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四川“诗人”最近告诉大家说:“美国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中国人在全世界唯一最好的朋友是美国人。”(《文摘周报》2006年1月27日转天津《老年时报》)“诗人”到底是“诗人”,竟然用了一个回环的修辞格反复强调美国人是中国人的好朋友,足见“美国人”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了。如果“诗人”仅仅对某些“中国人”说,我们由他说去;如果对全体中国人说,那就是强奸民意了。“美国人”是个大概念,其中确有好人,不可一概而论,应作具体分析。那么,“诗人”文中列举的“最好的朋友”是何种“美国人”呢?仅仅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美国政府和美国大兵!“…  相似文献   

2.
杜浩 《社区》2011,(26):55-55
曾几何时,“快生活”这个词在中国人头脑中是对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生活的描述。19世纪末,美国人雅瑟·史密斯写过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专门用一个章节来写中国人“漠视时间”。他写道:“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很显然,中国人不喜欢我们具有的这一品性。  相似文献   

3.
这个人生大部分经历都在美国的中国人,他的目光和内心从未离开过中国,并始终有一个“中国创造”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曹保明 《社区》2008,(20):36-37
在东北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人帮人。亲上亲。这是东北重要的地域文化的一个总结,而这恰恰是闯关东人留下的性格形态的基础。 清顺治年间,逐渐强大起来的东北满族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建立大清。从而把东北作为它的发祥地保护起来。这样中国出了个“关里”和“关外”的概念,但是,到了道光和咸丰年年。  相似文献   

5.
车老生前历任东北教育部长,辽宁省付省长等职。他是东北的老教育家,抗战前夕车老在西北创办了东北竞存小学和中学。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革命“鞠躬尽粹,死而后己”。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党和国家培育了大批的优秀人材,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民优秀的教育家,却在  相似文献   

6.
徐铁人 《社区》2011,(8):61-61
我的一个中学同学于1990年去了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同学们都开玩笑地叫他“美国人”。前几天“美国人”回中国探亲.老同学一起聚了聚。  相似文献   

7.
自序二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译陶诗》自序陶渊明(365-4年)是中国东晋(3lwedZI)年)末年的著名抒情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称得上“诗圣”的恐怕只有他与杜甫两人而已,他的诗歌受到中国读者和世界各国读者的重视和欢迎。C一岁陶渊明又名陶潜,宇元亮,宅边种有五棵柳树,故号“五柳先生”,他死后朋友私溢“靖节徽上”,故世称“靖节先生”。他是洛阳柴桑(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二十里赛湖。八里湖一带)人,于公元365年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封长沙郡公,死后…  相似文献   

8.
央行早些时候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要密切关注美国次贷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和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冲击,并采取措施加强风险防范工作,确保国家金融安全。中国也会受到影响?许多人第一感觉是:危言耸听吧!那就让我们慢慢靠进这风暴的中心,对那只“美洲蝴蝶”来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9.
罗斯福奉行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积极推进美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然而,在先与俄国后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争夺中,他却一再抛弃“中国完整”原则。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揭露罗斯福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美国,因为那里是天堂。”——引自曾经风靡全国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美国真有这么好吗?美国的月亮肯定和中国的是一样的,不过能留学美国肯定是好的选择,否则也不会让几代中国留学生那么迷恋,美国留学甚至成就了一个英语培训的上市公司,美国留学的签证故事不知给多少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让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留学美国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弗罗斯特曾经把他的《彻底的奉献》一诗称为是“一部用十几行无韵诗写成的美国历史”。在他看来,美国人要想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并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必须完全放弃自我,彻底地奉献。当弗罗斯特在这首诗中说美国人“拥有着当时不被我们拥有的东西”时,他一方面指当时他们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被英国所剥夺,而另外一方面指当时的美国人并没有真正爱上这块土地,没有像神圣的爱情那样,做到双方在灵魂与肉体上的完全结合。这种“软弱”只有当美国人真正意识到他们必须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热爱自己的国家时才能够被克服。于是,他们发现他们的“软弱”来自自我的“捆绑”。为了“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他们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奉献”,因此“立刻从放弃中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12.
“西进运动”是美国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有“酉进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和意义,国内史学界已经作出诸多方面的探讨.然而,我们还没有深人到对西进运动的主体──人的的研究.移民是西进运动的主体,如果说西进运动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那么,移民就是抒写史诗的英雄,堪称英雄的群体、英雄的“种族”.他们在西部移民和西部开发过程中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本文现就西进移民的“开拓精神”作一初步阐析.一、从西进移民的心态背景看“开拓精神”“西部”一词,作为传统的地理概念,是指阿巴拉契山以西的广大内陆腹地及太…  相似文献   

