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宗教”是群体内对精神存在信仰模式化生活方式的集体表现,具有“信仰”与“仪式”两大体系,包含“民俗”与“宗教”两层内容,体现了宗教的核心要素。“民俗宗教”虽然与制度性宗教具有本质上和功能上的相同意义,但其未被建构在制度化的体制内,而是被排斥在国家认可的五大合法性宗教之外。实际上,“民俗宗教”是一种宗教体系,是乡村社会治理的良好模式,其应与制度性宗教具有相同地位,应该而且有必要将其纳入制度化宗教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趋势下,似乎少数民族的生计变迁都是被动的,但本文对白马藏族的研究则发现:白马藏族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迁是与人们的自主性的不断发育、不断释放的过程相契合的,这一变迁历程同时与国家政策、市场力量及当地社会和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地区平武县白马乡祥述家、色如加、扒昔加三个白马村寨为例,通过白马藏族不同历史时期谋生方式对白马社会影响的调查分析,探讨了现阶段白马藏族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文县白马藏族传统服饰.传统服饰体现着白马人的民族文化特征并承担了符号象征、信息承载、伦理教化等社会文化功能.在这些功能的作用下,白马人的身份等级、族徽标识、宗教信仰、经济文化类型、伦理心态等被其传统服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建构以及在其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的总和,空间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并且反映人类文化的精髓。白马藏族的生态空间结构与文化空间融为一体,伴随着历史发展和民族交流,白马藏族不断融合外来文化,使得本族文化在离析和重构中获得长足发展。空间中蕴含的民俗禁忌、信仰心理、民族认同观念等通过象征性仪式、社会组织关系以及空间划分得到传承并强化,使得白马藏族社会及文化得到稳定延续。  相似文献   

6.
宗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包括苯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这种文化以信仰对象的神圣者为中心,即以信仰为本位,以宗教道德为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以神佛的观念解释世界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对神佛、菩萨、高僧的信仰崇拜是希望的寄托,以解脱成佛为最高理想,即追求精神的解脱。在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黏合剂和道德资源,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发挥了社会控制、稳定秩序、凝聚力量等重要的为政治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青海藏族服饰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祭神敬祖、祈福求吉、辟邪驱魔、免灾祛病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青海藏族服饰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认为其所折射出来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和自身的文化传统,白马藏族实行族内婚并有入赘婚习俗。白马藏族称入赘婚为"抱儿子"。通过对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汉族以"抱儿子"入赘白马藏族这一现象的考察,笔者认为,通过入赘汉族融入到了白马藏族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个族群文化中较为固定的声音模式会引发当地人明显的情感反映.白马藏族歌谣的音乐风格是忧郁、哀伤的,但人们在歌唱过程中却有愉悦、哀思乃至迷狂的不同情感体验.歌声引发的不同情感体验与白马藏族的社会文化情境密切相关,歌声饱含文化的情韵,是展现当地社会结构、历史记忆、宇宙观念乃至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白马藏族的族源记忆与传说比其神话的出现要晚,一些传说追溯了远古先祖通过艰难的迁徙得以使族群存留下来的历史过程.白马藏族以传说映现了他们民族的集体想象,不断实现着他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着其族群意识和认同感,其中的人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动物传说是主要种类和存在形式,它们多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变化的手法并经口头辗转加工创作而成,因而形成很多奇特生动的情节,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和文学性.这些传说结合叙述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以十分明显的地方性、民族性引人入胜.从而已成为多姿多态而又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传说品种之一,至今还具有重要的文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藏族习惯法的宗教哲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惯法在藏族社会秩序的构建和藏民行为规范的调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藏族习惯法长期浸润于藏传佛教中并从中获得超越世俗的神圣性和符合世俗道德的合理性,藏传佛教的和谐观、平等观和自律观为藏族习惯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民众的世俗生活和终极追求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宗教是解读藏区秩序的关键,因此它必然成为藏族习惯法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邹赞 《新疆社科论坛》2010,(6):73-76,83
对维吾尔族宗教影响下的禁忌习俗、饮食文化和色彩意识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审美文化传统呈现出以下特征:自然美在维吾尔族审美文化传统中占据中心位置;维吾尔族审美文化传统表现出"美是和谐"、"美在完善"的理念;维吾尔族审美文化传统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其民族特色鲜明,又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加快了大众化步伐。  相似文献   

13.
元代的宗教文化颇为发达,三教融合和不断的世俗化是其主要特征。民俗文化亦呈现出融合和新变的特点,二者共同决定了元代宗教戏剧的世俗品格。这些戏曲中的宗教人物,其思想和举止均具有鲜明的世俗化色彩。宗教、民俗、戏曲三者之间存在着交融互动的特点,戏曲一头牵连着宗教,从那里获取题材和灵感;一头又牵连着民俗,表现出浓烈的世俗情味。  相似文献   

14.
宗教的道德信仰资源探析——由宗教道德擢升为道德宗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道德信仰弱化、工具理性膨胀的今天,应当改变对宗教简单否定的态度,从中汲取积极的伦理资源。一定程度上,宗教能为解决人生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提供路径,而且具有重要的道德调节功能,一定程度上能为道德超越世俗而达神圣提供净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陇南师专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引入白马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白马藏族传统体育项目既能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建立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和体育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文信息》2008,(5):97-103
西域历史文化浩如烟海.其宗教文化又是博大精深.作为西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开初是由远古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演化而来的原始宗教占据统治地位,而外来宗教自公元前后传入中亚.后来又传入新疆.便与各土著民族文化不断碰撞、在近两千年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中.  相似文献   

17.
新疆蒙古族传统节日——"祖拉节"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祖拉节"既有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又有新疆蒙古族文化的特色。对"祖拉节"的研究和发掘,对于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纳西族东巴教与藏族苯教之间性质关系的界定,究竟是同源关系,抑或接触影响关系,目前众说纷纭,需要基于扎实可信的系统比较研究。本文从两种宗教的神祇入手,对纳西族东巴教与藏族苯教中四类神祇的名称、职能等作了比较研究,试图对象雄文明及苯教与纳西族东巴教间的关系作若干全新分析,进而为探寻并重建象雄文明在喜马拉雅-藏彝走廊区域诸族群中的传播历史轨迹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对舟曲藏族的年节习俗进行了详实的清理和描述,揭示其深厚 的民俗内涵,并对舟曲藏族的来源、历史、宗教等做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于西藏宗教常用的法器和护符做一个概要性的研究,提出这类器物不仅在宗教上具有特别的作用,并且还蕴含着西藏传统宗教文化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