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魏伟 《经营管理者》2009,(3X):78-78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以及党中央保障并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认识民生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社会管理措施,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及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新世纪新阶段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陈军 《科学咨询》2008,(22):1-2
十七大报告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新世纪新阶段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民生档案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民生档案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近日,山东省平邑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有关单位,采取听取汇报、实地察看、会议座谈等形式,对全县民生档案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论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强调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二是鲜明地突出了社会建设的"民生"主题,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方向和着力点。加深对这一论断的认识,对于我们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决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将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必须紧密围绕这一关系到民生的核心重点来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民生问题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县级政权处于城乡接合部,属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体,其履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职责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城镇居民能否享受到党的十七大安排的"民生盛宴".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11.
李志勇 《领导之友》2012,(12):23-24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把社会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并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点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报告提出的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坚持依法管理,把社会管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北京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经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报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  相似文献   

13.
孙春艳 《经营管理者》2007,(12):102-102
表面上看,"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要大力促进个人投资。但在十七大报告中被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它所要终极关注的还是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屡民生主导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主导型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更是城口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二五”时期,是城口夯实基础、提质提速、保障民生、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之一。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和生态需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  相似文献   

16.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两会年年开,民生话题一年比一年热。对于今年两会,群众最为期待的是,下一个五年民生能有更大的改善。而这也是社会管理的核心所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之一。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和生态需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切实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具体要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33):2-M0001
胡锦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趋势,建立新机制,增创新优势,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切实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9.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人民防空工作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把人防服务民生工作真正做细、做活、做实,是新时期人防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人防实现融合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赋予人防工作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并把教育问题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高度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