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时俱进拓宽视角--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卓红 《学术研究》2003,(11):68-69
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是哲学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从1983年全国第一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在广东东莞市召开至今已经整整20年。经过广东及全国同行学者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贡献。 20年来,社会主义辩证法始终立足一个基础,实现两个结合,坚持两个主题,展示研究的三大特色。一个基础,就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两个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  相似文献   

2.
毛泽庆同志关于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问题,这是主席又一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中国社会,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光辉的范例。我觉得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的推动下,广东哲学界解放思想,联系实际,逐步开展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的研究,日益得到全国哲学界不少同志的关注和重视。1983年11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广东哲学学会等单位在广东省东莞县,联合举行了全国第一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的学术讨论会。1985年4月,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社联、哲学学会和广东省社联、哲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举行了第二次讨论会。这些学术活动不仅检阅了社会主义辩证法问题的研究成果,交流了有关的研究经验和方法,而且把这一研究不断推向深入。近几年来,广东哲学界在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不完全的统计,提交有关会议讨论的学术论文近二百篇,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有七、八十篇。另外,还发表了数十篇有关的译作和学术动态。先后出版的全国第一、二次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向来重视人的哲学,把人放在哲学中的重要位置。后来直接讲人的哲学较少,更多地是紧密结合哲学原理来论述,实质上是把人的哲学和哲学的人贯穿在各个方面。 马克思提出一个著名的哲学观点:“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人的哲学和哲学的人的集中概括。 在辩证法中,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中,人的辩证法和辩证法的人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既要从哲学上研究人,也要从辩证法上研究人,把人的哲学和人的辩证法的研究引向深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5.
广东哲学学会在去年底召开的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着重研究了今后工作如何坚持“三个面向”的问题。与会同志认为,哲学要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永葆其青春活力,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概括和总结当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回答社会现实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辩证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哲学研究才能开创新局面。与会同志认为,广东在全国最早提出并讨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还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应下最大决心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抓下去使之不断深入,以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应该努力使我省成为全国开展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的中心之一。当前,我们要探索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研究,要揭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要突出研究改革、开放和搞活的辩证法;同时,也不要忽视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法以及社会主义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还要加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的研究。理事们认为,学术研究活动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展开,还要开拓新的领域;不仅要向广度进军,同时更要向深度进军。要重视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的研究,包括加强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6.
何萍在《哲学动态》2020年第9期撰文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这一新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通过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概念,消除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框架的不利影响,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自我更新;第二阶段主要通过中国现代性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某些实践层面的问题进行反思,建构以"危机/批判"为内在结构的中国特色的历史理性思维方式.这一历史理性思维方式既对我们思考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有效,也对我们观察当下这一危机四伏的世界有效.就此而言,中国现代性研究,是以一种新的研究方式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中国伟大实践的紧密联系,进而推进了中国实践哲学的研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从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到对现代性的反思,从解读《手稿》到解读《资本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主体性哲学的建构"到"中国文化深层理性结构的反思"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批判的,又是建构的.  相似文献   

7.
张江明同志所著的《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与应用》(1990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理论与应用》)一书是作者近10年来在社会主义辩证法园地辛勤耕耘的成果。该书视角新颖、思路开阔,在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首先,这本书在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建构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何建构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目前学术界意见不一,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强求一致。虽然如此,《理论与应用》的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与探索,提出建构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出发点:“社会主义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新观点的哲学概括,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与应用》第412-413页)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以非对抗性矛盾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有机体的矛盾发展及其辩证运动的规律,其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非对抗性矛盾,而它的最大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成为它们之间的桥梁和连接点。《理论与应用》一书所展示的社会主义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中国社会由此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逐步取得进展和胜利,这也是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胜利;同时,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也得到了进一步检验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胜利,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运用中,是同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一起成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20年中所取得的重要突破与进展:一、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上扭转教条主义的错误研究倾向;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方面,理清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深化了对马哲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的研究,并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中对社会结构理论、社会过程理论及唯物史观的诸多研究方法上均有重要推进;三、开拓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马哲史、人学、应用哲学、当代国外马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辩对手研究等诸多新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张江明同志近两年在《哲学研究》、《学术研究》等报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提出了研究社会主义时期辩证法的新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高度分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反经验,这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这不仅是哲学研究面向现实,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的一个新的开端,也是我们尊重历史辩证法,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矛盾、新特点,促进哲学繁荣、发展的途径之一。在这里,我试从我国农业的两次变革,谈谈对张江明同志提到的社会主义社会否定的性质和特点问题的一点商榷意见。土改以后,在我国农业发展上,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革。一次是1955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合作化。另一次是近三年来进行的农业经济形式的改革,实行联  相似文献   

11.
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专著。张江明同志这本著作的问世,展示了我国哲学研究一个新的方向,新的领域;是我们哲学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可贵探索。一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是一项带开拓性的工作,张江明同志能在这方面取得这样重要的成果,无论在理论内容、研究方法和学风上,都具有不少富于启发性的特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现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便共同探讨。一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科学在对待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上,有两种看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有一种看法,不仅否定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是一门科学,而且连这个概念本身也看作不科学,认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只有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来没有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因而不承认它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首先要明确它的性质和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创立以来,它的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横向的发展趋势,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不同领域如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从而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思维辩证法以及军事辩证法等学科的研究。二是纵向的发展趋势,即在某一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深入研究,如在历史领域,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辩证法,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当然,这两种发展趋势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正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深入研究,不仅建立了相应的新学科,把辩证法的研究,引向深入;而且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可见,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来研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3月出版了。这本论文集是从1983年11月在广东省东莞县举行的全国第一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讨论会所收论文中挑选出来的。它共收论文85篇,着重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这是我国一本从多方面探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的哲学论集。它出版后受到我国哲学界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的突破最先发生在哪一个领域?这是马哲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对于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各部分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相互关系乃至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旧哲学的突破首先是方法上的突破。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的唯物主义的主—客体辩证法(以下简称为主—客体辩证法),对于唯物史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凭借着这一方法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才得以揭开历史的神秘的面纱,发现历史的真实联系,从而建构起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大特色在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实践问题。它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将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大变革,也必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具有跨世纪的新形式的哲学。因此现代哲学面向现实、面向经济、面向实践、面向发展、面向未来,是哲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我认为市场经济大实践对现代哲学提出的以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与实践唯物主义———论实践对于辩证法的首要地位吴启文实践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要素,但它们并不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是改造世界,只有实践才能最充分地表达这一本质,实践比之辩证法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近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个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即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9.
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实践论》与《矛盾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辩证法,《实践论》主要讨论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矛盾论》则主要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两者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都是世界观与历史观、认识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整体解读《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内容和联系,不难发现和体会到"两论"通过对世界存在本质的把握所体现出来的极富智慧的实践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我们也有重要的启示:一是应重视对哲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克服教条主义的束缚;二是应以继承与发展的辩证态度对待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三是立足于具体现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去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及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是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结构,是由哲学基础、基本理论与具体理论三部分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体系,它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并围绕着这一主题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相互联系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15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显示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