13.
论张学良时期东北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土地辽阔,物产丰富.自清末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因抢夺这块肥肉,曾大动干戈,相互攻伐.国内各派军阀为称王争霸,亦屡起兵端,混战不已.外患与内乱,把一个好端端的东北,弄得面目皆非,残破不全.一九二八年皇姑屯事件后,东北面临南军北进、日本蠢蠢欲动、内部不稳的局面.早在本世纪初,日本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加平在他就职时曾扬言:“我们在满洲必须站在以主制客、以逸待劳的地步”,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升级,以“满铁”为中心的日本资本主义势力几乎垄断了东北的经济命脉.至二十年代末,日本商品占东北贸易进  相似文献   

14.
林肯的雅量     
在美国众多总统中,亚伯拉罕·林肯是唯一出身于贫民阶层的总统,他为反对奴隶制度奋斗了一生。深受美国人民敬仰。由于他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被人们誉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林肯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固然与他深远的政治眼光、超强的组织能力有关,而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无疑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东北边境,在布法罗城北30公里处的尼亚加拉河岸,在那个非常地道的中国餐馆里,她用已显得有些生疏的国语向我们敞开了心扉布法罗比纽约冷多了,我们到的时候,天上还飘著雪花……到布法罗不为别的,就是想亲眼看一看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布法罗俗称“水牛城”,地方不大,名气却不小。全美及全世界的文学家常在此聚会。翻译卡尔把我们的车停靠在一个看不出“真面目”的房前。打开车门,新鲜而清冷的空气泸过我们的全身,疲倦和困乏顿时一扫而光。按照卡尔的指点,我们推门进了一家饭馆。意想不到的空间使我们先是诧异,继而是…  相似文献   

16.
一、车向忱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车向忱(1898—1971)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九·一八”事变前,他积极兴办东北地区的平民教育,发起创立了反日爱国的群众团体──奉天平民教育促进会、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人了抗日救亡运动,为东北和各战区流亡青少年创办了私立东北竞存小学、中学,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干部和人才。1945年抗战胜利后,车向忱来到延安,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参观了解放区的各级学校.系统地了解了解放区办学的工作经验。1946年初,车向忱回到东北解放区,…  相似文献   

17.
警惕庞兹们     
1920年,天才骗子查尔斯·庞兹制造了美国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骗局。他承诺在3个月内让投资者的钱翻一倍,然后用后期投资者的钱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魔术般施展“拆东墙补西墙”骗术,在短短几个星期内捞到了成百上千万美元。这种骗术是如此的蛊惑人以,以致《剑桥英语大词典》把“庞兹骗局”作为一个专门词条列入。  相似文献   

18.
杜鲁门·卡波特和他的《在蒂法尼进早餐》潘明元对于当代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1924,9,30-1984),评论家们有着不同的称谓,有的说他是“爱伦·坡式的哥特式小说家”,有的称他为“美国南方作家”,有的则赞誉他是美国“非虚...  相似文献   

19.
朋友de故事     
朋友属于那种先富起来的人,用他的话说,是“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他带了一个漂亮的女孩来参加我们的聚会,说是他的女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却都想起大学时我们系里的文体委员,他现在的妻子、他儿子的母亲。公平地说,这个女孩除了年轻,真的不能和我们的文体委员相比。酒到酣时,他说“:家里如一潭死水,每日都是那个样子,进家门,灵魂就像进了监狱。”我们都没有忘记他们在校园里那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后来听说他闹离婚。再后来,他邀我们一帮朋友说有事相告,我们以为他要再婚。见了才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度,竟是要我们帮忙…  相似文献   

20.
庄秋水 《社区》2013,(23):46-46
1922年,梁启超应苏州学界之邀作一篇演讲。他向在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他估计回答十之八九是“求学问”。然后他又问:“你想学些什么?”,回答则可谓人言人殊。任公自己给出的答案,求学问为的是学做人。他说但凡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数理化、史地、国文、英语,乃至哲学、文学、农工商等等,皆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要成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