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关注人的发展。创新性与主体性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体现的最高层次,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就谈不到在学习中创新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索、发现、创造,使他们成为现在的学习主人,未来的社会主人。  相似文献   

2.
科学原则指的是从客观现实出发来考察人的一种方法,它表明应把人放到特定的现实生活世界中来研究,遵循的是现有原则和事实性原则。价值原则指的是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来考察人的方法,它遵循的是人文关怀原则。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是马克思人学辩证法的核心。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思想主要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从作为主体的社会人,在同外部世界发生多重关系而形成的活动系统结构中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主的、能动的状态和趋势,即人的本质力量出发,去考察人及人的一切历史活动。一切社会历史活动都应以根本造福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目的,以保证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和人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为现实的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在尺度和生成动力,人的主体性生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造和价值超越的核心,人的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4.
曹薇  李培 《现代交际》2010,(10):118-118,117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加深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分析它是否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因为它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对指导如何消灭剥削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市青少年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青少年社会工作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过程相伴随,思考与实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青少年社会工作,一方面,有助于城市经济与社会的有效运行,推动整个社会工作构架向科学化、系统化和有效化发展;另一方面,有益于形成有机的城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制度和机制,更好地促进城市青少年群体特别是特殊特困群体的健康成长。一、城市育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构架、理论认识及价值定位1.城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性质城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含义可理解为:以城市的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对象,通过政府…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学生社团则是高校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它以建构学生丰富而全面的主体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己任.本文立足社团这个主体性德育的新的有效载体,分析发展大学生社团对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积极意义,并探讨社团在开展主体性德育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靳志 《职业时空》2005,(16):48-49
如何适应职业的发展及其对职业人基本素质的要求,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院校人才培育目标的中心问题。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未来职业人的主体性素质为核心的全新的教育思想,是一种以促进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宗旨的教育,它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完全一致,也必将会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雁骄 《现代交际》2010,(10):103-104
网络交往有利于人的平等发展,有利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增强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力等等。但是,网络交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矛盾和消极影响。主体易产生自我认同的危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个人的隐私权,人们易远离理性,人对电脑和网络的过分依赖等。对于网络交往这种交往实践,我们不但要利用它的积极作用,使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针对网络交往的负面作用,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9.
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职业时空》2009,5(3):168-169
主体性德育是以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德育。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改革传统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主体性德育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福柯对人类主体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词与物》等著作中。福柯解构主体的原因在于他将主体看作现代社会所有问题的根源。考古学提供了解构主体的认识论基础,谱系学提供了解构主体的方法论工具。对主体观念的解构,表明了主体观念是历史性建构起来,对主体实践的解构,指出了现代人被主体、权力所奴役的历史性境遇。他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进行解构,主要通过各种话语、权力、知识在人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作用来解构人的主体性。本文也就从以上几点对福柯关于人的主体性的认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特殊儿童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涉及到背后的价值观和特殊教育理念。特殊教育从隔离到一体化,到融合教育,其中蕴涵着对于特殊儿童的本质的理解的发展变化,特殊青少年的教育中除了技能培养,一定的学科知识之外,还包括“健全人格”和其他层面的作为“人”的主体性需要。文章试图通过特殊青少年“统一人格”教育的整合性教育观,去探寻特殊教育的价值背后的关于特殊儿童的内在“主体性”的意义,探讨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青少年教育更为全面更为丰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斌 《职业时空》2008,4(9):126-126
人文性是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性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相信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发展人的事业,满足人的需求,肯定个人的才能和努力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统战工作是我们党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其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价值的涵义我国田计划经济体制问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币场经济讲东们值规律,们值规律是通过供本天系起作用的。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行业存在,也必定青它自变的供来关系,即主体名留作2间的一种双向的需求写满定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则体现了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们倡包括三个6面的关采。一是写币场经严相适伍的经济性价值,团贡献导报酬的关系。这是社会工作者自我价值的体现。二是社会价值。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异的旁彻实践,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贡献,即贡献与社会和地人需要的关系,这抑关系要京…  相似文献   

14.
生命哲学是以生命、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起点,追求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主体性,促使生命摆脱"物化"的单向度的世界。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对人生命体验、生命完整性和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哲学为我们的学校走向优质提供了一个发展思路,对我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主体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是最能表现与肯定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主体性活动,对幼儿主体性发展与培养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交际关系时,就是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它是认识事物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外语学习中只有了解了语言的特点,语言的习俗文化,才能更加准确贴切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意识,日语作为粘着语,有其本身的特点,敬语就是其中之一,只有较好的学习理解了敬语的使用,才能较好的理解日本人的敬语意识,才能开启日语学习之门。  相似文献   

17.
王友琛  杜恒义 《现代交际》2023,(2):75-81+123
中国哲学萌芽于商周时期,成形于春秋末期,在明清之际至五四运动时期开始重建本体论。这一哲学变革是吸纳西方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分式和主体性原则,并辩证赋予其西方式内涵。中国近代哲学以主客二分式重建本体论,实现了对人之主体生存的本体论观照。同时,将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结合,通过对主客二分式认识论的吸纳与转化,实现人的主体性回归,开辟了一条吸纳并超越西方近代主客二分式的哲学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杜玉荣 《职业时空》2008,4(7):85-85
一、图书馆职业关怀的意义职业关怀是指在本职岗位上,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其核心内容是重视通过职业来体现对人的关爱和理解,营造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激励人的主观能动行为和创造性。图书馆职业关怀是指,在图书馆管理中强调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弘扬职业精神,倾注职业情愫,为读者创造一个优雅生存、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一般人,特别是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它是作为消极、被动、盲目的客体性的对立面而提出的,是在同客体的对比中来揭示主体的规定性。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靠人通过自觉的能力活动而获得和创设的。主体性随时面临着丧失和削弱的危险,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  相似文献   

20.
传统发展观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建立在接受性价值观之上,它诱发并强化了人们的贪婪动机,物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是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接受性价值与创造性价值的统一体。本文指出“作为人”的消费的三重规定,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背景,阐述了通过自主性消费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