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的职场上,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成为了生力大军,也带来了不少管理上的问题.文章从"80后"这代人的性格特征出发,分析他们在职场上的优、劣势,针对他们身上反映出的问题,再结合激励理论,通过许多著名企业的成功事例,探讨了管理"80后"职场人士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基于"80后"员工职场压力EAP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分别从消除压力源、增强压力承受力和强化压力感知三个方面,对"80后"员工的职场压力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EAP管理策略,为组织对"80后"员工的压力管理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前社会的人力资源构成中,最受瞩目的当数正逐渐步入职场的"90后"。他们思路新颖、行动果断、综合素质能力高、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也正是这一系列在各个层面上超越了前几代人的优势和特点,使得他们给组织的团队建设和管理带来了困扰。如何解决团队建设中"90后"的管理困境,是推动组织发展、保持经济增长亟须解决的问题。一、"90后"群体的特质分析随着"90后"这一代人开始步入职场,组织的团队  相似文献   

4.
毛文 《决策》2014,(12):90-91
<正>剑剑有奇招,职场的亮剑也有法则。职场人必须优雅而又魅力十足地亮剑,而且一定要备点别人没有或者不留意的"干货",要做到每一次出剑都是自己最佳的亮相。活跃在职场上的80后、90后们,是有幸跟随互联网时代兴起和蓬勃发展的一代年轻人,他们享受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但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职业场上最严峻和最激励的竞争环境。学历、背景不再是分仲伯的必要条件,优秀也已经不是职场的唯一筹码,他们在职场竞  相似文献   

5.
"80后"已经登上了职业的舞台,已经或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对于"80后"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也在不断的理性化、完善化.本文主要综述了"80后"问题出现的背景、"80后"职场特点、"80后"员工的管理对策和企业管理"80后"员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辰 《决策》2015,(Z1):96-97
虽然"35岁"有如此多的劣势,是职场倦怠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职场黄金期。在很多人眼里,35岁正当时,经验丰富、处世成熟,但事实上,35岁以上,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因为年龄的关系,其职场之路都变得比较狭窄。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人才市场上的这种现象被称为"35岁危机"。随着年龄的增大,80后即将迎来他们的"35岁危机"。人到35岁,无论是转行还是创业都要重新定位,成本都会非常高。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年毕业季,2014年也堪称是最难就业季,在大家都将目光聚焦到80、90后就业难的问题上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已经就业的80、90后已经开始形成了新失业群体。失业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青年失业成为全球性的挑战且显得越来越严峻,同时也成为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的现实问题。那么对于"富有个性又有创新精神","崇尚自由"及"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80、90后这些新群体来说,一旦处于失业状态,那么在经济、社会、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带给他们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年能否顺利进入职场融入社会,对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发展的健康与稳定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对80、90青年已经出现的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14,(4):28-31
正80后可以被价值驱动,如果满足了利益,他们可以忍受与权利核心保持距离,可以忍受组织规则和目标的不明确,但90后只能被兴趣驱动,他们要求平等地分享权利,通过个人联络来影响决策、解决争端,他们无法接受一切模糊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却还没有真正重视一个问题:90后管理—如何让正在大量涌进企业的职场新人们,快速融入并创造价值。这是《经理人》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但是,不管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在感叹"80后"已经渐渐成为团队中流砥柱的同时,也惊奇的发现"90后"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在目前制造业等行业中,以技校、职高毕业的"90后"已经成为了生力军;同时大学本科毕业的"90后"也已经开始在职场中闯荡。作为最早一批"90后",步入职场不仅是从校园向职场的飞跃,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有着鲜明特质的群体将会成为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员工进入职场后,以不同以往的新鲜气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企业管理理念。对80后员工的管理,成为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基于太极思维的视角,为80后员工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是“80后”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环境适应能力和职场胜任能力的重要特质,其能力高低程度关系着他们的工作热情、职场稳定性和岗位成才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进入职场的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并接受过系统化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初入职场有鲜明的工作特点,但其职场角色由学生身份向组织人转变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了在职业环境中影响新员工角色转变的主客观因素,针对新员工初入职场经验不足,在提出如何实现角色转变对策时,强化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引导管理的责任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14,(4)
正很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但却没有真正重视一个问题:90后管理—如何让正在大量涌进企业的职场新人们,快速融入并创造价值。这是《经理人》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但是,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一场冲击传统管理思路和做法的战争,已然来临,这一次的"代际"差异引发的管理变革,会比当年探讨80后更猛烈。可以这样说,除非你拒绝90后,否则,这场战争没  相似文献   

14.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组织成员的新老交替,"90后"员工逐步迈入职场,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尤其在互联网创业企业中,作为新思维和创造力双重载体的"90后"员工成为诸多互联网创业公司成长壮大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然而,"90后"员工的创新基因为互联网创业公司发展提供必要的养分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如他们强调自我意识和实用主义,主动离职行为和情绪化劳动出现的频率较高等问题。因此,"90后"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近年来,90后员工的压力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90后员工是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并逐渐进军世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近年来,大批90后员工进入企业,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他们已逐渐成为职场中的重要群体,是企业重点培养和管理的对象。但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压力,特别是在21世纪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90后员工所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他们普遍表示工作压力大,自杀、  相似文献   

16.
“80、90后”员工近年来大批进入职场,作为分享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利益的“80、90后”员工,具有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员工的群体特征,这对当今企业管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本文探索和提出了“80、90后”员工的管理和激励方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90后"已经逐步入职场,由于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具备不同于以往员工的特点。文章引入冰山模型,从显性素质与隐性素质两方面,对当前"90后"员工素质层次与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其成长的社会及家庭环境,找出了"90后"员工表现的原因。为企业提出对"90后"员工的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栽培员工,让他们强大到足以离开。"后面还要配搭一句:"对他们好,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这句话是维珍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说的。他这句话基本说到了职场"东家"与"员工"博弈最终极的问题,值得深思。在职场,一般的优秀企业都非常愿意提拔内部员工,而不是想要什么样的人,就直接从人才市场招什么样的人。这是因为,一来内部员工更值得信赖,二  相似文献   

19.
王雪莉  马琳  张勉 《管理学报》2014,(5):691-695,719
从中国80后独生子女员工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步入职场的80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态度差异以及他们分别在个人-工作匹配、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离职倾向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80后独生子女的受教育程度、税前收入较非独生子女更高,但离职倾向也更为明显。80后独生子女强化了个人-工作匹配与员工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离职倾向间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易继云 《经营管理者》2013,(22):159-159
近年来80后、90后员工渐成职场主力,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应这个特殊的群体。管理人员应根据80后、90后的群体特征,调整原有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开放自由的企业文化、合理的激励机制等方法,扬长避短,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