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智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85-88
"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某些批评有必要商榷、剖析.本文针对"后实践美学"在实践活动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实践美学"的理性化和现实化倾向问题、实践美学忽视审美的纯精神性问题等方面的批评进行了剖析,认为"后实践美学"存在着忽视"实践美学"的科学性,以西方现代美学为圭集,片面评判"实践美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24-30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启蒙时期的哲学、美学思潮。主体性美学不能解决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和真理的体验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 ,现代美学必然转向主体间性。后实践美学是主体间性美学 ,它把存在不是看作主体对客体的支配 ,而是看作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共在 ,审美则是这种主体间性的彻底实现。 相似文献
3.
齐光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2)
审美是人类自由的生存方式,是对存在意义的体验与理解.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和超越.审美超越何以可能,则是理性的哲学追问.后实践美学以生存一存在论为哲学基础,以审美体验、理解和解释为方法论,系统地探讨了审美超越何以可能的问题,体现了理论的思辨性、体系性和创造性特征.它以“接着讲”学术态度,克服了中国文论面对西方话语的“失语症”状态;它冲击了实践美学的权威地位,推动了与新实践美学和存在论实践美学的多元论争;它接续了中国现代美学哲学形上学的研究进路,使当代美学中断已久的哲学思维重现于审美领域. 相似文献
4.
5.
赵晓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作为针对实践美学的一种美学思潮,后实践美学有意突出革新与继承之间的矛盾,而未能很好地正视自己的奠基问题.经南嫁接夹缠,"超主客关系"、"超越性"等概念被从其历史存在中抽象出来.这是一个中国美学走向进步的独特方式,但也是当代中国美学的根基被抽除的过程."唯美"的要求和向往把财富包裹得严严实实,并在这种包裹严实中加大了审美共通感蜕变为纯粹意识形态的可能性,大多数中国人的生存现状因此成为"丑的".受到肆无忌惮的厌恶,而不可能被正视. 相似文献
6.
7.
肖建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41-56
实践美学重视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实践活动,而后实践美学则采取了一种“去实践化”的举动。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共享着同一种有关实践的理念,即都对实践作了一种非哲学的、社会学化的、历史科学化的理解。20世纪西方的实践哲学和美学转向提出了“审美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这个大问题。审美可以是一种实践,但不是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眼中的实践,而是一种奠基在源初的生活世界中的前反思性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实践。“超实践”不是不要实践,而是回到一种带有原发性的、主客未分状态下的前反思性实践。超实践美学建立在一种崭新的“超实践”观的基础上,是后理论时代中国当代美学建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美学形态,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8.
朱立元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3):13-21
本文针对王元骧先生的《"后实践论美学"综论》一文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批评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是:第一,该文把实践存在论美学归入"后实践论美学"是不符合事实因而是不妥的;第二,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和存在论的辩证阐释指出该文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已经"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分道扬镳"、并"试图把马克思的‘实践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融合在一起"的批评同样是缺乏根据的;论证了实践存在论美学主张生成论、建构论的合理性,是突破和发展实践美学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
卢秉利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3):15-20
通过对<巴黎手稿>等马克思早期文本思想资源的深度发掘,实践美学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独特的哲学语境:它以实践观念构建本体论基础,又在本体论基础上逻辑必然地确立起主体的价值向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美学本质上就是人学美学,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和新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突破",其实都是在实践美学所设定的独特哲学语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张玉能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3):10-13
杨春时的《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首先 ,杨春时把主体间性当作对主体性的超越 ,不顾历史事实笼统地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硬性指派为“主体性”美学。其次 ,杨春时为了突出主体间性的“统一”神威而任意歪曲和贬斥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实际伟大力量。最后 ,杨春时无限夸大了主体间性转向和主体间性的法力 ,从而作出了一些悖谬的结论。由此看来 ,后实践美学这条船最终恐怕会在与后现代主义的主体间性接轨的过程中陷死在主体间性的轨道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11.
吴方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1):127-128
"整体教学法"以其突出的特点"完整性、实用性"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效,并能产生美感."整体教学法"包含的美学意义使得它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曾耀农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3-16
实践美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美学学派 ,但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责难与挑战。要坚持和发展实践美学 ,就应当在体系、范畴和话语等方面采取全方位开放的策略。而实践美学的全方位开放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实践美学学者心态和思想的开放。 相似文献
13.
张晚林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27-835
康德认为没有所谓“纯粹”的美学,从而隐约地表现出了对审美的实践维度的构想,但由于他拒绝赋予美学以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目的而未能完成。黑格尔明确地予美以客观的目的,即“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但他的美学所表现的乃是一种哲学思维的理念,没有人人切实皆有的“感”、“觉”或“悟”,不合审美的感性特质,审美的实践维度之建立的愿望仍然落空。中国传统美学则始终把涵养人人生命中所具有的道德实体“心”、“性”作为审美的客观目的,同时它给以人格修养工夫这样一个切实的实践理路,从而建立起审美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4.
张晚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6):827-835
康德认为没有所谓"纯粹"的美学,从而隐约地表现出了对审美的实践维度的构想,但由于他拒绝赋予美学以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目的而未能完成.黑格尔明确地予美以客观的目的,即"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但他的美学所表现的乃是一种哲学思维的理念,没有人人切实皆有的"感"、"觉"或"悟",不合审美的感性特质,审美的实践维度之建立的愿望仍然落空.中国传统美学则始终把涵养人人生命中所具有的道德实体"心"、"性"作为审美的客观目的,同时它给以人格修养工夫这样一个切实的实践理路,从而建立起审美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5.
田川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
艺术创意是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艺术创意具有多重的理论建构,以及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出意蕴创造的多义性、审美形式的大众性、思维方法的丰富性和价值体系的多样性。艺术创意在艺术活动中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致力于审美价值的提升和对于经济规律的适应,同时艺术创意在社会物质生产等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既强化审美精神的影响,突出审美形式的融入,也重视与文化创意其他方面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育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及现实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保险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 (社会体育 )的方方面面 ,为了使其能够正常、健康地发展 ,体育保险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宪政的本质即是限政,也就是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宪政的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从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出发,催生了宪政,并且决定了宪政的价值取向。因此,宪政的核心价值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实现。它为主权设计一套分权制衡的架构,为人权提供制度性保障和司法救济。宪政的价值有着其现实意义。在中国要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就应该把宪政作为社会经济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孙海龙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7-78
生态美学是一种具有生态维度的新审美观,是生态文明的产物,且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将有利于实现人类用“整体观”视野看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人类“诗意栖居”的生存观、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和“生生之关”的文化进步观的实现,生态美学的生态文明意义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19.
论德育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32-35
文章通过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思考 ,认为德育的过程是一个蕴涵美、展示美、发现美、实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并通过德育对象美、德育方法美、德育内容美、德育教师美和德育效果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引导人们去感知、体验和领悟德育过程各个环节中的美感 ,理解德育工作的深刻意义 ,以激发人们对德育工作的热爱。 相似文献
20.
李天姿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76-178
自古至今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并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最基本原则 ,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和维系的重要纽带之一。自民国打倒孔家店以来 ,“孝”积极向善的功能和作用 ,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和破坏 ,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不但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并且应当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