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改革开放使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上海市2003年以来成功实施“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已经有8万多名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近8万名外国专家在沪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自2003年8月31日开始,上海市人事局启动实施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集聚万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2003年8月3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本市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新闻发布会以来,截止今年6月20日,上海市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办公室累计动态发布岗位数3301个,网页点击率达72174人次,收到电邮5685件,已成功集聚2700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从去年9~12月和今年一二季度三个阶段的集聚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正在海外人才群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截至6月30日,该市又成功集聚4743名海外人才,离今年5000名的目标仅一步之遥。去年12月,上海市在提前9个月完成首轮集聚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了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再集聚1万名海外高层次、上海紧缺急需的留学人才、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第二轮集聚工程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普遍具有年纪轻、层次高、专业优势明显等特点。他们中85%以上的人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近九成拥有硕士以上学位;他们的…  相似文献   

4.
在提前9个月完成"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之后,上海今后两年将再集聚一万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以加快上海人才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积极落实《上海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的有关工作部署,加快集聚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四个中心”建设紧缺急需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近日,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启动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该计划每年将投入4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的政府专项资助。据悉,浦江计划主要资助新近回国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团队,主要资助对象为:应聘来上海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在上海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来上海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提升上海市人才国际化水平,集聚更多海外高端人才,落实新一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计划,为上海"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层次智力支撑,推进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建设,9月7日至19日,由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外专局领导带队的上海市海外人才招聘团分别在美国旧金山、纽约、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3场海外留学人才招聘会.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05,(7):43-43
据悉,截止2004年底,在上海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达到了5.4万人,占全国的1/3;“九五”以来,上海累计聘请各类海外专家25万人次,常驻上海工作、学习、商贸的境外人士达7万人左右。这些海外人才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引领上海科技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加大海外人才集聚的力度,进一步推进“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香港专才引进工程的实施,拓展境外培训渠道,提升境外培训质量,上海市不久前召开了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海外联络处主任工作会议。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出席会议并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提升,人才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上海人才资源总量近400万人。在沪"两院院士"161人,已有42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其中13人入选"外专千人计划";3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上海"千人计划";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超过10万人,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4500余家。常住上海的外国专家约8.5万余人。上海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9.
云才 《人才开发》2006,(9):38-38
依托政府各相关部门向海外人才、尤其是回国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提供各式系列化配套服务,精心打造海外人才“一门式”服务平台,上海国际“引才港”服务平台雏形初现。至2005年底,全市共引进留学人员10200多名,其中通过平台完成6500多名。提前完成上海市“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各项指数均创出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07,(5):51-51
上海市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主要有3种对象:留学人员、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目标是2年时间完成引进1万名高层次海外人才。自2005年12月1日实施以来,截至2007年2月28日,用了1年零3个月时间引进1032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留学人员5217名,外国专家4791名,港澳台专才316名,提前9个月完成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才交流》2007,(2):62-62
2007年1月10日晚,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在上海大剧院联合举行“上海市慰问留学人员和在沪外国专家迎新文艺晚会”。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部分在沪外国专家和留学人员代表,上海市协调海外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领导等共160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同志到会致辞,他向外国专家和留学人员介绍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感谢他们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热烈欢迎和期待有更多的外国专家和海外留学人员加入到上海的建设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08,(3):42-42
2008年,江苏省将全面实施“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组团赴美洲招聘高层次人才,举办“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对留学回国人民服务的意见,落实留学回国人员各项扶持政策,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绿色通道”,完善全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成立全省留学回国人员联谊会。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引进高层人才不受户口限制上海市为加快步伐构筑人才高地,将采用一些新的举措,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级人才来沪工作。上海今后主要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尤其要吸引学有所成、顶尖的留学人员,为上海重大项目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服务。拟用一些新措施:一是放宽海内外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不断创新吸引集聚外籍人才的政策举措,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不断升级推出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1.0、2.0和3.0版,获得了用人单位和在沪外国人才的一致好评,自2020年2月3日执行新政以来,截至2021年2月底,外国人才通过“不见面”审批办理工作许可累计近7万份,电话咨询量近13万个。  相似文献   

15.
各地信息     
南昌建立引进海外人才“快车道” 南昌市委、市政府根据实际出发,制定了《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才来南昌市创业服务的若干规定》。根据规定,来昌创业服务的留学人才,凭《江西省海外人才证》或《外国专家证》,可享受相关待遇及公安、教育、房管、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提供的“一证通”便捷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跨地区人才交流正呈现出日益良好的势头。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加快浦东开发开放的步伐,上海正以其敞开的胸襟吸引着国内外人才来沪施展才干,同时上海也已成为外省市竞相逐鹿、争夺人才的大舞台.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今年上半年,仅通过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来沪设摊招聘的外省市企业就有100余家,登报招聘的也有50家左右。在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的高级人才信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开发》2011,(5):56-58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人才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侨务工作与人才工作联动发展,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集聚浦东、创新创业,为浦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浦东人才资源总量超过78万,其中海外归国留学人员1.5万人、  相似文献   

18.
在2022年春节来临之际,为向在沪工作的外国专家和关心支持上海发展的海外人才表示关心和慰问,展现上海的人文环境、城市温度和引才爱才的良好氛围,1月22日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举办“2022年上海市慰问外国专家云聚会”活动。首播当晚,共有包括在沪外国专家及来自全球各地的海外人才2400余人在线观看节目,后续在直播平台进行循环播放,每天仍保持100多人在线观看。自2021年起,“上海市慰问外国专家云聚会”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年,受到了外国专家和海外人才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一靠海外引进,二靠国内培养.2008年,中央推出"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2012年,中央又推出"万人计划",面向国内遴选支持高层次人才."因有中华梧桐树,引得各方凤凰来."据悉,目前"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名,"万人计划"已遴选国内高层次人才2500余名.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才交流》2013,(8):64-64
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授予10名外籍专家"服务盐城发展优秀外籍专家"荣誉称号。盐城市今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创新创业的"八条新政",针对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人地生疏的情况,量身定制了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措施,努力让海外人才来得开心、干得称心、留得舒心。市、县两级每年按照不低于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