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几年,我国先后有十几个地方提出建“中国硅谷”、“中国西部硅谷”等。有关专家提出:这又是一种浮夸风。就是站在中关村,也不会有人将它跟美国的硅谷联系在一起。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指出:“硅谷是不可复制的”。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我国任何一个提出建硅谷的地方,与美国的硅谷差距太大,不可比。包括投入不可比。由于美国  相似文献   

2.
天使投资对于扶持高科技创业企业,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都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美国硅谷的天使投资是保持硅谷地区始终处于世界创新前沿的核心推动力,硅谷天使投资模式早已成为全世界其他国家共同效仿的成功典型。在我国目前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大力发展高科技小微企业,增加就业的大背景下,如何借鉴硅谷经验,以天使投资培育创新有机生态,凝聚创新要素,提升区域竞争力是发展我国天使投资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孙文娟 《经理人》2010,(1):88-89
“做投资,主要看中人的因素,如果创始人诚恳正直,公司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是曾投资邓锋等人创立的NetScreen公司的著名硅谷天使投资人邱俊邦总结的投资经验。正是谨循这一投资心得,他在2000年之后投资的30多家高科技创业企业,至今已有超过15家完成IPO或被大公司并购,鲜有失败纪录。  相似文献   

4.
中国怎样才能有自己的硅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什么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充分条件? 目前,一个争相建立中国“硅谷”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从报刊上披露的情况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合肥、西安、武汉等十几个城市已经先后  相似文献   

5.
王自为  程前 《经营管理者》2009,(15):260-260
近日看到有的学者鼓吹中国需要学习美国经验,先富民后强国。例如刘卫东先生就认为中国只有积累了社会财富,才有谈国家能力的资本;并依照美国一百年来的兴盛发达,觉得可以学习美国“先富民,后强国”的经验。对于国家能力与社会财富的关系,笔者以为这不能一概而论;至于学习美国经验,则似乎大有可商榷之处。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建国仅有200余年的国家,这样一个年轻的国家之所以成为今天逞威世界的“巨无霸”,美国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可说居功至伟。1776年独立十三州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获得两次独立战争胜利,在之后的上百年间,美国分别从法国手中买来路易斯安那,从俄罗斯手中买来阿拉斯加,从西班牙手中半买  相似文献   

6.
以2004-2020年中国30个省级数据为样本,探讨专业化与多样化两种异质性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差异性影响,以及创新网络对该影响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倒“U”型影响,多样化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正“U”型影响;创新网络强化了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关系。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各省市需因地制宜选择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创新网络与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协同作用,培育和释放创新网络在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动能。  相似文献   

7.
<正> 前不久1999年度硅谷“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揭晓,其中华人就占了4位。他们是陈宏、陈丕宏、李广益、段晓雷。4月初,美国中经合集团、国家信息中心、北京控股和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共同举办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与高科技研讨会,10家国际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以及一大批跨国公司的总裁与会。而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这些洋总裁,而是陈宏他们4位华人创业英雄。他们曾经是留学美国的莘莘学子,如今作为新华人富翁的代表,他们4人应邀集聚北京,现身说法向国  相似文献   

8.
53个!?     
《人民日报》上有篇文章提到:如今以“硅谷”为发展目标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内已有53家。该文作者在字里行间颇多感慨。我读后,也惊疑不止。发达国家中的首富美国,尚且只有一个硅谷;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一下子铺开53个硅谷的建设,有可行性吗?大洋彼岸那个硅谷,其年产值已占我们去年全国生产总值8万亿的一半。我们那些“热心者”是否真正的知彼又知己?  相似文献   

9.
美国成功高技术企业快速 成长大都各有各的传奇故事,而几乎每一个故事当中都会有这样精彩的一段:某高新技术企业在某个创业阶段,由于缺乏资金或受困于管理技术而陷于破产边缘,恰在这时, 风险投资家适时出现,及时提供陷于困境的高技术企业资金及管理支持,使高技术企业凭借风险投资这盏“阿拉丁神灯”而到达成功的彼岸。九十年代中期与风险投资结缘的硅谷,平均每周诞生11家企业,每天产生62位百万富翁,而象苹果电脑、微软、网景、亚马逊等更是借风险投资东风,扶摇直上三千尺,在IT界、网络界傲视群雄,无人与之争锋。 眼红人家高潮…  相似文献   

