理站,相反有的救助管理站出现了无人上门求助的反常现象。这不能不使我们对如何建设救助管理站问题予以深思。  相似文献   

15.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在救助保护工作中,不能采取强制粗放型的管理与中转型的工作方式,要把新的救助管理办法中的人性化、关爱性救助原则引申到中心救助保护教育中去,建立一种“激发型、启发式”的教育模式。建立专业化,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甘于为儿童事业奉献的队伍。队伍中要有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既懂心理学又懂犯罪学的老  相似文献   

16.
内地灾害救助的发展及与港、澳的比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地的灾害救助从灾害管理到灾害的统计、核定、评估,应急预案和响应,从生活救助到恢复重建,从资金物资储备到捐赠,已经形成了较具规模的主体框架,并在救灾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香港、澳门的灾害救助有着各自的特色,香港基金式管理方式和澳门部门联动与灾民中心,为内地灾害救助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招之一:建立政府及其各部门的高效运作协调机制《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后,四川省各级领导多次来到成都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视察工作,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05年3月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31号文件出台后,即成立了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民政、公安等11个部门的职责。此外,市政府还成立了救助管理工作专门协调小组,使该市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协调机制,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高招之二:搭建全方位救助保护工作平台(一)建立与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1.坚实的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确保了全市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正  相似文献   

18.
上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针对救助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以民政部"积极救助"方针为指导,大力推进救助管理进社区工作.截至2008年底,市区所有街镇与郊区区县政府所在地街镇已全部设立社区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初步形成条块结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现代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为有效维护受助人员的合法权益,创建和谐上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钱彬 《社会福利》2005,(11):38-39
1切实完善救助管 理机构网络体系 为了方便对求助对象救助, 促进救助管理工作社会功能的 发挥,我们要切实完善救助管 理机构网络体系。第一,考虑到 本市城区地域开阔、扩展较快 的特点,鹿城区要在主要街道 设立救助点,拟在龙湾、瓯海区 设立市救助管理站分站(其人  相似文献   

20.
杜润涛 《社会福利》2005,(11):33-35
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增多已成为 全国救助管理难题之一。为有效解决 救助难题,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力争领 导支持,完善救助体系,创新工作方 式,设立重点救助管理区,成立救助 服务队,由志愿者在各重点救助管理 区开展法规宣传、求助告知、受助劝 导及救助服务工作;对重点救助管理 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儿童开展调 查、摸底、资料建档工作;协助公安部 门打击操纵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儿童 的幕后黑手。每个重点救助管理区设 立多个救助点,提供理发、衣服、食品、 水等项目的服务,将救助管理服务工 作延伸到街道、社区、走出了一条救助 管理社会化之路,在全国引起了强烈 反响。本刊特约记者就此项工作的开 展采访了成都市民政局局长陈翔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