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国安  张国庆 《社区》2012,(25):39-39
7月13日是高田王社区暑期假日学校开学的第一天,作为社区老年协会的17位志愿者之一,5:30我便早早来到社区。此时,社区工作人员和清洁工早已忙开了,我便加入她们,一边整理教室和布置开学典礼会场,一边等候“小候鸟”的到来。随后,一群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走进了假日学校。7:30,本学期报名的35名“小候鸟”在父母的陪同下,陆续来到假日学校,志愿者们一边给“小候鸟”们递水、一边帮着安排座位、填写报到信息卡,一刻也没有闲下来。这群来自北仑中学和镇海中学的学生志愿者,成为假日学校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我去台湾采访的日子里,在晨光里看着老人翩翩起舞,在公园里看着老人缓缓散步,在茶馆里看着老人悠闲地品茗,尤其是在马路旁看着老人骑着摩托车飞驰,使我产生了解台湾老人的愿望:他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晚年? 乐观是无价之宝 台湾新闻界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老人在台湾被称作“银发族”。 台北一个老人协会,有一个“银发族”宣言,其中写到的“立身之本”非常实在,也颇有启示性:“银发族”的可贵,在老而弥健,气势如虹;与世无争,与人无怨;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自在,达观潇洒;“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深知计较乃烦恼之源,包容是快乐之本,心宽路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3,(5)
中国出现“候鸟型”老人 按照季节迁徙,在严冬和酷夏来临之前,会飞到更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的鸟叫候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像候鸟一样夏择凉爽、冬避严寒、异地度假,他们成了中国老年人中的“迁徙一族”。  相似文献   

4.
李红  钱江 《社区》2014,(30):18-19
项目名称 “福彩有爱”小候鸟活动项目 项目背景 在浙江省德清县,每年都会有很多留勺叫L童来这里与打工的父母团聚,人们称这些孩子们为“小候鸟”。“小候鸟”到来,虽然能看到父母,在父母身边生活一段时间,但父母要工作,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照顾他们,“二次留守”成为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他们原本就对环境感到陌生,无法很好地融入新环境,  相似文献   

5.
我珍藏著一支红、蓝、黑三色圆珠笔。虽然它非常普通,却能使我经常想起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感人故事。那是4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神田的一间居酒屋里打工,每天都要和许多日本客人打交道。有一天,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看到我胸前林的名字一便主动与我搭话。“你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中国人。”“中国的什么地方来的?”“哈尔滨。”老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眼神,似乎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我也去过哈尔滨。”老人显得很激动。“不过,那是50年前的事了。”老人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无限回忆Z中。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老…  相似文献   

6.
李树林 《老友》2012,(3):54-54
案例1:空巢老人秦大爷,接到一个电话,问秦大爷还记不记得他是谁。秦大爷前几年回过一次故乡。三表弟的小儿子黑子,常围着他转,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秦大爷一心想着是黑子,便高兴地说:“黑子。你总说要来城市里看看。”电话里说:“我是黑子,这次真进城了。”秦大爷兴奋地说:“我就盼着能有个三亲四邻的来看看我,快来家吧。”  相似文献   

7.
胡子民 《社区》2012,(18):1-1
我从单位外出办事,刚出门口,便被一位老大爷叫住,他说老伴生病住在医院里无人看护,他和老伴还没吃上早饭,问我能不能去附近超市给他们买几个包子?望着老人恳求的目光,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当我把热气腾腾的包子送到老人手里时,他连连道谢,非要我的联系方式不可,我笑笑说不必了。  相似文献   

8.
瓜农难秀才 有个秀才去赶考,在路上感到口渴。忽见前面有一个菜园子,一个白胡子老人正在看园。秀才上前问道:“老伯,我很口渴,能给我根黄瓜解解渴吗?”看园老人看了看他说:“看样子你是个渎书人,那我考考你,答对了就送你黄瓜解渴。”秀才答应了。老人说:“身穿红袍,头戴绿帽,坐在泥里,呆头呆脑。”  相似文献   

