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6)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尝试对闽南文化特有的歇后语进行语义认知阐释。文章首先梳理了闽南方言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视角,指出当前在闽南歇后语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则从先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入手,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整合网络,选取九条闽南语特有的歇后语,对其认知动因及意义建构进行深入解析。研究发现,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闽南歇后语前后两部分进行整合网络构建,对闽南歇后语的语义认知提供较强的阐释力,同时为闽南歇后语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刘洪静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8
歇后语是汉语中较常见也很独特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对话和文学作品中,这种表达方式屡见不鲜。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些年才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此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歇后语的表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歇后语的文字这一输入空间和人类认知常识的认知空间相结合和相互作用能更好的被人们所认知。而且这种分析可以清楚地再现人类的认知机构是如何理解语言现象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对语言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参照点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96-98
在言语交际和文学作品中使用歇后语反映了讲话人根据语境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思想活动,动态地加工、组合概念结构的认知能力和语用技巧。文章运用参照点结构对歇后语的构成和理解进行认知分析,并得出歇后语可以给听话人提供认知参照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歇后语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层面对汉语歇后语的意义构建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概念的合成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从而也为汉语歇后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川方言歇后语的隐喻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志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156-158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歇后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而其中各方言区的歇后语尤为引人注目。长期以来,对方言歇后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语言修辞层面,而文中拟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川方言歇后语进行解读并着重指出其认知功能和语言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试论歇后语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国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空间理论,对歇后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分析。歇后语的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抽象的认知框架(输入空间1)与特定情景(输入空间2)。两个输入空间是图式映射关系。认知框架中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它们与输入空间2中的成分相对应并在合成空间整合为虚拟的场景。同时提出歇后语是认知语言学的三种认知观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诗性隐喻有别于常规隐喻,大多属于创新性隐喻。由于诗性隐喻的超常规性,它们的理解就需要借助较为复杂的多空间投射机制。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是能够解读诗性隐喻等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模式。文章利用概念整合网络分别解析了与文学、幽默、政治、诗歌相关联的诗性隐喻,对其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将其认知过程动态性地展示出来,以期论证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诗性隐喻认知阐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陈蕾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95-97
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将汉语歇后语置于框架理论之下对其生成与识解进行阐释,认为汉语歇后语的前段为其后段的生成及识解提供了框架背景。 相似文献
9.
对歇后语的概念整合分析基于对其更加合理的分类。按歇后语的字面意义与语用意义的不同与否,将其分为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类歇后语。前者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概念整合分析,该过程相对简单。而含蓄意指类歇后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隐喻意义的表达。因此,在对其进行初步的概念整合分析后,还需对其整合空间的内容进行隐喻意义的认知理解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96-98
新词是词汇研究的重要部分。新词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此新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回顾了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概念整合的主要思想,并对近年出现的英语新词进行解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新词进行考察,表明新构词与新义词的意义构建都是认知的结果,为英语新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马少英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2):57-60
认知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与传统的语言观不同,认知语义学认为,习语是在人类的概念体系中产生的,其本质是概念性的和系统性的,而非语言性的;习语的语义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有理据和动因的.隐喻、转喻和普遍知识三种认知机制为人们理解习语语义提供了概念理据,其中隐喻概念是我们理解习语的最重要认知机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习语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习语的语义,这对习语的外语教学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主观位移句中,位移动词用于描写静态空间场景,这种位移动词的特殊用法可以从认知角度加以解释。主观位移及表层语言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人类概念整合、概念转喻和完型心理等认知能力与认知操作。主观位移产生于对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的概念整合操作之中。在主观位移的语言编码过程中,凸像的选择性、路径信息的必要性和方式信息的受抑制性等语言特点也具有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3.
于建伟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69-72
英语习语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学者们从一系列角度对它进行了探索.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这一全新的视角,对英语习语认知理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网络可以为英语习语的理解提供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克服概念隐喻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揭示语言意义生成背后的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理论为汉语隐喻意义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汉语隐喻意义的整合是在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和合成空间中进行的。人们在理解和阐释隐喻意义时,会经历概念的组合、完善和扩充等认知活动。此外,人们已有的知识背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视角下拟人的构建及其认知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136-141
以往对拟人的研究局限于修辞学范畴,主要考察拟人的修辞功能和效果。认知语言学认为,拟人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而拟人也是一种隐喻。拟人隐喻思维很好地解释了拟人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探讨拟人的构建及其认知力,有助于加深对拟人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解读译者进行双语转换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译文是译者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制约下不断进行跨空间映射和整合的结果,不同译本的产生是译者在操作过程中心理空间受到了不同因素影响的结果。了解双语转换过程中意义生成的心理机制,可以有效指导译者进行合理的认知推理。 相似文献
17.
“连”字句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汉语结构,能产生丰富的字面外意义,蕴含特殊含义。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网络模型探讨“连”字句的意义构建过程,呈现“连”字句在不同语境下意义构建过程的差异,阐释“连”字句产生的认知机制,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连”字句的意义建构和推理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贺红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2):99-102
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髓,是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语言,大都具有生动的隐喻意义。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往往很难做到准确的传达。实践证明要做到达意、切题、传神的信息转化,确切的理解是其关键所在。结合Lakoff&Johnsony的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通过诸多实例研究,发现英汉成语虽存在相似但有更多的差异,而对于不同汉语成语有其不同的构建,理解不能望文生义、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9.
石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0-113
文章在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的前提下,运用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详细分析和阐释了隐喻的意义建构过程,并进一步比较了这两种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从而指出这两种理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