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月党人活动时期,革命斗争的时代风雷促进了普希金的成长,激发了他的歌颂自由的诗兴热潮。他写下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等著名的诗篇。这些诗篇犹如一道彩虹划破了黑暗如漆的俄罗斯的夜空,点燃起积郁在人们心中的反抗烈火。因此普希金遭到了第一次流放,谪居到俄国的南方。 他在基什尼奥夫流放将近三年。他的上司英左夫爱惜人才,同情诗人“不愉快的处境”,给了他行动的自由。普希金常出去考察当地居民生活。他曾在摩尔达维亚草原茨冈人的游牧群中住过好几天,记下了札记,后来写成了著名的叙事诗《茨冈》,构成了他的南方组诗中的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勃洛克(1880—1921)是俄罗斯苏维埃的伟大诗人。今天,在苏联以及西欧,人们对他的诗越来越喜爱,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了。勃洛克对俄罗斯现代诗歌曾起了巨大作用。他的同代人,苏联最杰出的作家们,曾对他作出过正确的评价。早在1919年,高尔基就曾向一位文学爱好者说:“请相信勃洛克吧,上帝作证,他是真正的诗人,他是最勇敢最真诚的人。”在1921年,马雅可夫斯基也曾写道:“勃洛克的创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歌时代,……他对当代诗歌曾给了巨大的影响。……勃洛克是为人们所热爱而永远不会被遗忘的诗人。”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运动和新诗歌运动 ,不仅热切关怀、支持 ,而且身体力行 ,创作了许多新体诗歌。他是当时最早写作新诗的人物之一。他的新诗表现了对祖国自然美的热情歌颂 ,以及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 ;表达了对被压迫的弱者和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爱。李大钊的诗形象性强 ,虽采用白话 ,但韵律和谐 ,富有节奏感 ;在我国新诗的初垦阶段 ,给人以清新之美感  相似文献   

4.
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神学诗是诗人自我灵魂的剖析,是他对宗教的沉思。诗歌的主题涉及罪孽、最终审判、死亡与救赎,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焦虑。神学诗中流露出了邓恩对上帝的虔敬,反映了他害怕上帝不肯宽恕自己的恐惧和对上帝的祈求,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他难忘亡妻的俗世情缘。作为神职人员的邓恩创作的神学诗歌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世俗元素。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站在时代思潮和先进思想前面,写作了许多新体诗歌。他是当时最早写作新诗的人物之一。他的新诗表现了对祖国自然美的热烈歌颂,以及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表达了对被压迫的弱者和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怜爱。李大钊的诗形象性强,虽完全采用白话,但韵律和谐,有节奏感。在我国新诗的初垦阶段,给人以清新之美感  相似文献   

6.
黄玹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爱国诗人,他始终把眼光投向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他的整个诗歌具有史诗性质,爱国主义情操贯穿于其全部诗歌之中,爱国仁人志士、人民就是他的诗歌歌颂的对象。追求细节描写的真实性是黄诗歌的显著特点。他以爱国诗篇装点了李朝末期的朝鲜诗坛,深受历代朝鲜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苏轼晚年诗,人们往往有一些笼统的看法,认为苏轼晚年再度被贬谪岭表海南,“佛老思想成为他晚年的主要精神支柱”;写了全部“和陶”诗,他的诗消极的多,积极的少。其实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诗人晚年居惠居儋期间创作了大约四百多首诗歌,在他一生诗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诗歌的题材内容开拓了从来没有的新领域,思想上更加关心人民,在同情人民方面表现了从没有的进步性,艺术意境气象高迈而奇肆,表现了诗人  相似文献   

8.
望之 《中华魂》2014,(17):39-40
邵燕祥是我曾经十分喜爱的诗人。那时是解放初,我足一个高中生,我喜欢朗诵他的诗,记得当时曾在大庭广众之下朗诵过他写的一首歌颂新中国的长诗。匆匆一个甲子过去了。最近读到他写的一些文章,竞恍然有隔世之感。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作表达了他一生的理想,即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他歌颂爱情、吟咏自然,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对自由的追求.而"美"是徐志摩诗歌的精髓和生命,意境美、意象美、音乐美是他诗歌"美"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拜伦是19世纪初期英国杰出的诗人,长诗<查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其代表作.该诗揭露了当时欧洲许多国家政府压迫、奴役人民的残酷现实,歌颂了人民的解放斗争,表现了作者反对侵略和压迫,主张民主和自由的先进思想,体现了拜伦浪漫主义的艺术倾向.  相似文献   

