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两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础环节。"两课"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大"两课"改革力度,使"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于深化"两课"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强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既为"两课"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又为"两课"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两课"课程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今天高校"两课"课程建设的门类和课程改革的方向.邓小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着我国高校"两课"课程门类、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特别是指导我们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近现代史课程、艰苦奋斗传统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建设.真正使"两课"起到教育大学生,培养合格的革命接班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两课"课堂教学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个体品德培养的主渠道。然而大学生在"两课"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逆反心理,不仅影响"两课"教学的实效性,还影响个体良好品德的养成。从荣辱观道德心理的机制剖析其产生的心理基础,有利于为"两课"教学克服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逆反心理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两课"实践教学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两课"以独特的功能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理论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指出两课教学的有效办法,就是引入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理论与实践协同的"两课"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一些大学生存在轻视政治、轻视"两课"和"重理轻文"的思想,指出"两课"是做人的理论基础,"两课"是做事的理论指南.结合人生经历和工作体会,讨论了"两课"对培养"两创"人才的现实意义.告诫大学生轻视"两课"学习会后悔.  相似文献   

6.
高校"两课"教育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的目标取向是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的接受度.为此,"两课"的教学就不应只满足于描述性的认知层面,而必须提升"两课"教学的理论渗透力.为此,笔者结合近年来实际教学经验,提出提升"两课"教学的理论渗透力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两课"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路子,在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厚实的文化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发挥"两课"素质教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文章试图从探索高校"两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入手,研究如何通过加强高校的"两课"建设,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论"两课"教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针对"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与时俱进,创新"两课"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两课"教学的丰富和深化,"两课"教学应当贯彻这一重要思想.主要体现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先进性的深化;是对时代课题的深化;是对检验真理标准的认识的深化;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务院、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国普通高校"两课"教学与改革实际,提出把"4 y"课程体系锁定为各高校"两课"教改整体目标的明确主张.这对统一各高校"两课"教学思想与课程设置;降低各高校"两课"教学的教育成本;减轻高校学生学业负担,更好地适应国家与社会,特别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对高校毕业生所应储备的相关政治理论知识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实际需求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以及体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与判别.通过转变视角,得出体育价值由"显"入"微"的价值演变与体育"供给"对"需求"的本质超越.虽说体育"供给"在逻辑思辨与历史实践中完成了对体育"需求"的超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效避免或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也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体育、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7.
18.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9.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