10.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是计算机和网络精英们的“麦加圣地”,那里人才云集,7000家企业年营业总额达2000亿美元,每星期会产生11个新的公司,每分钟诞生62个百万富翁。但这里不仅富人多,而且光棍多(据说是世界上光棍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男女比例是7∶3),加之年龄都在25岁到35岁之间,所以按一般人的想象,“硅谷”对那些想找个“金龟婿”或者靠出卖色相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人才国际争夺态势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新一轮高技术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呈现为三大态势: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国际争夺异常激烈;发达国家“争抢”发展中国家的高科技人才;发展中国家高科技人才严重流失。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善待人才,是我国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本文从高科技人才的特点出发,从企业的角度提出我国企业在全球高科技人才争夺战中取得主动权,构建新世纪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创始人人力资本对高技术新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风险投资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并将制度环境调节因素引入研究框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305家新三板上市高技术新创企业展开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创始人较高的教育水平、较丰富的管理经验不仅能直接促进高技术新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还能通过吸引风险投资间接促进技术创新。第二,创始人的创业经验对高技术新创企业创新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第三,创始人的技术专长虽然对吸引风险投资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却不直接影响高技术新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创业或管理经验与技术专长的协同效应能显著促进高技术新创企业的创新水平。第四,制度环境地区差异对创始人人力资本对高技术新创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郑峻 《经营管理者》2014,(12):72-74
威睿,全球最著名的虚拟机软件厂商,同时也是硅谷著名高科技企业之一。在硅谷空前激烈的竞争中,威睿一直秉承“成事在人”的理念,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颇有建树,成为当今科技企业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月10日,以“创新、创业管理与创业教育”为主题的“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地区)多所著名大学的专家、学者及其他代表250余人参加了会议。天津市和南开大学有关领导、美国百森商学院副院长Michel Fetters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副主任张维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与会学者围绕个体创业、企业成长、创业融资、公司创业、创业教育、创业与创新、创业在中国、创业与企业家、创业与中小企业、创业环境与集群…  相似文献   

15.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要素。发挥直辖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在世界,硅谷是一个奇迹,是创新科技、新经济和财富的代名词。研究硅谷最著名的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安娜李&#183;萨克森尼安认为,个人的创业欲望、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自由高频的人才流动、高素质的外来移民群体等等,是硅谷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中国,深圳是一个奇迹。重庆要学习借鉴硅谷和深圳的经验,关键在于学习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以此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直辖优势,推动重庆科学发展。本文从如何认识发挥直辖优势实现科学发展,以及人才如何为发挥直辖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两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第一个金秋十月,酝酿两载、凝聚百位学者心血智慧的“大北京”经济圈概念一亮相,就十分抢眼,吸引了众多政府官员、经济界人士、学者专家、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的眼球。很快,经济学界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的新亮点在“大北京”经济圈。 河北在圈内,自然,河北人就更多了些关注和思考。 21世纪是高科技世纪,“大北京”经济圈把京津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那么,河北应当确立怎样的高技术发展战略,以加快自身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这在众多需要考虑的问题中,无疑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硅谷"原是人们对美国科技工业区的简称,后来泛指高科技产业集聚区。作为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区,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最早被称为中国"农业硅谷"。近年来,不少地方依托农业高新科技园区,投入巨资建设机制不同、功能各异的"农业硅谷",探索农业高科技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是我们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缩小与工业化国家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技术产业以利用智能资源和信息资源为主,对其区位因素布局特点和趋势的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让我们对影响高技术产业区位布局的因素逐一进行分析。1.集聚因素高技术企业往往呈"群落"方式集中布局。如我国北京的中关村高技术区、英国的剑桥高技术区、美国的硅谷等。首先,集聚便于高技术企业获得人才和信息。集聚扩大了人才市场,便于高技术企业寻找各类合适的高技术人才。集聚为人才的高流动创造了条件,人才的高流动性也必然形成信息的高流动,因为科技人员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带去了原来企业的重要信息和宝贵经验。这  相似文献   

19.
郑磊 《经理人》2006,(4):78-79
风险投资的过程就像谈恋爱,风险投资家从不会一见钟情创业风险投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融资途径,在高科技上市公司后面从不缺少风险投资家的身影。而在中国,风险投资已经开始更多地关注其他非高技术领域但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00,(5)
“你花钱的速度究竟有多快?“你的公司住多长时间内能够扭亏为盈?”这些问题,美国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不仅要在风险投资家面前回答,还要煞费苦心地向房屋出租者解释。由于本地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占据地缘优势的房屋出租者对那些急于寻找办公用房的互联网公司狮子大张口,所提出的租约条件越来越苛刻,花样也层出不穷。不论在硅谷,还是在旧金山,人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招租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