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山西老年》2011,(11):9-9
节假日,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去看电影。细心的家长发现有的片子打上了“少儿不宜”的字样,但进去看看倒也没什么。反倒是没提示“少儿不宜”的影片,里面却有不少情爱镜头。  相似文献   

2.
冯燕 《新天地》2011,(12):202-202
农村中学师资力量不足,缺少专职的美术教师,大部分美术课都由语、数老师兼任,缺乏相应的美术学科的教学培训,不仅不能及时开展美术学科的教研探索,而且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谈不上辅导美术社团小组。其次是学生家庭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农村,仍有许多家长把语数学科视为学生学习的全部,倘若让孩子学习书画,多数家长认为影响了孩子最重要的文化课学习,属于“捡了芝麻丢了瓜”。  相似文献   

3.
家访 ,即老师到学生家中访问。在过去 ,它是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今天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及教育环境的改变 ,家校联系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如召开家长会 ,建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到学校访问 ,开办家长学校 ,电话联系等 ,这些方式已被广大老师和家长采用 ,我们把后面的几种方式合称为“校访”。总的说来 ,曾一度为家校联系主要手段的家访正日益被教育者淡化。调查表明 ,现在的学生头脑里几乎没有“家访”的概念 ,而家长们谈起“家访”都觉得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 ,如今已很少有学校老师登门家访 ,孩子有问题 ,都是他们主动到学校找老师或…  相似文献   

4.
每到周末或寒暑假,有些家长就会选择送孩子去补习班或托班。可孩子明明不笨,也上了那么多补习班,学了不少知识,学习成绩却总是不理想,这让许多家长烦恼不已。"孩子成绩不好有各种原因,但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理出现‘小感冒’,那么他的成绩肯定不会好。  相似文献   

5.
声音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呀。但在现实中,并没有让我感到诗一般的美妙。在我接到的这个班级中,除个别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特别关心外,大部分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平时都是不闻不问的,只有到了期中、期末的时候才会关心孩子的成绩。一旦孩子成绩下降下了,他们不会去为孩子寻求原因,而简单草率地去怀疑老师的教学水平,去否定老师的一切。试问,这样对老师公平吗?记得前些日子我就受到了家长的无理指责。那一天中午,班级的某某同学的家长带着儿子气势汹汹地走到我面前,把考卷往桌上一丢,不分青红皂白劈头就问:“这次成绩为什么会这么差?考卷没给我们家长签名,你作为老师,竟然也不通知我们家长……”一连串的指责把我给愣住了。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迁移、运用,但是,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积累着大量的词汇,可在自己的习作中却总是沉睡着的。以致于不少家长困惑,我的孩子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写起作文来还是干巴巴?面对家长的质疑,我们不少老师也在反思:课文读了、背了,课外读书笔记也经常写,为什么学生的习作涛声依旧?积累的语言没有被激  相似文献   

7.
此前,江苏一学生家长称,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的工作与责任,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这一"家长群"里出现的"呐喊"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共鸣。原本,家长关心孩子学习,协助孩子作业等也是天经地义的;老师邀请家长帮助学生,辅导作业也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家校合作有理有据,顺理成章;现在居然出现了矛盾,家长还带着一点忍无可忍的义愤,显然是好事没有做好。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老师或家长,对孩子的各种惩罚大都是为了让孩子知错能改,但却因为没有好好地把好一个度,经常无意地“变相”“出格”而有悖初衷,先不说有时施罚者是要支出一定体力的,既损身又累心,对孩子当然更是一种或小或大的伤害。既然选择了老师,“跳槽”又似乎已没有可能,因此,关于对孩子犯错时如何教育的问题就不得不去面对。曾经多少人标榜——戒尺底下出状元。也是老师,又为人母的我,静下心来,经常会思索:受戒尺之苦的孩子何止千万,状元又出了几个呢?因此我大胆地以为“严师出高徒”已过时了,我们应该寻求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错误,呵…  相似文献   

9.
文章不长,人物颇多:一个老师、四位同学、四位家长和一个于小黑。老师是个热爱事业、热爱学生、有水平有能力的好老师。老师认定于小黑“一个异乡人的孩子,家境那么贫寒,可学习成绩却很拔尖”,先是要求学生去于小黑家实地接受教育,学生不愿去,而后动员家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相似文献   

