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区康复(CBR)是目前国际社会提倡的残疾人发展战略,涵盖了残疾人发展的健康、教育、生计、社会和赋权领域,以残疾人社会融合为最高目标,强调社区在残疾人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国际上关于社区康复的重要文献,文章对国际社区康复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分析国际社区康复的演变特征,总结当前国际社区康复的最新理念。理清中国社区康复的发展历史,分析目前中国社区康复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中国社区康复的本土化发展模式,以期使中国社区康复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又符合中国残疾人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康复需求是残疾人医疗保障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作为典型的弱势群体,大多数残疾人的自身保障能力和支付水平较低,康复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注重社会投资和"上游干预"的理念,在探究残疾人康复需求及残疾人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及支付范围的基础上,发现将康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既具有现实紧迫性,也具有理论必要性。为减轻残疾人康复费用的负担,真正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应该明确政府在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中的责任,解决其参保问题;将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解决其支付范围问题;提高残疾人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解决其支付水平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机抽取福州市台江区8个社区的305名残疾人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残疾人康复需求基本情况,并探讨影响康复服务的因素。结果显示康复认知状况是接受康复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福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与残疾人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在康复医学知识普及和医疗保障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是解决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以及全社会迎接老龄化的最佳举措。课题组通过对济南市庆余里社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和社会支持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旨在为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康复工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社区康复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的精神康复强调就业的重要性,将就业视为最佳的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因此,十分重视精神康复者的职业康复,在实务中发展出了多种职业康复模式,其中庇护工场、过渡性就业、支持性就业是发达国家中普遍流行的三大模式。三大模式各有长短,能够满足不同病程的精神康复者的不同就业需求。我国虽然还鲜有为精神康复者量身定做的职业康复实务,但我国有面向包含精神康复者在内的广大残疾人群体的就业扶持政策,主要有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自主就业三大类,是促进精神康复者就业的重要资源。转变我国传统的“先培训再就业”的职业康复观念,相信精神康复者可以在就业中得到康复,在社区中广泛兴办各类精神康复服务,将发达国家的三大职业康复模式与我国的三类扶持就业模式相融合,有利于建构一个能够为社会功能起伏不定的精神康复者提供连续的就业支持的职业康复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2012年安徽农村残疾人的调查数据进行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个体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残疾状况因素和认知因素都对接受康复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家庭纯收入、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对康复需求认知、对康复服务的了解度、对残疾人工作的满意度等变量对农村残疾人接受康复治疗行为产生正向显著性影响,而家中残疾人数、是先天残疾等变量对农村残疾人接受康复治疗行为产生负向的显著性影响。为了推进农村残疾人康复事业,应该提高农村残疾人的文化程度和认识水平,特别关注贫困残疾人家庭和一家多残的情况,加大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1,(13):7-7
等待康复服务的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53.28% 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占人口总数的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需要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数占总残疾人数72.28%,正在等待康复服务的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53.28%。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陕西省残疾人的“体医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发现其存在残疾人体育意识不强烈,医疗和体育不能紧密联系,残疾人锻炼设施不完善,残疾人自身康复体育观念薄弱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一是构建完善的配套保障制度,通过社区推广实现康复指导;二是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提升残疾人科学健身意识;三是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许发俊  孙星 《金陵瞭望》2011,(30):89-89
油坊社区位于雨花台区中心地带,户籍人口3455人。持证残疾人67名.其中视力残疾人6人:听力、语言残疾人9名:肢体残疾人31名:智力残疾人10名:精神残疾人11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对某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介绍了我国老年残疾人基本特征和康复需求,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为加强老年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得出了必须加强疾病预防、加大针对老年残疾人的医疗补助、并组建一支完善的康复技术人才队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社区康复模式的提出,与ICF理念的发展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即对残疾人的帮助不应仅限于使其机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而是要通过改变不公平的外界环境,使残疾人能够回归社会,与普通人同等享受各类生活权利。我国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目前较多注重医疗康复的社区化,这种理解上的误区,与中西方不同的思想进程及社会架构有关。随着与国际间差距的日益缩小,国内的社区康复必将渐近于西方。在当前发展阶段,国内开设社区康复专业的高校,应立足于培养合格的社区康复技术师。  相似文献   

12.
翁世涛 《社区》2013,(8):35
3月4日下午,湖北省宜都市残联理事长、也是市助残志愿服务领导小组组长杨用燕,带领市助残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来到金朝托养中心,开展志愿助残活动,为残疾人送去温暖和服务。金朝残疾人托养中心是宜都一家社区的省级"阳光家园"示范机构,队员们不仅为托养中心的残疾人送去了40多件衣物,为宿舍打扫清洁、整理内务,还发挥康复工作人员的特长,帮助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开展工疗、农疗、娱疗,  相似文献   

13.
残疾人小组工作本土化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土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医疗康复工作为主,在残疾人康复的过程中,医疗模式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残疾人在生理机能上迭致最大程度的恢复.但是、残疾人康复不仅包括生理、心理上的康复、还应该包括"去标签化"后的社会包容.笔者尝试通过在特殊学校开展的"光之翼"社会小组工作为例,探讨残疾人小组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服务模式以及困惑、反思.  相似文献   

14.
对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服务如何解读,是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基本标志与评判标准。在社会转型期,残疾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同样享有基本生存权、基本健康权、基本精神权与基本发展权,他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与多层次化。但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公共服务的缺失日益凸显。在明确残疾与残障、预防与康复、机会均等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了解残疾人公共服务的需求与缺失,把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明确定位为均等享有。其中,残疾人机会均等的条件、标准、规则是发展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社会对残疾人福利的“Normalization(平常化)”和“对自我决定的尊重”新理念的出现,如何通过法律帮助残疾人实现平等的权利成为紧迫的问题。本文旨在论述如何保障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等智力及精神正常的残疾人(本文称为行为障碍残疾人)正常地行使其权利。行为障碍残疾人功能补偿制度做为监护制度中的灵活化,是在尊重残疾人自由的基础上,以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为目的,使行为障碍残疾人通过外部制度的补偿能够平等地行使权利。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7,(21)
在上海2007年夏季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前夕,北京市石景山区残联在全区开展了"石景山区特奥活动月"活动,433名残疾人运动员通过参加20个项目的比赛,强健了体魄,使特奥活动在石景山区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小组运用在精神康复领域的探索正在不断的扩大和深入,同时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如精神康复患者自身问题、患者所处的家庭和医院环境、社会资源的支持力度、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都将是小组工作在精神康复领域深入发展和研究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杨璐 《社区》2009,(22):29-30
同是社区残疾人康复活动站,有的深受居民欢迎,有的却很少被居民问津,价值万元以上的康复器材在康复站内被闲置。康复站为何冷热不均?居民对康复站了解多少?康复站又是如何向居民提供服务的?笔者对大连市的几个社区康复站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熊永恩 《社区》2005,(16):32-33
2005年6月21~26日,我作为一名社区分管残疾人工作人员,参加了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第十三期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社区、家庭康复人员培训班”。为我们讲课的是香港福康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协作中心项目总监贝维斯女士。为期一周的培训以“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主题,通过听专家授课、实地考察示范社区,我感到受益非浅。贝女士告诉我们,她在中国从事残疾人康复事业已经有十几年了,她所在的香港福康会向湖北省残联捐赠了一台“复明九号车”,专门帮助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只是目前很多人对社区残疾人康复还不太了解,所以她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宁区残疾人工作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成效.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残疾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