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所谓的红卫兵运动到底是怎么回事?三十年过去了,这问题显然还没有确切可信的答案。虽然当年的数千万红卫兵至今健在,正当壮年,许多人对那段经历刻骨铭心、记忆犹新,但他们之中不但没有人能对红卫兵给出一个盖棺性的定论,而且连稍具历史眼光的论述分析也尚付阙如。年长的一代中有人以感人的良知反思那场浩劫(比如巴金),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只能对“人性何以变为兽性”百思莫解、感叹唏嘘,而不能作出科学、理性的回答。年幼的一代中,有人把红卫兵运动退潮,自己成了生活主角的时光称为“阳光灿烂的日子”,有人一旦知道自己素所敬重的老师曾是红卫兵就大惊失色,好像不敢相信道貌岸然的先生何曾为盗为匪。这种令当事人痛心疾首的啼笑皆非的局面难道就要凝结为历史?红卫兵现象果真如此扑朔迷离,将成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2.
对新时期的文学,历来研究其思想倾向者居多,而对其整体的艺术风格的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一则是因为我国历来有“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二则是对艺术风格很难作量化分析。但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之间毕竟存在紧密、有机的内在联系。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风格是“思想的浮雕”。新时期文学的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相较十七年而言,具有明显的急剧变化、迅速发展、不断深化的特点。但反思与改革的双重奏,始终是新时期文学的主旋律。对历史反思到对民族文化反思,从文化反思到文学观念反思;从现实社会改革到思想观念改革,从思想观念改革到文学…  相似文献   

3.
重新认识《老人与海》所蕴藏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笑 《天府新论》1997,(4):68-70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发们《太阳照常升起》和《丧钟为谁而鸣》等名著。集中反映了战争在那一代青年人中引起的失意、傍徨和混乱。但真正使海明威声誉鹊起的却是他的不朽名著─—《老人与海》。二战期间,海明威重上战场,经历多次险遇,负伤累累。而战后美国的现实使美国人感到个人自由无时无刻不受到威胁,个人权利达到无情践踏,所谓的“美国之梦”已完全破灭;世界范围内的“冷战”也已发展为热战。此时,海明成一半是出于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的和自然的)及其人性现状的忧虑所进行的思索,一半是迫于当时麦卡锡主义横行…  相似文献   

4.
1979年以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人们开始关心海外华文文学。经过十几年的交流,大陆与海外的华文文学研究者有了共识:世界华文文学是一个整体。这不仅因为它们都以汉语(华文)进行创作,都受到“五四”新文学的影响,而中国国力的强盛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又给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背景。于是,到九十年代,遂有“世界华文文学”的提法。目前,中国大陆正在筹备成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这说明,世界华文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股巨大的洪流。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九十年代的世界华文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文学观局限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文学观局限分析(下)吴炫四、文学是人学新时期文学以来,随着政治上思想上对人的重新发现,随着人性、人情、人道主义成为文学的主要表现内容,“文学是人学”一度成为一个虽有争议、但毕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观之一,成为一个颇富政治色彩的文学观念。一方面,由...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文学中的“永恒的主题”,但文学中的爱情却从来不是孤立的现象,一个时代文学中情爱观念的嬗变往往也就是这个时代基本矛盾的冲突显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面,新时期文学情爱观念的变革显得尤为剧烈而复杂。青年学者李新宇(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的新著《爱神的重塑》立足于新时期文学中的情爱文学现象,通过大量的例证,精辟的辨析,向我们展示了新时期文学情爱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革前期与后期重要的文学现象,红卫兵诗歌与天安门诗歌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抒情模式,两者都是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政治语境和文化根源上看,红卫兵诗歌与天安门诗歌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天安门诗歌是文革主流文学的寻常组成部分,它不能承担揭开新时期文学序幕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8.
何成洲何成洲,1967年生,江苏淮安人,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九世纪后期的北欧文学及其对世界文学的影响”(03CWW005)。19世纪后期是北欧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像丹麦的勃朗兑斯和雅科布森、瑞典的斯特林堡、挪威的易卜生和汉姆生,在世界文坛都占有一席之地,对20世纪世界文学产生过巨大而持久的影响。但在我国,北欧文学研究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这与北欧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该项目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关注对19世纪后期北欧作家勃朗兑斯…  相似文献   

9.
“美是生活”──为车尔尼雪夫斯基一辩刘文孝在世界文学中,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像车尔尼雪夫斯基那样令人肃然起敬。他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而是普罗米修斯式的“最崇高的圣者和殉道者”(1)。这不仅因为他在二十七年备极艰苦的监禁与流放生涯中表现了罕见的伟大人格,也...  相似文献   

