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目前,人们除了对生活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外,对自身的权利维护也有了更深的意识,这就使得人们对物权法的规范配置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立法的过程中,物权法涉及到立法者如何在一部成文法中妥善安里诸多价值判断结论的立法技术问题;在司法过程中,它涉及到裁判者如何发现并且转述立法者体现在实定法中的价位判断结论的司法技术问题。本文主要以物权法的规范配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用及相互关系,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意思自治即私法自治,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享有自由决定其行为、不受他人非法干预的权利.意思自治无论是在传统私法中还是现代私法中,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这一原则的分析和借鉴,必将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罗文婷 《经营管理者》2009,(22):250-250
公私法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制度的基本分类,两者的划分有明显的界限,公权力的介入并没有改变私人自治的根本目的。公法和私法的诸多不同使得这样的分类成了必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但并不意味着各自独立的消失。美国的现实主义法学认为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不再是一种幻想。  相似文献   

4.
陈凌 《决策与信息》2008,(10):45-46
本文拟就社会比较关注的《物权法》关于征收问题的规定与现行拆迁法律法规的衔接作一梳理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善意取得制度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法律制度,我国《物权法》第106条对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作出了规定,这一规定可以说与学理上通说所认为的善意取得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的趋势是扩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具体来说 ,从善意取得适用的标的物种类以及可以取得的权利种类两个方面扩大了其适用的范围。本文通过阐述善意取得概述,我国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我国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的特色,阐述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知情权是一种经济法上的权利。从这一角度看,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既不同于私法上的民事权利实现,也不同于公法上的行政权利实现,它介于二者之间,结合了二者的特点,以社会利益为本位,既有私法的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又有国家的强制干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系列国有资产流失案的出现,使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再次引起大家的注意,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保护国有资产已经刻不容缓。恰在此时,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的出台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起到很大的法律效果,同时我们要以《物权法》为契机,积极进行会计改革,加强我国国有资产的保护与监督,从而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众所用知,意思自治原则是私法领域最为重要的基石之一,其本是契约领域若干交易原则之一,之后乘着自由资本主义、自然哲学的东风浮游直上,渗透到私法的各个领域。但即便如此,契约领域仍是与意思自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最近以来所谓意思自治原则已然衰退的观点日渐增多,而这些观点往往将以格式条款为代表的若干制度的出现作为意思自治原则衰退的证据。因而本文拟从格式条款出发,以窥意思自治的适用及限制,探究意思自治原则“衰退”之实质,力求重新为意思自治原则定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物权法》中地役权原则和电信企业具体的业务运行,浅析《物权法》对电信企业经营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在动产担保融资方面的重大突破,并论述在新物权法框架下以应收账款和存货质押存在的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法律上的保护对于推动动产担保的发展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物权法》中新增担保物权为着眼点,分析其给银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挑战,并结合银行业自身特点寻求化解风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交易行为逐渐增多,我国城市房屋交易中因价值不等或者不能有效体现价值而引发的冲突逐渐凸显。房地产估价行为的引入,有效的解决了这一关键性问题。房地产估价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行为,受法律调控影响。新物权法的出台为房地产估价行为提供了法律上的支点,为社会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1号开始施行的《物权法》之中,并未设定有居住权此项权利,但是在民间则素有居住权一说,电视台的法制宣传节目中居住权一词也频频出现。户口,居住,住房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词之间,到底是何关系.有何联系,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在法律层面上作出一个清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在国务院两度出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奈例(征求意见稿)》的背景下,为推进城市房屋拆迁行为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针对现有房屋拆迁存在的问题,本文对《物权法》所确定的拆迁行为进行界定,理清民事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关系,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提出见解,并对如何界定公共利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侯飞 《管理与财富》2009,(4):111-112
《物权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分析了《物权法》立法对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非公经济来说,在财产权利确认、市场交易行业等方面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关于物权的纠纷事件越来越多。近几年《物权法》在民事强制执行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几乎在每个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都要提到《物权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一直被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某些问题是否适用《物权法》所困扰。因此,本研究重在探索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适用《物权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善意取得只适用于动产,而《物权法》出台后将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适用于所有物权载体。这是立法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对保证交易安全和促进物权的流转是利的,但也存在缺陷,其利弊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物权即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物权的研究日益增多,自1982年的《这件古玩究应归谁》这篇文章开始,物权研究逐渐发展,在改革开放至物权法颁布前,学者们除了研究一些情形下物权的归属问题外,更多的是研究在民法中是否确立物权体系的问题;在2007年物权法颁布初几年,国内学者的研究很大部分围绕着物权法中相关问题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地不断发展和国情的变化,各种新的物权问题开始显现。近年来,学界的研究重点,物权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造成这些趋势的可能原因,都是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徐华 《领导文萃》2007,(1):21-26
一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物权法,辗转8年.6次提交审议。围绕物权法的诸多争论,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在最新的法律草案中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维护不动产交易秩序,我国《物权法》确立了预告登记制度.该制度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保全以将来发生的不动产物权的移转、变更、废止为目的的请求权而按照约定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的预先登记.预告登记制度在我国作为一项新制度,仍有不完善之处,本文对该制度理论进行研究,提出完善预告登记制度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