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友之 《社会科学》2007,3(1):14-20
怎样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对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正确认识的武器是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市场经济,就是:对市场经济既要认识它存在发展的必然性,也要认识它进入领域的条件性;既要认识它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也要看到它对资源使用的近视性;既要看到它动力的内在性,也要看到它的分化性;既要看到它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它要受所在国家制度制约的国家性,等等。  相似文献   

2.
一在二值逻辑中,我们往往给悖论下这样一个定义:悖论是一种奇物的命题,由它的真便可推出它为假,由它的假又可推出为真;或是由对它的肯定便推出对它的否定,由对它的否定又可推出对它的肯定。亦即,悖论是一种亦真亦假的命题。悖论是早出现在逻辑当中,开始人们总认为...  相似文献   

3.
电化教育对许多师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是因为在日常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可能经常需要它,甚至离不开它。陌生是因为对它的基本构成、功能和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任务不甚了解,因而不能很好的利用它,发展它来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它让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它让我们回到童年;它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加自信;它让我们忘记生活的烦恼。  相似文献   

5.
汉代<左传>的地位经历了巨大的转折,西汉时,它是受到官方排斥的私学;在东汉,它的地位逐渐上升,最终成为对<春秋>的权威解释.它受到排斥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它始终达不到学官争立的标准;其次,它对<春秋>的解释与汉人对孔子与<春秋>的普遍信仰相去甚远.而它在东汉时地位的逐渐上升,则主要得益于东汉学术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理论之所以是理论,正因为它是以理性形态显现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必然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性本质表现为理论的和现实的两个方面.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的续延和发展,反映了它对理论理性的继承;又是对现实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反映了它对现实理性的掌握.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续延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内容;作为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紧攥着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合理性和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统一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思想自由权是一项重要人权 ,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性质和特征 ,以及它的体现形式 ,它和相关概念的关系 ,可使对它的法律意蕴的探讨更深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正确认识它的当代价值,必须从它的作用方面有所区别地具体分析。对西方发达国家,它具有文化交流的作用;对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它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对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它发挥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这包括: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中,作者对文化冲突论、文化本土化、文化保守主义等观点作了分析与批评。  相似文献   

9.
李军 《人文杂志》2003,(5):126-132
三司使是唐末、五代、宋朝地位显著的财政官员 ,它正式形成于后唐 ;它是统治者基于五代经济、政治形势进行探索后设立的 ;它的任职者权高位重、职掌全面 ;它的任免有一定程序 ;它也有局限性 ;它对宋及高丽王朝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企业是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的基本形式。在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 ,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 ,它的发展也是遵守客观规律 ,走循序渐进之路的。它的转型或改制 ,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 ,还不必对它做过多的评论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它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肃清,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观念;它调和了受教育者的共性和个性的矛盾,构建了新的师生观;它引领人类走向卓越和幸福;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为人类铺就一条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光明之道;它以全新的观念、价值、形态、体系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教师观是人们对教师的根本看法和价值判断。教师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历数几千年来,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因而对它的看法也不同。有的把它看着至高无上的统治阶级的范畴,它与“天地、君”齐名;有的又把它当着“阶下囚”,被贬为“臭老九”;有的把它看作“衣食父母”;有人又把它当作“穷光蛋”,因之有“富不教书”之说;有的称它为“工程师”;有的管它叫“教书匠”;等等。各说不一。无产阶级教育家吴玉章同志却从全新的角度对人民教师的属性、职能、地位、素养等方面进行了精辟和独到的分析,从而构成了他完整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既是一个结果 ,又是一个过程。当它是一个结果时 ,它是一个名词 ,需要分析其概念 ;当它是一个过程时 ,它是一个动词 ,需分析其主语。本文通过对全球化四大类概念和六大部分主语的分析 ,以期对其进行系统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马尔萨斯,是一个中外注目的人物。对他的人口论,人们毁誉不一,分歧殊大。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此开展了争论,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要正确评价马氏人口论,我以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有些人认为;“对马氏人口论不存在评价问题,马克思思格斯早已把它批倒批臭了。马恩对它的严厉批判,就是对它的全盘否定,就是对它的盖棺定论。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杨玲 《江汉论坛》2006,(1):97-100
本文对《二申野录》的作者、成书背景、著录情况进行了研究,初步考证了它与其它相关史料的关系,并以它的天象等记录为例探讨它对研究明代历史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犯罪行为具有较明显的时间选择性。犯罪的时间特性,从历史长河看,把它划为时代性;从时代分段看,把它划为时期性;从时期年代看,把它划成季节性;从季节的月日看,把它划为周期性;从周期的日时看,把它划成时刻性。对犯罪时间特性的认识,应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不能任意夸大其对犯罪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亚欧大陆桥已经贯通,它是横贯我国东西,沟通亚欧两洲的铁路干线。在我国境内,它经过6个省区、85个大中小城市,辐射20几个省区;它的贯通对促进铁路沿线各省区的经济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推进,并对开发大西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外,它经过5个国家、上百个城市,辐射10多个国家;它的贯通  相似文献   

18.
重读《鲁迅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生 《河北学刊》2002,22(6):116-118
尘封了几十年的《鲁迅批判》 ,我们对它曾有诸多的误读。本文通过分析它在批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本质和进展 ,注重同作家感情的对话 ,广博细密的梳理等特点 ;试图发掘出它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特的贡献 ,进而探寻它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对它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前提是要把它看成为一个体系,关键是要对它作完整准确的理解。近年来,一些同志把现实中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归咎于邓小平理论,想从它那里找“理论根源”,这是毫无根据和有失公允的。为了明辨理论是非,必须分清邓小平理论与对它的片面理解的界限,与贯彻过程中的失误的界限,与因对其背离而出现的问题的界限。分清这些界限,才能消除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的怀疑,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维系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金鱼拔牙     
王华锋 《快乐青春》2011,(12):27-28
池塘里有一条小金鱼,很不听话,非常爱吃糖。妈妈告诉它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它偏不听,气得妈妈不理它了,它就自己出去找糖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