10.
“打出山门”故事母题,是武侠个体摆脱旧有族群窠臼,位移江湖世界的必行仪式。平江不肖生注重揭示确立夫妻关系,“女助男”是行动者成功脱身的关键。顾明道强调应预先了解机关木人设置内情;还珠楼主写出了武侠打破铜人阵,在“无序”现象中发现其“有序”内质。清代母题叙事熔铸传统木人铜人技巧,使复仇主体“复归自由身”超越“打出山门”旧有套路,此举就有了提高复仇技能(或寻得侠侣帮手),行使复仇伦理使命、完成家族大业的重要意义。而武侠叙事,也有赖木人机关(或替代物)而表现个体与族群、小家庭与大家族的关系,以及武侠青年成长母题。而女性由被动与辅佐变而为主动挑战成规,则是现代男女平权观念的文学再现。而该母题也是标志现代武侠文学之文类特征形成具有奠基性的若干“武侠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红色古典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终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文学形态来说,尽管用任何术语来进行整体性描述,都有削足适履之嫌,但就中国当代(1949年一1979年)文学来说,“红色古典主义”仍是针对性很强的提法,它虽然是象征性的,但却有助于我01从更宽广的世界文学背景理解和阐述中国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红色古典主义”来自于中西文学的对比。当代文学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有很多明显的应合之处。特别是在文学对于理想、崇高、道义以及牺牲精神方面,当代中国文学似乎达到了更纯粹的境界。西方古典主义文学中人物对崇高理想的献身,对君王和国家的忠诚,对个人感情的忍痛割爱,无不可…  相似文献   

12.
一、北方英雄史诗带随着外国文艺理论的传入,史诗(EPIC)这一概念逐渐被我国学者所认同和接受。在国外,史诗(EPIC)一词,并无严格的概念含义。它常指描写英雄业绩的长篇叙事诗。作为文学术语,它既包括书面作品,也包括口头作品。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运用史诗把他们大量歌颂英雄丰功伟绩的传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学者们常常把史诗与出现于英雄时代的有关英雄的口承诗歌等同起来。在我国,“史诗”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称谓。维吾尔人民称“史诗”为“达斯坦”(DASTAN叙事诗之意);柯尔克孜人民称之为“交毛克”(J…  相似文献   

13.
江西当代文学随着共和国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而发展。江西文学50 年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一种“起步———沉寂———崛起”的运行态势。这种态势具体表现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史传文学、儿童文学的创作兴衰之中。新时期文学的长足进步创造了江西文学50 年来的辉煌。但用横向比较与未来的眼光来审视,江西文学仍属“丘陵地带”。面对21 世纪的挑战,江西文学界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红卫兵运动是文革中最早出现的群众运动。文革于1966年5~6月间开始,于8月才成为一场全社会性的群众运动。这首先“仰仗”于红卫兵运动的进行。由千百万处在青春期热情冲动、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掀起的红卫兵运动,充当了文革地地道道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5.
洪峰是中国新时期先锋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曾与张欣欣、刘索拉、马原、余华、苏童、孙甘露、扎西达瓦、陈染、吕新、格非、北村等青年作家,以自觉超前的意识及对传统文化无畏的反叛精神和不断追新求变的艺术探索,共同构建了新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九十年代后,先锋派作家虽然隐遁了昔日的锋芒,但人们仍可从各种称谓的文学流派与文学现象中感受到那并未远去的“冈底斯的诱惑”。而文坛的悄然变化对洪峰的个人创作而言并不是一个断裂,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其文学叙事范围与审美形式的一次拓展。近年他相…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文学十年,以粉碎“四人帮”为起点,走过从复苏到兴旺,从僵化到创新的艰辛探索的历程,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关键性的十年。文艺界对新时期文学十年的研讨,对深入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全面估量创作成就和理论建树,加深艺术真理的认识,导引文学新潮,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艺术世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生活经验不同,理论视角不同,对十年文学总体评价就存在三种说法:一是辉煌论,认为是百年来成绩辉煌的十年,影响和作用可与五四运动相比较;二是关键论,认为是历史转折时期关键性的十年,是“五四”以来再次开放的  相似文献   

17.
早些时候,笔者曾在《文化建构文学史纲》一书中写道:“对典范的尊崇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也许还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模式。中国提倡某种文学主张,不就是往往要靠创作本身——如各式各样的选本——的示范吗?明显如陈子昂,虽无多少理论,却能以其成功的创作影响于一代文风。”我因此而疑心,中国文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典范的演变史。前不久,读到王兆鹏《走向规范与科学》(《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1期),这才知道西方现代已有“范式批评”。于是.一面惭愧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也一面窃喜自己的想法并不孤僻。当然,库恩所谓“范式…  相似文献   

18.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theory)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术语。它与后现代理论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研究的潮流中,开始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中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域和研究策略。一、后殖民主义发展概观后殖民主义诸种理论,旨在考察昔日欧洲帝国殖民地的文化(包括文学、政治、历史等)以及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关系。也就是说,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  相似文献   

19.
“改革文学”一词,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以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为题材的文学,即写改革的文学;另一是指改革时期的新文学,即改革着的文学.目前在“改革文学”的论者中,有人专谈写改革现实的文学,有人则专谈改革中的新时期文学.而有些谈改革中的新时期文学的人,往往不屑于去谈写改革的现实生活的文学,认为那是“甘当时代的传声筒”的文学,是不够“超脱”的文学,是不能算作“纯文学”、“纯艺术”的文学.而有些写改革现实的文学作家,又反对那种只重表现“自我”,无视社会时代,脱离现实生活,偏于“为艺术而艺术”、“为文学而文学”的所谓“超越时代”、“超越社会”、“超越生活”、“超越现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和开一代文风的语言大师。他于20年代因接连发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6)和《永别了,武器》(192)而誉满欧美文坛,被公认为是“迷惆的一代”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194O年,他发表反映西班牙战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标志着海明威的思想与创作上的重大转变。1952年,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的问世,使他荣获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个在哈瓦拉近海以捕鱼为生的古巴老人。他60多岁,无儿无女,贫穷倒运,平时跟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