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当代西方理论界争议较大的学说之一。争议的主要分歧在于精神分析学说的臆测性和科学性。作者认为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性和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关,深入分析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助于科学地评价精神分析学说。因此,本文试图论述弗洛伊德解释癔病、梦与日常生活失误行为、文学艺术的三种不同方式,从而对精神分析学说这三个领域的内容的科学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风靡于欧洲的精神分析学派,不只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艺理论流派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精神分析由最初的病理学理论发展为普通的心理学理论,也由一种医学思想扩展为一种世界观、一个哲学方法,广泛地影响着宗教、伦理、政治、语言、人类学尤其是文学艺术等领域,并一举成为欧洲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文艺理论最具规模的一支,精神分析学派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批评理论学派,它以接近文学解释为途径,以心理分析为切入点,旨在说明人类行为的原因和方式,并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及心灵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霍妮对弗洛伊德的继承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或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人物和主要代表,她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对童年经历的重视等思想及一些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并且对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使精神分析理论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的主人公小男孩去集市"阿拉比"的经历进行剖析。他这次旅行其实就是一次对自我、对所生活的世界的认识之旅,是一次从幻想到现实的心灵之旅。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无数次这种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经历,他的认识会不断获得提升和走向完善,他的人格也从而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在电影批评领域早已是硕果累累,而将其运用于电视批评的努力却遭遇了重重困境:电视的技术基础、观看环境和文本特性都迥异于电影,使得精神分析的电影批评所立基的两个隐喻(银幕=镜子、电影=梦)在电视批评中均无处着落。但是,电视观众亦有其独特的心理机制,值得用精神分析理论做深入的探讨。首先,如果说看电影是一种事实上的集体行为(一群人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和一种心理上的个人行为(身边之人仿佛不存在),那么看电视恰恰相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跨学科历史杂志》1985年秋季号的介绍说,在这本论文中,马库斯集中研究了作为一种文化的或解释性学科的精神分析学,而不是作为一种治疗的或理论性学科的精神分析学,并着重研究作为作家的弗洛伊德而  相似文献   

7.
据《哲学文献》1962年7~12月号介紹說,这是一本重要的足以說明比斯万格的見解的論文集。作者对日耳曼文化国家作出了极重要的貢献:他把現象学的方法介紹到精神分析学方面去,从而产生了一个新流派即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为此,沙特和梅劳-龐蒂写了許多介紹文章,曾使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在法国风行一时。介紹說,作者认为人的存在和物的存在是两种  相似文献   

8.
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首次正式地将辅助原则概念纳入条约文本。后来的《欧洲宪法条约》和《里斯本条约》,使辅助原则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推进而经历了引入、强化和宪法化的过程。辅助原则的思想演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种古老的欧洲观念。同时,作为平衡各方争议的工具而被提出的辅助原则,在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中引发的质疑和争议,体现出欧盟这一独特的行为体存在着政府间主义和超国家主义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尽管辅助原则概念存在着矛盾和局限,但作为欧盟立宪的基本原则之一,辅助原则对欧盟的政治体制和欧盟公民的影响力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9.
荣格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笔者通过对他的分析心理学进行深刻分析之后认为,荣格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运动的叛逆者,他的心理学体系也不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挑战;荣格分析心理学是荣格在坚持弗洛伊德主义的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和发展,这一理论对以后心理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对《哈姆莱特》所作的各种解释中,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解释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这种解释的支点是将哈姆莱特之谜纳入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构之中。但是,拉康作为精神分析的革命者,却从自己的理论逻辑出发,得出了与弗洛伊德完全不同的结论。他们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在弗洛伊德那里,这出悲剧的关键是哈姆莱特对母亲的欲望;而在拉康这里,关键是哈姆莱特母亲的欲望,菲勒斯被拉康用来表示母亲欲望的能指。  相似文献   

11.
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上,关于临床精神分析情境的相互性问题经历了一个从压制到强调的过程。古典精神分析几乎不承认精神分析情境的相互性,而其后的关系模型理论则越来越重视相互性在精神分析情境中的体现。在综合了各关系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关系精神分析认为相互性是精神分析情境的一个主要特征。但是,对相互性的强调并不否定自主性,实现相互性与自主性的辩证协调是分析的一个目标,相互性也不意味着对称性或相等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产生的背景和《精神分析引论》的主要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对《精神分析引论》的学术价值和缺陷进行了分析。肯定精神分析是心理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打破了人是百分之百的理性生物的神话,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同时,指出了其以偏概全,把性欲升华扩大到不仅是艺术,而且是人类一切文明的起源,幻想和空想的色彩浓厚,文章还就当代人的生存状况,说明了精神分析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自我作为主体精神现象,一直是西方哲学和精神分析学说关注的重心.哲学重在对自我存在状态的关怀,精神分析学重在对自我心理机能的分析.在现代语境中,无论是哲学还是精神分析学.都在对自我概念的反思中发现了自我的分裂境况,揭示了现代自我存在的矛盾情形和疏离境况.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是当代西方史学发展的强大趋势,借助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历史研究,是这种跨学科研究的突出表现之一.本文评述了西方精神分析史学的发展及其趋势,认为精神分析心理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扩大了历史学家的视野,使历史学的领域向纵深开拓.但是,精神分析的作用并不像有时所说的那样直接,它只是补充了历史研究中的其他解释,而不是取代这些解释.  相似文献   

15.
史蒂芬·A·米切尔是当代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培训师与督导师。他认为,最近几十年内的精神分析已经发生了范式转移,关系模型已经取代驱力模型而成为了精神分析思想的主要发展趋向。由于关系模型包括相互之间存在着丰富互补性的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美国人际精神分析和自体心理学等理论流派,因此,他着力于将关系模型内部的各个理论流派整合成一个摒弃了驱力概念的纯粹关系理论,有时他也将之称为“关系一冲突”模型。在此基础上,米切尔进一步将性、幼稚行为、自恋、自体和攻击等精神分析的重要主题置于这种“关系一冲突”模型视野下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处理程序是劳动仲裁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用工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处理程序已逐渐显现出其弊端,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用工制度的要求,需要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医生——神经病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创立了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作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独特方法,在精神病学领域产生以后,起初并没有去追求哲学学说的作用,哲学学说在揭示和解释人的心理功能机制的同时,还揭示和解释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多伊奇是女性精神分析的领袖和先驱者。她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根据大量临床经验和自身的母性经历,探究并描绘了女性心理发展的全貌,提出了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性人格发展观。她还指出,自恋、被动性和受虐性是女性的基本特质,并进一步翔实地阐述了女同性恋形成的心理机制。多伊奇关于女性的精神分析观点不仅促使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的关注,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忽视女性气质的不足,而且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转向,为后续精神分析运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谈话法这种历史悠久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存在争议的教学法。本文尝试从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的角度,探讨对这种教学法的一种扬长避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自我     
自我是指一种统一体,它存在于将自己区别于周围人们和将他或者她区别于周围人们的自我意识深处,它带有人格的特性,并有过生活经历。自我意识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它受到记忆、情绪反应分化的支配,也受到语言、学习等的支配。在精神分析学中,性格及心理机制是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