10.
一、“百字作文”的灵感来源孩子们怕写作文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大致有两个,其一为无话可写。缺少写作素材一直是孩子走上写作道路的“绊脚石”。如今的孩子,活动参与不少,书籍阅读不少,可到头来作文还是不会写,关键也在参与体验后没有及时予以记载、积累;其二为不知如何写。虽然他们也阅读过很多“教写作”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郑燮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在郑燮看来,孩子的学习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老师,也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影响。家长爱孩子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理智地对待孩子,特别要把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在教育方法方面,要注意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解除对孩子的束缚,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一位家长曾深有感触地向老师讲述过关于他女儿的故事。他说他的女儿在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性格开朗,爱说爱笑,课余兴趣广泛。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沉重的课业负担占去了她的全部时间,课余生活那扇通向五彩滨纷的世界的窗户被老师无情地关闭了。其结果是孩子上了大学,走上了社会,可当初具有的鲜明个性和对种种事物的强烈好奇心,都遭受明显的消磨和挫折。这位家长对此一直深感惋惜,他说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让一个孩子“成才”,就得先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这样的例子或是比这更严重得多的例子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太熟悉了。的确,我们有…  相似文献   

13.
当前独生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一心想把自己的独生子女培养成“专家”、“学者”,可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了。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有些家长只凭主观愿望,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今天让孩子学钢琴,请家庭教师教孩子钢琴,想培养孩子成为钢琴家;明天想让孩子学绘画,送孩子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孩子小学毕业后,虽然是按规定电脑排名就近升中学,但实际上,有不少家长和孩子都愿意上知名度高一点的学校。那些家长认为多花点钱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在学习上会有很大好处,而且即便孩子学习不好,对孩子也是个交代。孩子本身也愿意上好学校,能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所以,每年在小学毕业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九月份都有一批或忧心忡忡或满怀憧憬的家长将家里的小宝贝送进学校,交付给老师。孩子们有的像快乐的小精灵,因为她们幻想着校园就是乐园,同学就是最好的玩伴,老师比家人更喜欢她、关爱她;也有的孩子躲在家长的背后,惊恐万状地盯着老师、同学……她们害怕受到同学的欺负,看到老师那根长长的教鞭更是胆颤心惊。这些情景常常要勾起我对自己小学生活某些片段的回忆。当我还是孩子时,我也曾顽皮好动,不认真听课,写不出漂亮的字,考不出优异的成绩,但我同样  相似文献   

16.
孟谦 《社区》2014,(15):1-1
现在中小学生假期作业中有一项内容叫“社会实践”,即要求孩子在假期中去社区做些公共服务,然后到社区居委会盖章确认,这也被称为“社区作业”。据社区工作人员讲,如果孩子没能做到,临近开学家长便直接去社区居委会要求通融一下,把这个章盖上,这并不难,居委会也不会为难孩子。据说,居委会每逢假期都要盖很多这样的章,但并不深完孩子到底“实践”了没有。  相似文献   

17.
翟雅娟  丰晓颖 《社区》2008,(19):24-24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金山街道办事处管理的区域内有3个社区,常住居民有2000多户。以往,每年寒暑假最令家长们头痛的事情就是,孩子放假没地方可去。家长单位忙,没时间看护孩子,父母们只好想各种办法,不少孩子被寄放到爷爷奶奶家、朋友家,或参加各类学习班,目的只是为了孩子的一日三餐有人管,不闯祸,  相似文献   

18.
视窗链接     
别把饭桌当讲桌“饭桌教育”会导致孩子厌食 家里的餐厅本应是孩子与父母一起轻松吃饭、开心聊天的地方,但是不少家长却喜欢把这里当做教育孩子的课堂。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昨天提供的调查数据表明,有90%的家长在吃晚饭时询问孩子的功课情况和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09,(5):20-23
背景资料:现在,不少小学生成了“电视迷”,放学回家,书包一放,就打开电视,一看就没完没了。家长为了看电视的问题,跟孩子矛盾(mao dun)很大。有的家庭约法三章,谁也不许看电视。有的家长说:“急得我连砸(za)了电视机的心都有!”这样的问题不仅在中国有,  相似文献   

20.
正孩子的健康成长要靠良好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现代化社会对人的呼唤,亿万家长育子成才的期望空前强烈,但同时却发现,孩子们成长的人文环境变得复杂而严峻了。即使小学阶段的孩子也已不再单纯,"孩子比过去难教"是家长与老师们的共同体会。在这种形式下,我们的孩子比过去更需要家访。但事实上,这几年来,我们教师的家访活动却在逐渐萎缩、淡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短信通的使用普及了家校联系,让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方便快捷了,但深度却没有了,渐渐失去了因为传统的家访而带来的"心灵触动"以及"感动效应"。因此,教师还要动起来,被渐渐冷落的家访需要热起来。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到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所以也就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