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谁都想知道泰人从哪儿来?然而但凡问及“泰人从哪儿来?”人们心里往往会这样想:泰人来自阿尔泰山脉。可是,有谁知道阿尔泰山脉在哪里或在地球上的哪个位置呢?一旦他们知道阿尔泰山的准确位置在什么地方以后,他们就会感到惊讶,泰人怎么可能在那儿居住呢?然而,泰人的原居就在阿尔泰山脉的信念早已深埋在人们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2.
哈尼族很重视给婴儿取名。在婴儿刚落生时,要由家里最年长的人抱起婴儿,用食指在婴儿的脑门中心轻轻一点,并给他(她)取一个乳名。三天后,就要给婴儿举行隆重的父子连名的命名仪式。哈尼人保持着父子连名制,就是把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例如:祖父叫达都苏,儿子叫苏末着,孙子叫末着期。现在流传的哈尼族父子连名家谱一般在四十代至五十五代左右。 举行仪式的那天,太阳初升,香喷喷的糯米饭就蒸熟了,煮熟的豆子舂好了,新杀的老母鸡也烹好了,用这些做成拳头大的糯米鸡肉豆饭团。仪式开始时,先在家门口放几张竹桌子,把饭团子摆放整齐后,要去请全村寨的人来吃。按规矩,各家各户都要来一个人,带着一个鸡蛋。在竹桌前,用那个鸡蛋换饭团,自己家中有几个人就取回几个饭团。等众乡亲取完饭团,家里人还要进行一项具有象征寓意的举动,如果生的是男孩,就用小锄头在地上刨三下;如果生的是女孩,就用小砍刀在门口砍三下,意思是希望孩子长大后会耕种砍柴,勤劳勇敢,热爱劳动。最后,主人请众乡亲参加酒宴,并宣布给孩子取的父子连名的名字。不过,只给男孩取父子连名的名字,给女孩是不取的。★  相似文献   

3.
提起“计划”这个词,难免让人想到条条、框框之类的东西,似乎让人很有些不以为然。可“彭计划”这个名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却为很多人所熟知。这个与“计划”沾边的名字,在他的家人听来有一份骄傲与嗔怪;在他工作圈子里的人听来则更有一份“爱恨交加”的特殊感觉。 家里的“计划”不称职彭计划这个名字,烙印着那个已渐渐远去的时代的痕迹。据说1955年彭计划出生的时候,母亲精疲力竭,很想吃点红糖补补身子,父亲跑了几十里山路到乡供销社买红糖,却因为没有糖票只好空手而归。朴实的父亲因此有点感触,给儿子取名为“计划”。1989 …  相似文献   

4.
婴儿命名仪式在非洲民族的仪式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约鲁巴人(尼日利亚西部地区)的婴儿命名仪式,男孩在出生后第7天,女孩在出生后第9天,如果出生异性孪生子,则在第8天举行。该仪式以把婴儿展示给亲属们看开始(在此之前母亲、小孩都不离开产房)。人们向屋顶倒一罐水。其中一名最年长的妇女将婴儿放在水流下,在婴儿的哭声和聚集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有三重目的。首先,论述各种关于泰人故土的看法和对可以找到的这些看法的证据进行评价;第二,提供一个在该问题上的新发现的详细目录和指明对这些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第三,本人主张就泰人的仪式进行比较是再现原始泰文化的一种方法,并提出这种再现可以提供历史和考古之间的一种重要的联系。最后,对东山文化和泰文化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提出一些思索。  相似文献   

6.
周仁山,原名周翔生,字凤歧。1912年11月生于甘肃华亭县,汉族。他的一生,是和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紧密连结在一起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民族工作。因为他在西藏担任过自治区党委代理第一书记,“文革”中被打成那里的“最大走资派”。“周仁山”三个字,曾在西藏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按照藏族同胞给人起名时多用佛名佛语的传统,他们当时曾把他叫成“周仁增”,其含义是“‘修持大乐智慧’有成就”,这也许同他常到群众中搞调研,用语朴实幽默,寓意深刻,能给人以启发,引人欢乐的特点有关。早就有人要求我写一些回忆他的文章,作为他的妻子,又是与他相依相伴40余年的革命战友,我只得勉力为之,尽可能作些回忆,并请原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冠忠同志帮助查阅、补充史料。  相似文献   

