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民族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昆明市在民族聚居区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中,出现了诸如撤点并校导致入学难、少数民族传统思维、语言、宗教等因素对教育政策实施的困扰。因此,推进民族地区教育,要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措施,切实考虑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客观实际,不搞"一刀切";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招录双语教师;制定特殊的教育政策,让少数民族学生上得起学、上好学。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征也是开启文化大门的钥匙.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又是民族语言、文字乃至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主要途径.因此,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具有特殊意义.从相关政策法律来看,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给予有力支持,但由于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以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引起的民族语言生存环境的变化等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呈现出弱化趋向.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东北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与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北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同东北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存在着少数民族文盲、半文盲人口绝对数不断增加、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城乡差异、省域差异较大等问题。树立发展型民族教育政策理念,科学设计、尽快完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定了大量民族教育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也涉及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各个领域,但是至今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这就造成民族教育法规建设远远落后于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民族教育政策的确定和实施.本文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为何要推进少数民族超常规立法,以及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应包括的内容、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分析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的基本情况,从责权分配、办学经费与形式、教学实践、教师等四个方面论述该条例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条例增加的保障学生权益、民族文化传承、执行与监督三方面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接受者存在文化中断问题。民族教育解决文化中断的两种方式 :转轨和衔接。中国实行的双语教育是一种衔接的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 ,各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形式。但双语教育也带来加重少数民族学生负担的附带后果 ,这方面可以从考试技术上得到解决。少数民族教育“照顾”性政策认识上有误区 ,对少数民族教育应持正确的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足.为了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现状,笔者对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X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诸如民族文化、课业基础、家庭、年龄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的融入有较大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照顾政策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存在诸多异同.美国对黑人种族实行的照顾政策多是出于补偿正义的考虑,因为历史上的歧视是导致黑人种族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我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不是由于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受到歧视,而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中关两国实施照顾政策或优惠政策的原因不一样,但政策采用的手段类似.通过对比中美政策,将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民族社会化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学生对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认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此外,学校教育中的民族社会化虽与政治社会化在促进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社会化框架的限制.因此,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民族社会化应基于政治社会化框架,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民族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利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卷调查(2011年)"研究教育的代际传递与流动,并比较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总体上16—25岁群体教育程度受父母辈的影响相对于26岁及以上群体更小,因而具有更弱的代际传递性和更高的代际流动性。分民族来看,少数民族16—25岁群体的代际流动性要低于同年龄段的汉族群体,而少数民族26岁及以上群体的代际流动性要高于同年龄段的汉族群体。因而,在继续坚持已有教育政策大方向的基础上,应适当调整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增强少数民族青年一代的教育代际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改变着人类的知识体系、生活观念和思考方式。大数据也为少数民族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大数据分析可以使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从主观经验式走向客观并令人信服;实现民族学生的多样化教育和精准的个性化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让民族教育者能时时调整教育方式和手段,从而使教学活动达到最大效果;反向促进少数民族多媒体网络化教育。同时,大数据本身技术工具理性属性带来少数民族教育可能出现的问题:少数民族教育不能被完全数据化;少数民族学生的信息安全问题;大数据分析使得民族教育之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之间的隐性教育消失。大数据给少数民族教育带来"双刃剑式"的矛盾,冲突的本质是工具技术理性和道德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但是,矛盾的解决却又可以成为大数据之于少数民族教育思考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我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基础培训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实证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基础培训生民族观教育进行了探究。研究证明,民族观教育能提高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基础培训生思想政治素质;能丰富人文知识;提高人文修养;还有助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是多民族杂散居的核心城市。目前在京的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分布范围广泛、年龄构成年轻化,这些特点对北京市建立完善的民族教育服务体系提出了要求。在相关教育政策的指引下,北京市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民族特色彰显不足、部分民族村经济发展滞后、民族教育经费支持力度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北京民族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目标明确、运行良好、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明显、影响广泛而深远。它在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上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西部边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受经济滞后,地理环境制约以及民族特殊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教育的发展一直与东部发达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始终是弱项,成为民族教育的一个缺陷.四川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的研究将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外语师资.外语教材,外语教学设施和设备,民族学生对外语学习的认识开展充分详实的调研,并提出改善民族外语教育现状的相关措施,为政府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制定外语教育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多民族文化的聚集地,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是改变贵州省经济落后现状,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这对贵州民族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回顾了近年来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虽然取得了可喜成就,如民族教育体系初步完善,高等教育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内涵式发展;少数民族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双语教学有效推进等,然而,由于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基础的"先天不足",尤其缺乏民族特色,加之教育经费与人力投入的滞后使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面临巨大困境,由此提出了"政策支持"、"增加教育投入"、"推进双语办学"、"突出民族办学特色"、"实现民族教育均等化"等消解民族教育发展问题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6.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国家先后实行了在内地高校开设西藏、新疆班等政策,使少数民族中的一些优秀青年学生能够进入内地高校接受教育.对于高校而言,全面贯彻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不可回避的工作难题.本文从认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管理复杂,容易引起摩擦和纠纷,影响城市民族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问题。针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城市政府应立足社区,加强政策宣传与犯罪打击力度;加强服务,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齐心协力,建立城市管理应急预警系统与联动机制;健全制度,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完善法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18.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二百八十一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一百八十一万五千多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点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民族教育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初步建立了适合本州教育发展的民族教育体系。目前,全州已有民族中学十一所、民族师范学校两所,在校学生达一万多人,民族小学十二所,其中寄宿制十所,在校学生近一万人,二百零八所普通中学的十万余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五万多人,占中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多,三千七百五十七所小学的四十多万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二十五万多人,占小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多。不仅数量上有较大的发展,教育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本文就当前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几个认识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领导人就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实施了很多优惠的教育政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要落后很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创新和完善民族教育政策,促使民族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探究新时代民族教育政策创新和完善的策略,希望能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由于实现高等教育物质条件的有限性,还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使他们在竞争选拔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基于民族平等和差别而平等的理论依据,对少数民族高考录取采取了一定的照顾政策.按不同群体享有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来研判,在享有高等教育权利上少数民族与汉族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