11.
E·E卡明斯是美国20世纪现代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置传统于不顾,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闻名于世。其新奇怪异的诗歌风格为许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试图从in Just和MOOn Over TOwns MOOn两首诗入手,探析他诗歌中表现的生态意识,通过卡明斯对爱、春天与自由的歌颂来领略诗人的生态意识,深入领会诗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里宁在评价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在苏维埃文化发展史上的意义时曾经说过:“我觉得,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个为苏维埃人民服务的光辉的典范。他把自己看成革命的战士,而就他的创作的实质说来,他也的确是个这样的人。他不仅竭力把自己作品的内容,而且连形式在内,与革命人民融为一体。”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无产阶级的杰出代表,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是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诗人自己就曾这样宣布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伤乱诗”、“题画诗”、“赠人诗”等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元末明初回族诗人丁鹤年诗歌的思想价值,指出其既有忧时伤乱、同情人民、留恋故土、坚贞清高、积极进取、英雄主义、正直善良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避世、留恋亡朝等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4.
有的事物,在它存在时,人们不去或者来不及去理会它,而一旦它消失以后,人们却深刻地理解到它的价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感到,失去它是多么重大的遗憾和不幸。就诗人来说,也有同样的情况。郭小川逝世后,文艺界的一位领导同志说过: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要爱护人才,对于郭小川同志,我就没有完全认识他。并不是说他没有缺点,而是没有看出他是一个诗才。是的,郭小川离开我们8年了,人们没有淡薄对他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的感情,而且已有许多同志抱极大的兴趣,来研究他,来理解评价他的作品,当领略我国当代诗歌苑园的美丽景色,如果不是被某种偏见所拘,我们就会发现,那既艳丽又芳香的一枝一定是:战士与诗人郭小川。  相似文献   

15.
皎洁的象征 理想的寄托——略论李白诗中的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诗歌是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李自许多著名诗篇,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闪烁着灿烂的浪漫主义光辉。李白诗中描写月的地方特别多。明月是皎洁的象征,是他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理想和寄托。 一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美丽的明月,使诗人从小就深切的向往。李白诗中,美丽的明月遍洒清辉伴随诗人漫游吟诗,饮酒作歌。他或者“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或者在游览名山大川时,沉浸在“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的清幽气氛中。他“一夜飞渡镜湖月”,梦游天姥,追求无限美好的理想境界。正是因为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对明月有特殊感情,才会有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诗人长河继承发扬中国自《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人民性传统,他的叙事诗真实感人地反映新加坡六七十年代的生活面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他的咏物诗、抒情诗以“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心态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环境、进步事业的关注,他的诗歌创作的主旋律是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  相似文献   

17.
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名字,不仅在中国已是妇孺皆知的,就是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人知道,并且对他抱有尊敬和热爱的感情。中国历史上,诗人成千上万,诗歌艺术园地万卉争荣,然而唯有李白和杜甫的名字最为显赫。尽管历代评论家或毁或誉,争短论长,然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他们所创造的诗歌艺术奇葩,在诗歌史上万古长新,永远给人以沁透心脾的美感享受,使人诵读之余,不禁热泪交颐,  相似文献   

18.
《牛郎织女》以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农村生活为背景,反映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反映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反抗;歌颂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劳动和自由的热爱.这一鲜明的主题,是通过两个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的悲欢离合、斗争考验而展示的.牛郎是一个善良、勤劳、诚恳的农村青年,是一个典型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热爱劳动,辛勤工作,但是却饱受兄嫂的虐待,得不到一点人的待遇.牛郎的这种生活命运是旧社会农村中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普遍遭遇;他热爱老牛,百般照顾,吃睡都和老牛在一起,这又反映劳动人民对牲畜的深厚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是同人民对劳动的热爱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廿周年。在我国历史上,回族富有革命传统和创造精神,对祖国经济、文化诸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曾产生了许多有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元代的萨都刺就是其中一位负有胜名的诗人。萨都刺(约出生于十三世纪末),字天锡。号直斋,本属回族的答失蛮氏,其祖父因功留镇代郡,遂为雁门(山西代县)人。泰定四年进土,官至河北廉访经历,晚年曾投人民起义军方国珍幕下。著有《雁门集》、《萨天锡诗前后集》等书。萨都刺的诗词创作造诣很高。他的诗篇,大多是歌颂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描写塞外风光,也有不少关怀民间疾苦之作。例如,《过居庸关》《题画马图》等诗,揭露了掠夺战争的残酷,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鬻女谣》和《早发黄河即事》等诗,用贫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谴责了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诗歌要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这个角度出发,论述了李白诗中独特的“真我”特色。他的饮酒诗与妇女题材的诗歌更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表现了诗人各个时期的思题感情,具有“真我”的诗人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