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青少年社会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青少年社会化服务体系苏颂兴,陈建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青少年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应运而生。实践要求我们对此进行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调查分析,并从理论上作科学的概括。一、海外青少年社会化服务的缘起、发展和现状青少年社会化服务是整个社会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于青少年问题的解读是不同的。社会建构论关于“社会问题是一种界定的社会过程”的观点,福柯的权力论关于“权力一自我一知识”的关系框架,为偏差青少年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偏差青少年逐步发展形成的罪错行为和边缘性活动,是青少年“群体表达不满和要求尊重某些一致认定的条件的活动”。偏差青少年在其边缘化过程形成的“共认符号”和“协同行动”产生于其与社会环境互动的人生经验.构成为他们的生活日常知识,并完成了“身份形成”和“身份认同”,实现了青少年群体内的自我肯定。权力一自我一知识的互动关系不断推动着偏差青少年边缘性的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化不仅是信息社会在技术上的一种表征,更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它也必然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社会化,即青年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这构成时下关于青少年成长及其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参与者,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新30年,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利益格局将面临巨大改变,青少年政治社会化也将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必须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教育因素,立足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努力缓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现象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日益凸现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本文总结了十五年来国内对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研究的状况,探讨了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丹、美两国青少年社会化和冒险行为[美]杰弗里·阿内特;莉娜·詹森谈谷铮译本文旨在帮助人们理解作为一种文化过程的社会化,为此,我们对丹麦和美国两国青少年的社会化作多方面的比较。我们进行比较的概念基础是非限制性社会化和限制性社会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文...  相似文献   

7.
制定理想的青少年育成政策[韩国]曹英承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面继承祖先的文化和精神,另一面根据他们内在的无限潜力而不断创新。目前,青少年人口占了全人类的1/3,他们对于任何国家民族的兴亡盛衰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统计资料说明,青少年人口在韩国有1,...  相似文献   

8.
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每个人在脱离父母的抚养、保护,独立踏上社会以前都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完成社会化过程。从当前的状况看,社会越发展,社会对文化和技能的要求越高,人的社会化过程就越长。可是,如果我们追溯历史,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我们的远古祖先,他们怎样完成一代一代的衍接更替?他们是如何培养、教育下一代,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合格一员的?我们的远古祖先已远远超越了动物,他们与自己的部族、社会血肉相关,因而对于部族、社会的衍续是十分关心的,自然也很关心下一代的教育接班问题。以宗教形式出现的成年礼就是原始民族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有关认同资本(Coté1997;Coté Levine,2002)和社会资本(Putnam,2000)获得过程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现当代社会社会化性质的改变之中.现当代社会的改变包括:1)保护儿童和青少年不受大众暴力以及广告等因素的潜在腐蚀.2)提供个体积极发展的途径,如参与社区儿童中心的活动以及加入成人公民社会.文中列举的例子涵盖了从自发到政府组织的机构,效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对青少年适用监禁刑的弊端也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司法机构纷纷开展青少牟社区矫正的尝试,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建立一整套以“青少年为本”的社会支持网络.挖掘和整合各种建设性的社会资源,有效地帮助个体解决危机、促进个人正常发展,从而实现被矫正个体的再社会化过程。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社区矫正的重要作用.认为应该整合家庭、学校、社区和有关机构的重要资源,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掌握必要的社会知识和生存技能.使个体实现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