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识分子的话语权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是高度相关的.纵观西方社会史,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18世纪之前的前现代社会,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复兴的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权,协助资产阶级打破了封建社会的金字塔型社会等级结构,推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18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开始由自为的革命的话语旗手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良知的话语捍卫者,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向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转型;20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知识分子的批判话语有失落的危险,但他们依然承担着防止中产阶级社会异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域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宣扬交往、包容和平等的同时,又流露出偏爱本土文化、鄙视和排斥异域文化的狭隘的地域性思想。这种地域性思想既包括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争斗,也包括西方文化对第二世界文化和第三世界文化的歧视。除了“欧洲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作祟之外,还存在着欧洲精英艺术和美国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抗。在思想传播和流动中,辩证地处理地域性与世界性两者关系,积极地与他者交往和对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以“人口过剩”为借口,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华实施殖民移民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推行武装移民,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企图征服整个中国,导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日本又挑起太平洋战争.在实施移民侵略和军事征服过程中,日本十分重视舆论宣传,不断抛出“人口过剩说”、“民族生存权说”、“特殊权益说”等,为其侵略行为辩护,对内欺骗民众进行舆论动员,对外混淆国际视听.日本的舆论宣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美、德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自由知识分子,针对日本的“人口过剩说”予以了揭露和驳斥.  相似文献   

4.
中国士能否等于西方知识分子?笔者认为绝对不能,但有的学者(如美籍华人学者余英时教授)却不这么看。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子的定义是一个现代问题。以追求普遍原则与宗教承当精神为内涵的人文性 ,乃是古今知识分子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知识分子的最高层次。西方现代知识界明确提出人文知识分子必须时刻站在社会挑剔者的地位 ,从而保持其超越性与先锋性 ,且须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终极逻辑价值。中国知识界于 2 0世纪 90年代接受并传播了这一认识———价值守望者与社会挑剔者乃是人文知识分子的“最佳地形”与“最佳角度”。参与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分配 ,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已然不小。人文知识分子因含有丰实的社会内涵 ,故而成为经久不衰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6.
谭先锋 《云梦学刊》2007,28(4):116-119
高校教师要牢记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认真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7.
德雷福斯案件是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耳熟能详的名案。但是,许多人往往更愿意关注左拉的勇气,而没有对造就左拉的整个法国历史以及法国的政治制度产生应有的兴趣。并不仅仅是左拉一个人为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案件发出愤怒的吼声,在他的身后还有无数人在呐喊助威──无论是社会贤达,还是一般市民。同时,如果没有媒体的参与,左拉再有良知也没有说话的地方。他写的《我控诉》固然名垂青史,可是如果没有发表这篇文章的《震旦报》主编克雷孟梭(Georges Clemenceau),左拉的良知也不一定就能昭示于众;而没有自由的新闻舆论,像克雷…  相似文献   

8.
李庆霞  顾博 《北方论丛》2012,(5):108-112
知识分子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就知识分子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霍克海默分析了批判知识分子的作用;马尔库塞探索了新阶层知识分子的出现及其意义;哈贝马斯则指出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担当.  相似文献   

9.
电视与知识分子联姻已成为当前电视节目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并在学界引起争论.电视与知识分子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电视向知识分子借脑,可以增强电视节目深度,并将精英文化引入电视,提高电视文化品位;知识分子向电视借势,电视成为知识分子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0.
西方学者对中国法律及其意识系统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从早期的传教士到现代的汉学家,他们对中国法律及其文化传统的解析,构成了一个西方世界的“中国法律文化观念”。然而,西方的“中国法律文化观念”基本上是对异域法律文化的贬诘和否定,西方人从自己的学人那里得到的对中国法律文化的认识多半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周锦涛 《广西社会科学》2004,(9):148-151,158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为了发扬知识分子的革命性,避免其动摇性,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革命知识分子理论,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话语,一直是一个热点.但在关于知识分子话语的讨论中,知识分子的俄国起源和法国起源的两种言说,没有能够得到明晰的论说,而知识分子的俄国型和法国型的不同特点和共同精神,也没有能够得到仔细的析辨.对知识分子概念所含的两个方面,即拥有知识和天下关怀,以及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绞缠和关联,还需要一种思辨上的提升.对知识分子概念所含内容也没有从世界史的大视野进行考察,从而导致在整个知识分子史上,还有甚多的疑难需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俞祖华 《河北学刊》2013,33(1):57-65
可从外部的国家与世界,内部的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三重互动关系入手,即从国权、民权与人权三个维度,去梳理晚清知识分子现代国家观念的建构: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出发,趋向是在现代民族观念、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基础上,催生出建立民族国家、捍卫领土主权的"主权"观念,同时确立起通过学习世界先进文明促进国家发展的世界意识;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趋向是在现代社会观念、现代国民观念形成的基础上,彰显"民权"理念,同时培育国民的国家认同;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趋向是在引入现代性的个人观念、自由观念的基础上,催生国家尊重与保障个人"人权"的意识,同时倡导公民个人为国家服务、为国家作出牺牲的公共精神。现代国家建设是包括从普世帝国到民族国家、从王朝国家到国民国家、从君主国家到民主国家在内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中知识分子向来不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的“自序二”中说,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吾一切先哲著书立说之宗旨”。在今天,这种说法仍有极大的价值,其道德教化的意义可以淡化,即道德姿态必须放低,不能一切从道德立场出发;而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则必须强化。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由“反右”而“文革”,对知识分子来说都是灾难性的运动。批胡适可视为前“反右”运动。在…  相似文献   

15.
全面评价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王堤生毛泽东同志毕生对知识分子问题作过不少分析和论述.制订过许多政策。他的贡献是卓越的,理论是光辉的.在毛泽东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置。(一)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同志充分地肯定:“中国的知识分子有很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作为边缘人知识分子的留学生作家,既接受了较为完备的中国传统教育,又在国外受到了与传统文化迥异的西方教育,两种教育的冲突形成了留学生作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人格特征,进而在其创作思想与作品中体现出来,以胡适为代表的留学生作家群体因此揭开了现代文学辉煌的一幕.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一批特殊的群体,在东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他们所特有的批判精神更是让其成了时代的洞察者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者。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及其批判精神表现的尤为突出典型,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知识分子本质特征,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晚清知识分子城市观念的萌动与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洋务运动以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走出国门,身历目睹了西方城市文明,萌动了学习西方城市文明的观念。晚清知识分子城市观念的萌动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即通过发展城市,达到城市自治,以期实现改良政治,建立真正民治国家的目的。这条路虽不合中国国情,但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寻求建立民治国家的努力,有助于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超越本阶级的利益,敢于否定自我,把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放在首位。他们为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路,坚持不懈,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近代社会的进步立下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野猫精》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塔吉亚娜·托尔斯泰娅最重要的作品。它着力挖掘和展示俄罗斯语言的魅力 ,以暗喻、反讽等手法将臆想的荒唐世界与活生生的现实、将蛮荒时代的古罗斯与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互相交错和交融 ,突显了知识分子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依附权势甚至同流合污的弱点 ,强调了掌握为人基本道理的无比重要性 ,拓展了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俄罗斯大师开创和深化的精神复活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