7.
一说到“蒙古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族人和内蒙古,毕竟“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最为典型的建筑标志,也是蒙古族游牧人传统的住房.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穹庐”,也有叫“毡帐”的,最初的名字是“格日”.其是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的非常习惯的移动房屋,更是牧民们在草原上的家,能给他们提供非常温暖的归宿,对他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们叫做“日出舞”,可它却历时长达4天之久。“日出舞”是白山印第安人阿帕切族为庆祝一个少女从孩童成长为妇女所举行的最盛大的仪式。我14岁的那年,本不想举行这个仪式,我觉得难为情,因为所有的朋友都会盯着看我。可我的双亲非要举行不可。我的妈妈——连她自己都没有举行过——说这个仪式很重要,“这样一来你就可结结实实地活到老了。所以,我也就默许了。我父母为此准备了一年之久。他们四处邀亲访  相似文献   

9.
在谈到形成今天“泰人”的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泰”字的含义。“泰”字为什么没有“亻”旁呢?我之所以提出“亻”字旁问题,是因为在素可泰王朝的碑文里的“泰”字都带有“亻”字旁的缘故。碑文写道:“傣”既指“人”又指  相似文献   

10.
何平 《世界民族》2006,(1):32-38
泰国南部地区居住着大约100万马来穆斯林,他们在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与泰国主体民族泰人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泰国南部的马来穆斯林同主体民族泰人及泰国中央政府之间一直存在着隔阂。近些年来,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往往利用这种隔阂及马来穆斯林对泰国中央政府政策的不满,在泰国南部不断制造事端,以致马来穆斯林问题成为泰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的和令世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丁苏安 《民族论坛》2012,(18):57-66
维克多·特纳是英国人类学家,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特纳一生所出版的著作非常丰富,《象征之林:恩丹布人仪式散论》(1967)和《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1969)是他的代表著作。特纳的人类学研究多以象征仪式为主题,通过仪式把握社会结构的重新组合。不仅如此,他的仪式研究还注重分析仪式中的象征符号、社会戏剧以及朝圣。他的仪式理论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热议,他们对特纳的仪式研究进行评价,同时也在其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富有建设进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 泰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主体民族泰人外,境内还有若干少数民族集团,山地部落民、穆斯林、华人、缅甸人、越南人,他们给泰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同的问题。一、山地部落民山地部落民大多居住在泰国北部,其总人数估计有50万。由于语言系属不同,山地部落民又可分为两大部分:孟高棉语族人和藏缅语族人。前者包括拉佤人、卡穆人、丁人、皮通龙人,他们比泰人更早居住在那里;后者包括克伦人、穆色尔人、傈僳人、阿卡人、苗人、瑶人,他们都是在过去一百年间从缅甸、中国、老挝迁入的。政府把山地部落民都视为泰国公民,尽管他们在泰国  相似文献   

13.
《民族大家庭》2023,(3):49-50
<正>在湖北省宜昌市,有一个“外来务工者之家”——宜昌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这个由1500多名在宜流动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常年为在宜外来务工各族群众提供帮思想、帮“双创”、帮维权、帮解困、帮成才“五帮”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在城里安家。这个组织的发起者和负责人是获得“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最美志愿者”“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第八届湖北省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的王华君。用爱心感召维吾尔族同胞来就业2022年1月13日,湖北省宜昌市民宗委在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04,(4):8-8
在我国的贵州、云南等受巴蜀文化影响深刻的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驱鬼仪式:参加者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带着看似恐怖的面具,边舞边跳,这种仪式的名字同样古老而独特,叫做“傩”。日前,在贵州举行的“中国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民俗专家就傩文化的研究、保护及国际间的交流,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傩文化也因此走进了很多人的视角。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最早的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在《易经》中,就有周代傩祭活动的记载,分为季春“国傩”、仲秋“天子傩”和季冬“…  相似文献   

