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一篇杰出的军事著作,也是一篇闪耀着认识论光芒的哲学著作。它创造性地运用哲学认识论原理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充分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解决了抗日战争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从具体理论入手,深入分析《论持久战》所阐述的哲学思想。《论持久战》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思想不仅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不仅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特别是他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最光辉的范例”。而《论持久战》正是这样的光辉范例之一,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以马克思主义的洞察力和无可争辩的逻辑力量,运用分析和综合的辩证方法,对中日战争双方的矛盾特点及其总体,战争的性质、过程及其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体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体现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他既从战争的历史发展中发现了事物固有的内在逻辑和规  相似文献   

3.
《论持久战》问世后,中国共产党利用政党合法化以及在全国各地设立多处党政军办事处、兴办多种报刊的有利条件,有组织地统一行动,向各地各界民众开展舆论宣传,全面阐述《论持久战》的内容意义,树立了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坚决抗战的正面形象。左翼人士的踊跃呼应,扩展了《论持久战》的影响,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作为中共领袖的形象。而经济与文化的补充论述,既显示了《论持久战》的指导作用,也延伸了《论持久战》战略方针的内容。这一波舆论攻势凸显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宣传上的能力远超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民心的天平开始朝着共产党一方倾斜。  相似文献   

4.
《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划时代的光辉著作。它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中日战争作出了全面系统的富有预见性的科学推论,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篇指导军事行动的科学著作,同时也是一篇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哲学底蕴的不朽檄文。本文通过阐述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和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等原理,来分析中国抗战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从而揭示这一不朽篇章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论持久战》这篇军事哲学著作中关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观点,指出自觉的能动性是思想和行动、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自觉的能动性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发挥自觉的能动性必须正确把握人和物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特别是抗日战略的重大历史贡献之一。近年来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蒋百里、白崇禧、陈诚等是抗日持久战的先行者,毛泽东有抄袭之嫌。然而从《国防论》、《白崇禧回忆录》、《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等相关内容和线索来看,无证据证明毛泽东有抄袭之嫌。相反,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与蒋介石等国民党人的持久抗战理论在理论依据、理论内容、战略战术、阶段划分等方面有着重大差异,《论持久战》是重大的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是一部伟大的军事著作,又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里,他从分析中日双方的矛盾入手,深刻地揭示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发展进程和前途,制定了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战略策略,为我们树立了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的"两课"教育工作,但"两课"教育多年来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运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两课"教育效果,可以确认,任何"悲观论"和"速胜论"都是片面的,我们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两课"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有一些教材认为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古老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北大编《简明世界史(近代部分)》];或者“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西北大学、陕西师大等编的《世界现代史》上册)。这些提法,其源盖出于《论持久战》这篇著作。《论持久战》在分析埃塞俄比亚为什么被意大利灭亡时说,埃国不如中国进步,因为“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对1935年抗意战争前埃塞俄比亚社会性质作如此的判断,是距今42年以前的事了。如今我们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自问世以来,就被视为指导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纲领文件,然而近年来却出现“抄袭说”等不同声音。“抄袭说”主观上想通过贬低《论持久战》的创新价值以拔高蒋百里、陈诚之作的历史地位,然而客观上却走向历史的虚无化。为了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双重危害,就必须对相关的文本进行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本现象学还原,进而在反驳“抄袭说”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一部军事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堪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照亮了抗日战争的道路,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重温指引抗日战争胜利的《论持久战》,对于我们今天的事业是十分有益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于以军事斗争为中心的抗日战争,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也不同于三四十年代的昨天,但两者都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指导下所从事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与综合的结合是辩证逻辑的重要方法。辩证逻辑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理性思维(即辩证思维)方法来研究,认为分析就是把一个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来认识,综合则是把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的认识联系起来,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上来把握事物的整体;在辩证思维中,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和条件,综合是分析的前提和归宿,分析与综合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这部著作中,成功地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这一方法,正确地说明和解决了抗日战争的问题,为我们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去做的,要“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在这一段话里,毛泽东同志把自觉的能动性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认识客观世  相似文献   

14.
《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发表了王振武同志的《认识定义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这对于深入地研究认识论无疑是有启发的.但我们觉得《新探》的基本论点又值得商榷.本文想就认识论的几个有关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新探》认为,“反映概念不能揭示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因此必须用新的定义来代替  相似文献   

15.
1957年毛泽东写下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简称《正处》),这部理论著作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它的回顾将有助于我们妥善处理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正>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它既是一篇军事著作,又是一篇哲学著作,它是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制订战略方针、指导革命战争的光辉文献。值此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重新学习这篇著作,对于我们在当前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四年了。其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驱逐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介石,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是,《论持久战》一书的真理绝不会因此而过时。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地看出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论持久战》作为运用科学假说理论的范例,指出毛泽东同志主张抗日战争“持久必胜论”是以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经过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而提出的科学假说。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亦壁之战》一文,节选自《资治通签·汉纪五十七》。它记叙了历史上有名的“亦壁之战”的始末,写出了鲁肃、诸葛亮、周瑜等人卓越的政治见识和杰出的军事才能,揭示了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把亦壁之战作为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战例之一。《亦壁之战》虽是史学著作,但由于它的文学色彩浓厚,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公认的优秀散文。 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取得高度统一的作品。《赤壁之战》所体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是与作者司马光的高度艺术技巧分不开的,它在写作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有许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写的,但仍然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因为这些著作中所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论持久战》就是这样一部著作。重新学习这部著作,探讨毛泽东同志观察和研究中日战争的立埸、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分析研究四化建设的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肯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