9.
下满的围棋     
林清玄 《社区》2010,(8):1-1
在公园里看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都感到不耐烦。 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说: “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在下棋?我们一步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了,你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我夫妇俩在一个边远乡镇工作。那时,乡下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小孩脱奶后,便请养老院的王奶奶帮助照看,每月工资8元。由于每天要去养老院接送幼儿,时间长了,便知道养老院里的许多“奇闻轶事”。特别是养老院里老人的“爱情”生活更使我感动,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11.
李思意 《山西老年》2011,(10):30-30
结婚后,我才知道婆婆是党员,她虽然已经退休了,却还是成天忙得乐呵呵的,简直就是翻版的“闲人马大姐”。她组织小区里的老人们成立了“夕阳红协会”,名头似乎挺大,说白了其实就是老人们的活动,这样一来,消除了他们的孤独;哪家小俩口拌嘴了,哪户婆媳红脸了,婆婆也不闲着,总是充当“和事佬”,去做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夕阳如火     
张文举 《老友》2011,(12):19-19
夕阳如火,把西天的云霞烧得通红. 老人引颈望望远方,看来没人再光顾他的生意了,便将乱七八糟散放了一地的工具收进工具箱里.扛起写着“临时修车处”的小木牌.朝马路对面起去.  相似文献   

13.
快乐在哪里     
人比比划划在练剑…… 可是,我一转身发现在一个角落里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愁眉苦脸,望着那些高兴的老人们叹着气。我走到老人们跟前,问道:“爷爷奶奶,你们怎么不和那些老人一起下棋、跳舞呢?”  相似文献   

14.
互动     
《成才与就业》2011,(18):2-3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一直为如何处理与同事问的关系而苦恼。阅读完《公司里没有“他们”》这篇文章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有多重要,在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首先应寻找自身的原因而并非将问题推给“他们”。在集体中,应该通过互助、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使自己、使整个团队越来越强大.发展得更好。——林轶  相似文献   

15.
刘墉 《可乐》2010,(5):76-77
遇到一个师大的老同学。 “教了二十多年书,有什么感想?”我问她。 “有,也没有。我教初一和初三,年年毕业班的学生对着我哭,我也陪他们哭。一转身,我又迎接新生入学。他们对着我笑,我也陪他们笑。在同一个学校里,甚至同一栋大楼里,我哭哭笑笑了二十多年,哭老了,也笑老了。可是,而今他们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精彩天下     
《阅读与作文》2007,(8):51-51
有一个女人打高尔夫球,不小心把球打到附近的树林里.她便进树林里去找,看到一个青蛙掉到一个陷阱里,蹦不出来。青蛙对女人说:“你好,我其实是个神灵,如果你把我救出来,我可以满足你三个愿望。”女人把青蛙从陷阱里救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社区》2011,(3):1-1
过节别忘了给老人一个“红包” 浙江读者 杨潘:我听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两代小辈身上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子女为了报答养育之恩,自二老70岁起,年年给他们送“压岁钱”,已连续坚持了4年。去年春节,他们的孙女和外孙相继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加入了向祖辈发“压岁钱”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杨不离 《社区》2011,(21):53-53
下班后,看到三单元的老人无精打采坐在院子里。“大妈,今天怎么有空啊?”我关切地问。“牙疼,刚吃了一点药还不抵事。”老人捂着嘴巴,唏嘘。看得出,很痛苦。“那就休息休息。”我一边说一边准备回家。忽然发现老人身旁的簸箕、笤帚,  相似文献   

19.
小小的善     
李惠 《社区》2010,(11):29-29
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那份平易近人的和善态度。攀谈数小时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我下了几级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客气地说:“太冷了.赶紧回屋吧。”老人一笑,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20.
周一海 《老友》2012,(7):45-45
“我女儿(儿子)的衣服穿几次就不穿了.有些甚至没穿过就闲置了.丢了又可惜。”现在不少老人看着家中衣柜里积压的闲置衣服不免会发出如此的感叹。其实.这也道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他们一边在为如何处理闲置衣服而发愁.一边却又时常想着购买新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