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磊 《社会科学论坛》2007,(16):126-127
本文分析了新经济时代商业空间发展存在的内在矛盾,并指出商业空间在设计上不应仅仅把MALL等国外模式当作先进商业形态的学习榜样,而是应具体地从我国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国情出发,针对性地客观分析有效的商业解决方式和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2.
安继民 《中州学刊》2006,(5):175-179
秩序是文化的界限,自由是文化的动力。没有秩序和没有自由的文化都是不可设想的。中国农耕文化和从地中海文化丛中发展出来的商业文化在生态学意义上具有着质的不同,由此说明,秩序和自由并非欧美文化特别是它在近现代突出发展了商业文化的专有观念;中国传统中仍然有自己独特形态的秩序和自由。中西文化的差别是形态上的差别,即使商业充分发达了的中国仍然会顽强地保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3.
论文学批评形态黄书泉新时期,文学批评形态异彩纷呈。总结文学批评的多样化形态,可使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在新时期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中,文学批评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在文学批评受到商业文化冲激形态日趋单一的今天,我们重新恢复其多样化形态,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4.
刘炳涛 《兰州学刊》2010,(8):198-202
文章以清代三原、泾阳两县商业的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商业发展、环境对其乡村经济结构的影响。经分析,认为三原、泾阳商业的发展对其乡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影响程度并不深刻,而且具有区域性、时段性的特点。造成这种经济结构特点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三原、泾阳两县的商业发展类型和环境是其主要原因,并且商业对乡村经济结构的影响要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并受制于社会环境。对这两县分析得出的结论,或许能够充分利用环境,更好地定位现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类型,从而更好地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交易成本高,缺乏抵押和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对分散且规模微小的家庭农户提供生产性贷款服务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商业信用作为内生于市场交易的信用形式,能够适应各类市场的微观结构,成为农户获得外部融资的一种工具。那么商业信用能否成为传递银行信用的有效载体,从而更大程度地缓解农户融资困境,自然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生猪产业中三种不同产业组织形态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结合的三个案例,揭示了在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的结合能够缓解不同规模农户的信贷约束。具体而言,银行信贷可以通过"核心企业反担保+金融机构为中间商提供信贷+中间商对农户赊销"、"第三方担保机构提供担保+金融机构对企业授信+企业对合作社社员赊销"和"企业为农户担保+金融机构对农户授信"三种模式与商业信用结合从而将金融资源配置给各类生产规模的农户。  相似文献   

6.
刘圣宜 《学术研究》2001,4(7):126-132
广东学术界对鸦片战争后几十年间岭南文化形态是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发掘并考察了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中文报纸<循环日报>的早期存报,对其创办的背景、办报的宗旨、内容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说明这一时段西学在岭南传播的情况和特点.本文认为,岭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商业的发展,文化形态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官方封闭的意识阻止不住商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就民间而言,鸦片战争后西学在岭南的传播并未停止,而是潜滋暗长.在经过港、澳输入的西方文化的直接熏陶下,岭南终于成为维新和革命领袖辈出之地.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是新的城市名片.目前,每个城市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都非常关注文化的力量.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对增强一个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城市参与国际竞争、彰显城市地位的重要文化竞争力.本文论述了新时代多种类型的博物馆形态表现,从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及博物馆商业空间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博物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艺术美学关照城市环境和文化产业发展,最终成为城市文明的新地标,是个性化城市人文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的发展阶段 ,主要表现为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整体性社会变迁 ,可称为是一场深刻的“城市革命” ,它超过任何一种技术型的革命的社会影响 ,其所带来的广泛意义是历史性的———中国人在整体意义上的生活方式的嬗变。在这样的变迁中 ,具有显性变迁特征的城市商业业态、商业空间和消费行为也在同步发生变革 ,并日益改变、型塑着城市人的行为生活。李程骅同志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跟随我攻读“城市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这三年的时间 ,倾全力对城市商业新业态与城市空间、城市社会结构以及城市人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9.
南宋时期,江南城市的工商业形态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官营商业和民营商业,流通商业、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互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城市商业和商品流通体系;手工业生产的主体由官营转向民营,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城市产业结构与城乡经济关系;服务业开始从工商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这些都意味着江南城市已由单纯的商品消费地转变为集生产、流通、消费于一体的商品经济中心,从中可以进一步明了此期城市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六朝时期,经商逐利之风盛行,平民百娃、官僚贵族、地主、僧尼,甚至军队,都卷入到商业活动中来.在商业发展基础上,出现了一批商业都会.为保证商品流通,收取商税,政府也加强了对商业的管理.六朝商业,就其性质而论,有官营和私营;从形态上讲,可分为贩运贸易和店铺零售等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广东墟市的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墟市是属于市场形态的历史范畴。研究它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规律,是中国经济史上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明清时期广东墟市进行考察,从商品市场的角度了解广东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分析墟市经济体系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一、明清时期广东墟市的类型及其商业形态  相似文献   

