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俊 《决策咨询通讯》2010,(2):66-68,74
成都市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数量众多,特点鲜明,但是开发与管理不到位。根据成都市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应突出成都市旅游资源的文化元素,把成都市旅游形象定位为"中国草根文化、休闲文化体验之都",以可供游客选择的"旅游套餐"的形式重新设计旅游线路,重塑府南河,建立美女博物馆,利用体验式旅游、自助旅游、交换旅游等新形式,把成都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从文化视角分析该市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符合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并就具有姜堰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农业旅游产品创新进行探讨,提出了提升姜堰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怡 《经营管理者》2009,(24):133-134
旅游产品的组合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本文在探讨诗歌旅游产品组合涵义的基础上,以江油市李白诗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提出了李白诗歌文化旅游产品组合的基本构想及模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旅游管理中传统文化对其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旅游业正逐步转向以文化与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本文从我国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的关系出发,探讨新时期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理念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中冰雪旅游文化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冰雪旅游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如何塑造和评价冰雪旅游文化展开了探讨,提出要从不同层面着手,把文化作为主线来统一旅游地的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旅游商品设计与开发和旅游中介体文化塑造。为了更好地评价冰雪旅游文化,应将文化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影响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6.
曲锐 《管理科学文摘》2011,(33):207-207
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7.
宗教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组成部分,在新世纪里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宗教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品牌,宗教朝觐、考察旅游成为现代国内旅游需求中的主要增长点之一。辽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本文介绍了辽宁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资源概况和存在的开发优势,以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辽宁宗教文化优势进行有效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利用,并同时提高导游业务水平,强调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加大宣传力度等使其宗教旅游文化能够得以大力发扬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长汀县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近年通过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汀作为古汀州府的驻地,有着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有着"客家首府"的美誉,当地以振兴传统文化为契机,擦亮"客家首府"的旅游金字招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该文以长汀客家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展开系列走访调研,分析制约长汀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因素,为长汀县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云丽 《决策与信息》2008,(12):137-13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有着浓厚的体验价值,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民族地区如何将现有的资源优势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日益成为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指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影视作品《山海情》播出让闽宁镇成为焦点的背景下,通过实地问卷调研对闽宁镇影视旅游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宁镇存在旅游环境和设施不完善、影视旅游文化建设不足、旅游产品开发未形成产业链等问题。对此,提出发挥旅游联动效应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优势;重视旅游环境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促进影视视角下文旅融合发展;突出品牌特色,建设旅游产品产业链,以及科技赋能、创新营销,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石油文化、古文化、湿地文化、民族文化、草原文化、温泉文化、冰雪文化等。要做好旅游文化的整合开发工作,注重文化、彰显特色,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加大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2.
当今,贵州省政府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经济建设任务来抓。认真研讨苗王庙的文化价值,并在开发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措施。以苗王庙为中心,以苗族文化园为重点,榕江县整体推进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文化旅游产业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对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的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在文化旅游日益兴盛的今天,高校旅游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高校校园无疑也是科技旅游、文化旅游、修学旅游的最为集中的景区。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资源整合下创新和发展旅游文化,并充分挖掘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能够保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平整性,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然后分析了文化资源整合创新的注意事项,及文化资源整合对旅游业的影响,最后以云南丽江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伴随山西经济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旅游业,开发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投资,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题。但是,由于缺乏对大院旅游资源的内涵进行深层次地挖掘和整理,没有从整体上规划大院旅游资源,各个大院独自发展,丧失了大院群落的规模效应,文章在分析大院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晋中大院文化旅游区,重点在于各个大院旅游资源的整合,发挥各个大院的资源优势,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规模效应,推动整个晋中大院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在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为背景,利用Spreadsheet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揭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本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对本地旅游纪念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目前,本溪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旅游纪念品文化特征不浓厚,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本溪应以地域文化背景为依托,充分挖掘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内涵,打造出高品质的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强调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找出了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着民族文化挖掘不够、缺乏对民族文化商品的推销以及专业人才的缺乏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推动恩施州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旅游市场营销,是指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进行高效运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活动。旅游市场营销注重管理和协调,特别是旅游文化服务、旅游资源、游客与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协调。传统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是“物”起决定性作用,而现代旅游业则以营销、管理、  相似文献   

20.
旅游节庆活动以其巨大的吸纳聚集效应、产业联动效应、形象传播效应等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而文化是旅游节庆的灵魂,主题文化又可谓是其灵魂中的支柱。着眼于旅游节庆活动主题文化的魅力释放问题,以四川省广元市"女儿节"为例,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与他文化的联系及管理体制的支撑四大方面构建起总体框架下进行分析。为我国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可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