15.
驾机回收七颗卫星的人 人们比喻培养一个飞行员不容易时,常会说飞行员是国家用黄金堆起来的。一个降生在牛圈里的贫苦藏族农民子弟,不但以坚强的毅力驾驶着飞机上了蓝天,而且成为一名一级飞行员,成为为我国成功回收七颗卫星的人──这个创造奇迹的人,就是扎西泽仁。 43年前,在藏北甘孜高原一户贫农家的牛圈里,扎西泽仁降生了。贫困使他的6个哥哥未能长大便先后夭折。父母紧紧抱着幼小的扎西泽仁,祈祷他能长大成人,请来活佛给他取了名字──“扎西泽仁”,即“吉祥长寿”之意。但是,把他从苦难中解放出来,并使他幸福地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6.
韩国李吉熙  阿衣  吉木哈学 《民族学刊》2019,10(3):81-87, 129-130
通过对中国彝族“尼木”仪式和韩国韩民族“洁净祭”仪式的含义、程序与功能进行对比后,发现二者形式差异和性质相同。仪式差异点:彝族“尼木”仪式是两个父母去世后才进行,而韩民族是死者出殡前晚上进行;彝族用竹子制作灵牌代表亡灵,韩民族是用死者衣物代表亡灵;彝族是通过毕摩念经和象征行为模拟来完成,韩民族是巫堂以多种专门的乐器伴奏下用歌曲或说话来完成。仪式共同点:主要以五个程序构成;宗旨是将亡灵送往极乐世界;目的是通过象征仪式和娱乐活动把悲伤绝望转化为希望和喜乐,追求人类延续和幸福。彝族的“尼木”仪式和韩民族“洁净祭”在宗教意义上都是以象征的形式把亡灵送往极乐世界而变成祖灵,重构了对立统一的人界和神界,以便达到重构人们和谐生活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人世间,第一次有几亿人因为一个地名失眠,这个地方叫汶川。它很陌生,是多数人一生都碰不到的名字。不知那里山川的模样、人民的口音、河流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即使是在她去世30年后的今天,可可·夏奈尔这个名字,仍代表着时尚和流行;而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更是对她说过的“没有爱的女人不是女人,不论年岁多大都如此”这句夏奈尔式著名格言的具体印证。  相似文献   

19.
罗美珍 《民族研究》2006,2(5):94-96
笔者在《民族研究》1981年第6期上发表了《从语言上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徙问题》一文。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笔者对此问题有了更清晰的看法。探讨一些民族的发展脉络及文化历史,尤其是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文化史,除了考古发现外,就是靠语言这种“活化石”的证据了。对于傣泰人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当地土著说和迁徙说。笔者的看法是:傣泰族(即操侗-泰语族语言的广义“泰人”)的先民属于原始马来人种的一支,即古书记载的我国上古时期东南沿海的“东夷”。古书上说,这支人民好冒险,喜迁移。在那时他们就有一部分人从海路迁徙,经过台湾(…  相似文献   

20.
一个印欧部族在亚洲寻找一个家。这个部族与众不同,明显地缺少能力和活力,其后裔说一种称作“吐火罗语”的语言。由于生性孤独,他们选择了遥远的亚洲腹地——位于中国新疆天山脚下大漠北边的一串绿洲为其永久居留地,因为那里少有或没有争逐。当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首次遇到该族时,他们未能象对他们的北方和东方邻人那样,辨认出这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无法给出。甚至今日,在我们关于中亚历史的知识已在本世纪大量增长的情况下,我们仍未能给这个部族命名,连其语言学称谓“吐火罗语”也还在争议之中。为了避免混乱,我将不用“吐火罗人”,而用“讲吐火罗语的人”这样一个语词来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