12.
论南宋时期浙北地区的市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时期,浙北地区的市镇在发展形态上大致可分为环城型、手工业型、农业型、交通型等四种基本类型.许多市镇商业发展迅猛,手工业兴盛,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在居民结构、社区布局、社会管理、文化生活等方面,也越来越多地具有类似城市的特征.市镇的发展和兴盛,引发了浙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一系列变革,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多种经济成份的商业不断发展,流通领域组织日趋多样化.商业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而先进的经营形式,为我国商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商业连锁的认识,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发展商业连锁经营,重组国有商业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的三个基本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精神主要有三个基本来源 ,即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商业伦理精神、西方商业文化中于我有用的商业伦理精神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商业伦理精神。提出要对以上三个基本来源进行科学而理性地分析 ,并合理地取舍 ,才能建构我国当代的商业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5.
论浙商的两种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近现代浙商与当代浙商是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主要是基于资本主义商业文明,和金融业密不可分,依赖资本运作和经理人制度,并且与买办经济关系紧密.而当代的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则源于另一种民间商业传统,由手艺人行营天下而逐渐做大,家庭特征明显.但是近现代浙商的文化精神当中,小商品艺工传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当代浙商的发展轨迹又逐渐向大商业传统靠拢.正是两种模式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浙商的发展历史与现有形态.  相似文献   

16.
张金花  王茂华 《河北学刊》2006,26(4):110-115
两宋涉商诗对宋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走向做了较为充分的描述和反映,对具有时代特征性的事物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再现,为处于变革时期的宋代商业留下了极有价值的文献。本文试图以诗证史,通过涉商诗这一切入点和独特视角,对宋代专业市场的基本形态和特点予以辨析、考察。  相似文献   

17.
县域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县域商业发展的基础,对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县域商业网点规划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建立县域商业网点规划指标体系的理论、内容和流程,并结合秦皇岛市昌黎县商业网点规划的实证研究,提出建立科学、合理县域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商业行贿行为为主要表现形态的社会组织商业贿赂行为,是现代商业社会中最典型的越轨行为。其相对于一般自然人实施的商业贿赂行为,具有行为主体的组织性、行为意志的整体性、行为实施的双重性、行为利益的组织独占性、行为范围的限定性等特点。社会组织实施商业贿赂行为,与其理性选择有关,并深受商业场域及商业规则的影响,是社会交换的一种结果表现形态。对社会组织的商业贿赂行为,应通过建构相应的社会控制主体系统、法律系统、手段系统进行社会控制,以使其通过合法行为进行商事交易,成为其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随着外力的楔入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台州商业文化处于转型之中:商业形态从依附趋向独立;经营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朴茂近古”的社会风俗中渗入了“重商趋利”的观念。这表明,一种崭新的近代商业文化在台州崛起。但是,由于基础欠实,社会环境动荡不宁,商业领域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现象”。这种商业文化的转型,为台州现代商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与范式,打下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但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商业精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西欧商业精神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而出现,并发展起来的。由于它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传统价值观的不同,因而遭到了基督教会的抑制和责难。但重商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从根本上为商业精神进行了正名、辩护和论证,世俗化教育又为商业精神正式进入课堂教育提供了正式的渠道,从而商业精神最终在西欧确立了历史地位。当这种被理论化的商业精神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时,便极大地促进了西欧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