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技术进步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县域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发育与城乡、政策、生产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大循环的角度出发,“城镇经济循环”“城乡经济循环”“政策经济循环”共同构成了县域经济循环体系,集中体现了县域经济主体和空间的相互关联。但由于循环中存在摩擦因素,搜寻成本、验证成本、复制成本和追踪成本会阻碍县域经济循环和经济内生增长,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减少县域活动的四类经济成本提升县域经济循环体系的通畅性。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持续推动要素信息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同县域经济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减少三道“数字鸿沟”导致的福利损失,以数字能力建设全面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以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发展的动态性入手,借助统计分析方法与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比分析与结构依存性解析,探讨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特征与可持续性。研究显示,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虽然人均生态承载力保持在低水平上的稳定与小幅回升,但对遏制生态赤字的持续增大并没有产生积极作用;社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足迹变动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储蓄增长与社会再生产关系密切,它是社会再生产发展的结果,直接来源于生产;同时,作为发展经济的资金条件之一,它反过来对社会再生产发生作用和影响。本文试结合我国实际,对储蓄增长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正确认识储蓄。  相似文献   

4.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的增长又产生新的社会需求,为产品开拓广阔的市场,给生产发展以强大的动力;因此消费在再生产过程中,又决定着生产、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品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我们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正是为了给调整产业结构打下基础。研究我们消费结构的变化,首先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是  相似文献   

5.
(一) 农业是最悠久最基本的国民经济部门,又是以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和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为基本特征的物质生产部门。因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是具有生命活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以农业生产的基本内容,是创造最优条件使生物与自然环境互相适应,以便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生产出日益丰富的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来满足人类不断增  相似文献   

6.
所谓效用型产品结构,即以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属性为基础的,按产品经济用途分类的一种产品结构类型。效用型产品结构的调节,则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利用经济计划和市场机制,使产品结构符合社会需求结构的一种不断进行的自觉控制和协调过程。这种控制和协调首先要根据社会生产运行的机制,即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上的必然联系和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上形成的结构相互之间的变化的关联来进行,这也就是调节效用型产品结构的机制。为了解这一问题,有必要谈一下效用型产品结构、消费结构需要结构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效用型产品结构,首先是生产出来的作为不同种类使用价值的产品的现实结构。消费结构是在一定时期内,已处在社会实际消费过程中和已经消费掉的产品的结构。需要结构,即从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就个人消费而言,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环节中同样具有积极的革命意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反作用.消费再生产出人及人的劳动能力;消费使产品成为产品,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消费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下降明显,面对周边国家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如何顶住金融危机的压力,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要扩大内需,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有一个较好的回旋余地。本文从消费需求的地位与作用出发,分析我国目前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着力就如何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一、消费需求的地位和作用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及经济增长的拉动方面作用明显。首先,从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在社会再生…  相似文献   

9.
程莉  张志强 《兰州学刊》2012,(5):116-121
文章主要从泰达环保指数、内地新能源指数、中证内地低碳指数的形成时间、市场表现为切入点,一是看低碳经济政策演变进程与资本市场的相关性;二是通过样本股组合了解低碳经济行业及内涵;三是从低碳经济法规政策出台的时间表反馈低碳经济国际化进程;四是从中证内地低碳和中国低碳样本股选取看低碳经济国家战略思路。文章从股本结构、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低碳经济核心竞争优势等四个方面论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从控股股东地位方面看,目前低碳经济主体仍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非国有经济为辅、私营企业为市场细分、辅助产品的格局;从区域分布方面看,呈现东部先行、中部跟进、西部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薄弱的格局,这也意味着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需要转型,在投资结构方式上需要多元化,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上需要调整,在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布局上需要优化,在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上需要深度融合;从行业布局方面看,目前资金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等能源供应的基础性领域,能源传输领域内的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以新能源电池为主的能源存储领域才刚起步;能源消费领域内仅节能照明方向拥有3家样本股公司,而碳交易、碳税、能源合同管理等能源消费衍生品方向是未来市场投资的价值洼地。  相似文献   

10.
运用西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揭示西部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西部人口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内部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增长与人口城市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对人口城市化水平提升具有不同的拉动效应.西部中小城市应率先放松户籍管制,刺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市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市场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问题,就是如何使社会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问题,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的循环往复。我国农村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问题就是农村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循环往复,通过循环往复,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条件下,农村市场活跃,销路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经济迅猛发展;反之,否认商品生产,忽视流通的作用,就会导致生产停顿,流通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由外转内,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不但拉动经济增长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关键是要动员居民的即时消费.发展消费经济不只是提高居民消费力,还需要创造和提升消费需求.消费方式的多样化,消费业态的扩展,消费模式的调整,是发展消费经济的主要路径,在消费经济中消费者是主体,但是不等于由消费者自己来发展消费经济.发展消费经济的主体还是生产和服务企业,政府也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论消费创新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循环的重要环节。扩大内需 ,必须重视消费 ,推进消费创新。消费政策创新 ,要注重完善收入结构 ,减轻支出负担 ,解除后顾之忧 ;消费方式创新 ,要通过更新观念、扩大范围、规范制度 ,推进消费信贷的发展 ;消费结构创新 ,要促进消费升级 ,扩大消费领域 ,把握消费原则 ;消费环境创新 ,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 ,净化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1995—2021年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反应函数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全国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两两之间均为因果关系;(2)东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显著关系,中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对二氧化碳排放正向显著关系,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正向显著关系;(3)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分析均表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冲击较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重点培育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出台相关制度与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西部的重庆、四川和陕西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相对发达,实证分析表明,这些地区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但由于在经济中的比重较小,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至于整个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太明显。在西部开发的新阶段,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对实现西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优势在于资源,但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使西部资源优势的发挥受到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出路在于资源导向型发展向市场与技术导向型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7.
安全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具有产品特性和再生产规律.认识安全与事故的经济实质,能够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安全的资源配置规律和安全的经济规律.安全的经济实质是安全再生产与企业再生产在技术范畴、社会范畴、经济范畴上的协调统一;安全经济实质的表现形式是安全的供求状态;事故的经济实质是管理失灵导致的安全供求失衡.  相似文献   

18.
〕经济结构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不进行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就没有上升的空间 ,就支撑不了较高的速度。目前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几个方面 ,进行结构调整需要在宏观上统一规划 ,给予政策支持和必要的资金、技术投入。针对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种种表现 ,还应采取以市场定产业和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大企业和大集团战略等措施 ,以此达到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西部的重庆、四川和陕西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相对发达,实证分析表明,这些地区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但由于在经济中的比重较小,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至于整个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太明显.在西部开发的新阶段,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对实现西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高创新效率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能通过促进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对创新效率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间的中介变量;不但本区域数字化能显著促进本区域的创新产出增长,而且本区域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周边区域的创新产出增长;当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占比较高时,会增强数字经济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数字经济增长都会促使相邻地区专利申请授权数快速增长;在全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会逐渐下降。因此,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促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发挥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