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抓住机遇,加快浙江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背景与内涵.针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浙江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目标、思路与原则以及政府在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着力点.即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诱导;严把农产品与食品的市场准入关,为优质农产品和安全食品提供理想的市场环境;集合发展亮点,发挥整体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依赖与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质,农业结构调整同样具有路径依赖性质.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进入了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中西部地区要避免结构调整低效状态,避免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必须依靠外部力量干预,依靠内部反路径的内力,依靠宣传等方式将农业结构调整引向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析WTO框架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江淮论坛》2001,(1):44-48
加入WTO决定着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不再是单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而是内涵的质的变革即创造农业和农产品竞争优势。除粮食外 ,其他农产品应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 ,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 ,实现科技、市场、体制创新和名牌战略。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是渐进推进的过程 ,政策要注意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最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迎接入世的挑战。要巧妙地使用WTO规则进行宏观调控 ,保障农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加入 W TO ,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共中央再一次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出了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我国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把握的若干问题:首先,应解决结构调整机制问题,即农业结构调整机制的建立必须与我国已建立的市场机制相适应。其次,要澄清三方面的认识,一是要始终坚持并切实巩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中心思想;二是要走出适应性调整的误区,真正从战略高度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工作;三是要克服偏好资源比较优势的倾向,培育竟争优势;再次,要实现三个结合,即把农业结构调整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要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加快小农经济重组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产业组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杨志钢 《学术探索》2001,(Z1):31-33
我国东西部开发的时间差、地域差,表现在农业开发程度上最为突出.西部开发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农业开发的成败.如何走好西部农业开发这一步棋,农业结构调整是关键,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全社会的作用,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一宏伟事业.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其中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调整的动力问题则是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结构为什么要调整、调整什么、怎样调整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面临的压力和所需的动力往往是相互交错存在的,因此,文章着重从农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的角度、从理论的层面来分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目标、市场、技术、消费等因素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所发挥的驱动作用,并阐明各因素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臣 《东岳论丛》2004,25(3):181-182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搭牢农业结构新框架为抓手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以搭牢城乡结构新框架为抓手 ,推进城乡布局结构调整 ;以搭牢农村就业结构新框架为抓手 ,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 ;以搭牢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新框架为抓手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及今后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是战略性的调整 ,是大农业的调整。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要针对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对策 :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全面优化农产品品种并提高其质量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搞好配套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河间市总面积1333平方公里,耕地141万亩,总人口76万,辖20个乡镇,615个行政村。面对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结合实际,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采取新举措,对农业内部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层次、多层面、大力度的调整。通过调整,河间市农业的素质和效益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明 《中州学刊》2002,(3):29-31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着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目标模糊、农产品市场中的商业组织发育偏低、浮夸和弄虚作假现象严重、农民承受失败风险的能力差、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和农民自身积累有限等等困难和问题。因此,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开展广泛的科学教育普及话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求得发展,就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高等农业教育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是其义不容辞的重任和历史使命。要大力进行学科调整以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要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为农业信息化服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农业信息化支撑平台,并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相似文献   

12.
农业清洁生产是 2 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存在问题 ,提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清洁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农业政策和农业现代化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全面介绍了美国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以家庭农场为主的高度商业化农业的特征,展现了美国通过采用机械的、化学的、生物的技术,改善与增加农作物品种,提高单产水平,把在工业部门中先发展而后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及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的全貌。  相似文献   

14.
何国长 《兰州学刊》2004,(6):130-133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大创新,通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演进过程和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利用产业化推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必须进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和管理。农业产业化架起了家庭经营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的桥梁 ,为农业商业化和企业化的发展创造条件。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有利于农业的不断创新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杨沛英 《学术界》2004,(4):31-36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不是简单的多予问题 ,也不能指望一个文件就能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必须通盘考虑解决深层次如农业生产方式、市场配置农业资源、城乡二元结构等等问题 ,研究出台系统完整的体制改革方案。基本思路应该是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农业 ,用产业化生产方式取代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17.
浅谈休闲农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们人类对资源要进行优化配置 ,并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使资源能够永续利用 ,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多要素的、全方位的、综合的发展 ,有经济因素 ,也有非经济因素。而资源 ,如土地、水、矿产等 ,它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是不可再生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 ,而且在其利用和开发的过程中 ,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有限性或稀缺性。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针对农业的多功能特点 ,运用帕累托最优准则 ,在高潜力和低潜力地区实施休闲农业 ,使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陵大学农学院举世注目的科研成就,为农业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材料;完善的农业推广体制,保证了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增加了作物产量,促进了农村改良。建立的一套完善的农业推广体制,成为中国近代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全国农业推广体制的良好开端;从中摸索出的一套农业推广经验,为中国近代其它农业院校及农业机构在农业推广中所借鉴。对于我国当今的高等农林院校科研成果的推广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地流转、规模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农地制度的框架下,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边际效益悬殊仅使农地流转成为可能,农地的流转收益低以及农地的保障功能较重严重地束缚着农地的流转,农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仍不可能得到实现。农地制度一定要重新安排。"股权农地+保障农地"的农地制度创新可提高农民农地的流转收益同时又能兼顾农地的保障功能,这样,农民流转农地的经济驱动力加强了,也没有了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农地流转、农地规模化经营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保险的发展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风险难以满足大数定律与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滞后是农业保险发展的理论与制度障碍,而逆选择与道德风险较高,社会中间服务组织缺乏,政府与农户财力有限等现实困境,则是农业保险发展的组织瓶颈与经济制约,最终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如果利用混业经营趋势下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的互动开发出ART类农业保险金融衍生产品,农业风险则可在资本市场得到分散;如果培育众多涉及农业保险的社会中间服务组织,农业保险则不会陷入高赔付与高成本的经营困境;如果农业保险法制健全、组织完善和机制灵活有效,农业保险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则有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