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迟子建笔下塑造了众多生动逼真、洋溢着人性之光的"傻子"形象。作为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另类,"傻子"是作家审视现实人生、思考人情世态的重要载体:借助"傻子"独特的视角洞见了另一世界的自然诗意;在貌似怪异的言行中反观了冷漠的人情世态、日渐缺失的人性本真;在对苦难生活的执着反思中表达了对理想人性的追寻。这体现了作家独特的想象乡土和建构理想家园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老女人"是文学人物画廊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从鲁迅到"鲁迅文学奖"得主的迟子建都曾塑造过"老女人"形象。这类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蕴含,值得深入解读和认真研究。鲁迅曾直接称"华大妈"等人物为"老女人"。迟子建秉承鲁迅的文学精神,续写了这一人物类型。她以"酋长的女人""春婆婆""吉莲娜"等人物为代表,从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层面刻画了"老女人"的整体形貌,并以其一贯的温情建构了"老女人"的苍凉之美,从而见出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同类人物形象谱系的创新性续写。  相似文献   

3.
藏族作家阿来在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中,精心塑造了一个在当代中国小说画廊中少见的傻子形象,在这个拥有多重意义和极具个性特征的人物身上,贯穿了作家所有的情感和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4.
《尘埃落定》是"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人"阿来极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它以一个"既傻又不傻"的"傻子"视角描述了在土司制度即将瓦解的非常态社会里,为了生存,人与人、人与命运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人性本相,在人性异化的土司社会里,这一群人注定是要失败的,最终,人、人生、战争、欲望、财富都变成了尘埃,走向虚无。通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相关观点,从这一个"傻子","傻子"与他者,"傻子"的存在与自由等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中这一个"傻子"形象的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存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对幸福的属性和本相的诠释,完全不同于当下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主导价值取向的幸福观.考察迟子建小说中的人物谱系,分析三类弱势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意义,可以阐明迟子建幸福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阅读迟子建的作品,可以发现其创作风貌广博大气,作品内容丰富深厚,相较于女性意识张扬激越的当下,文坛呈现出不同的写作特点。在"超性别写作"的理论和创作背景下,迟子建从女性主义诗学的视角,展开其"超性别写作"下的女性书写,此外,其创作中还表现出独特的自然和社会视角。不管是在对女性人物塑造上的独特价值关怀,还是对于朴实纯净的大自然的诗意描绘,或对于广袤复杂的社会图景的写实揭露,迟子建都坚持站在"人"的视角以有节制的情感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长篇小说的叙事结构问题,在迟子建研究中鲜有被论及。迟子建长篇小说序列的叙事结构,大致可分为多线并置式结构和U型结构两种模式。沿着历时性脉络考察迟子建小说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其叙事结构的构想,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大团圆"模式的承继,又与宗教信仰影响下的宿命论,以及作家对人生体悟的逐渐深入等多因素相联。多种因素的交织融合,使文本呈现出复杂内蕴。因此,通过对迟子建长篇小说叙事结构的研究,整体上观照其人物命运轨迹,可以考察迟子建小说创作对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承继以及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迟子建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家乡大兴安岭的风土人情.本文试图对迟子建小说中的女性进行观照,探寻其对人物的高洁情怀、亲情伦理和悲剧命运的挖掘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女性生命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对人的生存的精神探索是余华小说的内在主题,人物则是他对生存进行探索的阐释符码.文章以人物形象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对疯子、傻子和父亲这三类典型形象的分析,探求余华小说创作的艺术演变.  相似文献   

10.
“尘埃”及“尘埃落定”在阿来的长篇处女作《尘埃落定》中具有极大的隐喻性。主人公傻子是作家精心选择和成功塑造的艺术形象 ,他的命运构成了小说的情节主线。作品在展示傻子的人生遭遇和情感历程中 ,再现了藏族封建土司制度由盛而衰、由存而亡的历史过程。在傻子形象上寄托了作家对社会历史及人生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从迟子建小说中可以看出,她的童年经验无处不在,因此童年母题的运用是迟子建小说中最富有特色的叙事模式。迟子建笔下的自然万物都充满了灵性与生命活力,动物也被她赋予了人类情感和人性内涵。迟子建小说中自然与儿童的物人交感折射出迟子建的童心和对自然的热爱,是其小说中童年母题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福翩翩》秉承了迟子建作品的一贯风格,清新、自然、朴素,小说所描述的都是平常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小说中的人物也都是读者身边的朋友、熟人,小说言语方式也极具口语化和含蓄等特点。小说的布局、人物、语言等多种因素,无不蕴藏着宁静纯朴的人文情怀,体现了迟子建纯净温暖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阿来的《尘埃落定》讲述了藏族土司麦其家族由鼎盛到衰落的故事。麦其家族由盛转衰是整个藏族土司制度走向土崩瓦解的缩影。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而其中麦其土司、傻子二少爷和翁波意西尤其突出、尤为重要。这三个主要人物在土司制度的瓦解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都共同见证了土司制度的崩溃。  相似文献   

14.
论阿来《尘埃落定》中的身份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藏族作家阿来的代表作<尘埃落定>中的身份认同为研究对象,细致辨析了其中主人公"傻子"形象及其意识特征,指出了这一形象负载的再现嘉绒藏族历史、塑造藏族文化身份的积极作用,进而探讨了这一形象体现出的作家阿来的身份认同策略,积极评价了阿来对藏族文化身份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正这里说的"傻子",不是头脑智商有问题的弱智的人,而是在利益好处面前表现得比较"傻"的人。这样的"傻子",其精神内核是有原则操守,仁义至上,轻利重义。这样的"傻子"其实并不傻,和那些精于算计的"聪明人"相比,他们信奉的是奉献,抛弃的是个人享乐;他们讲的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固定在受众心目中的,具有脸谱化的人物效果。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各自的功能迥然不同。对于曹操的文学形象理解不能影响对其历史人物的公允评价,要区分二者的不同,给予各自专业性的评判。  相似文献   

17.
在"大漠三部曲"中,雪漠大量运用西北民歌"花儿",将其融合于人物情感与日常生活的常态中,更为饱满和形象地描摹了人物内心世界,建构了形形色色的情感世界。而西北民歌"花儿"与文学的联姻也因此丰富了文本创作样式,获得了生命维度和精神深度的升华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南都学坛》2016,(3):58-61
如何讲述故事是作家共同面对的题目,迟子建的中篇小说《晚安玫瑰》、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借助"玫瑰""群山"意象,编制出了两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前者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城市的爱情,这样的故事犹如夜晚绽放的玫瑰:美丽、优雅而孤单,而后者的故事发生在小镇的深处,那里人物众多,有着各自的苦恼与快乐。从描绘"玫瑰"到图画"群山",迟子建以意象的流转讲述着中国故事,她以小说的方式捕捉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呈现出故事的传奇性与民间性以及小说叙事的诗意化。城市与乡村、历史与现在、传奇与爱情构成了迟子建笔下丰饶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诡异、传奇、流言与人情,并且还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皮蓝德娄作为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其戏剧理论和创作实践与象征主义戏剧理论主张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主要体现在其"幻想"的创作思维模式、对"假面"理论的阐释和运用中。同时,其"形象→意念"的创作思路对象征主义戏剧处理"意义和形象"之间关系时的困境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在小说《长恨歌》中别具匠心地刻画了边缘人物蒋丽莉,由其改编的同名影视也对这一人物作了倾情的演绎,但在众多的评论和阐释中这一女性形象几乎都遭到了忽略,在她身上不仅投射了作家对"情"的理解,其背后也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酸楚印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