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知识观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国际化扩张过程中的市场进入问题,并基于时际范围经济的原理提出了一个过程模型。根据过程模型,企业在国际市场进入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应当采取序贯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以更加有效地追求和实现时际范围经济;第二,由于时间压缩不经济的存在,企业必须审慎考虑国际市场进入的跨度和节奏;第三,类似于企业对核心业务的专注,企业应当审慎考虑国际化扩张的市场范围,或者更明确地说,企业应当序贯进入具有前期知识积累的目标市场;第四,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国际化扩张战略时,初始目标市场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根据企业所在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的竞争地位和战略目标等因素综合权衡。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因素相关理论对温州企业两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有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温州企业国际化经营阶段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特定的国外市场选择正确的进入方式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也是跨国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思路.本文以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相关理论探讨及模型构建为基础,通过对在荷兰中资企业的实证分析,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顺应世界潮流,实施"走出去"战略,选择拓展国际市场的适当模式,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利用各种经营资源,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在跨国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传统理论认为,新兴市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前,与本国市场中的外国跨国公司进行合作的内向国际化有利于企业的跨国经营。但是,研究者逐步认识到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尽管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合作有助于获得国际经验和知识,但企业也会在合作过程中感知到劣势,并因此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鉴于此,通过加入时间和空间维度,本文对现有外来者劣势理论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新兴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的内向国际化过程中存在"前发外来者劣势"(pre-entry perceived foreignness,PEPF),探讨了内向国际化经验对PEPF及PEPF对进入模式的影响关系,并检验了PEPF在内向国际化经验和进入模式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对144家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合作时间会导致企业前发外来者劣势感知的升高;合作时间越长,企业越倾向选择出口、设立代表处等低控制型进入模式;前发外来者劣势完全中介了合作时间与进入模式的关系。本文因此提出了内向国际化中被忽略的劣势感知问题,并为内向和外向国际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观点。本文结果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认识前发外来者劣势及其发生机制,对企业及早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不必要的、消极的劣势感知,提高外向国际化水平具有管理启示;而且,对政府制定提高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合作水平的扶持政策以及强化国际自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大连开发区作为城市和腹地市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应当成为拉动辽宁省和东北地区经济进入国际市场的火车头。因此,立足21世纪初叶这一历史碑界,大连开发区要将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推向世界经济舞台,进一步开辟国际市场和新的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发展空间,必须打破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思维定势,把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理论,引进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作为支撑,坚定地选择并确立国际化的操作对策,本文对此试作创意。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服装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弱国。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服装出口亟待转变增长方式。本文从服装自主品牌的研发设计、国际市场的进入模式角度,构建了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应用框架,进而对中国纺织服装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经营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服装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 《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排名,向来被经济界认为是世界各国经济状况的一个晴雨表。本文介绍的世界500强制胜市场的三大经营战略,很值得国内的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关注和借鉴。 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必然是一个跨国公司。其经营活动已经纳入国际经济活动之中,以国际市场为舞台,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从全球战略出发,在世界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世界500强对世界经济的各个领  相似文献   

8.
品牌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呈现出市场国际化、企业跨国化、资本多国化和竞争白热化的态势,品牌国际化成为了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本文阐释了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服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打算进入国际市场的服务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然后提出了服务企业国际化的五种相互并不完全排斥的战略。它们是:直接出口服务,即最适合于面向产业市场的维修和保养服务;系统出口,指由两家或多家提供互补性解决方案的企业开展的合作出口;直接进入模式,指服务企业在国外市场直接建立子公司;间接进入模式,适用于那些不愿意直接在国外设立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子公司的服务企业,通常通过授权协议或特许经营方式由当地企业提供服务;电子营销,这种方式使企业不必局限于某一特定市场。  相似文献   

10.
WTO离中国越来越近。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将会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许多跨国大公司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许多企业将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威胁。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它们采取积极的国际化战略,抢在外国竞争者大举进入之前先“打出去”。海尔集团无疑是它们当中成功者的一个代表。海尔成功的国际化战略对我们其它企业国际化自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下,企业品牌国际化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奇瑞汽车作为我国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自上市以来就注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非常迅速.本文针对奇瑞汽车品牌国际化案例,在其品牌定位和国际市场品牌进入两方面从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国际扩张与国际化绩效一直是国际商务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在国际化扩张中最大差异之一则在于其所有制形式。本研究从中国企业所有制独特特性出发,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所有制形式对企业在国际扩张中行业环境风险感知、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进入模式的绩效差异。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扩张进程中:(1)行业环境风险感知对国际进入模式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所有制形式对企业的行业环境风险感知与国际进入模式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3)不同进入模式对企业的国际化绩效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莹 《经营管理者》2013,(27):206-20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加入WTO,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国际市场开发,提升国际化实力。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打造中国品牌,增强跨国经营实力已成为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国内外多种资源,制定国际市场进入策略,日渐成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首要挑战。本文立足市场和资源全球化的大背景,阐明了全球化的特点和对企业的要求,分析了中国公司进入国外市场的前提和条件,通过对国外市场合作模式的研究,制定进入策略。本文对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国门,打造品牌,实现利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海外市场,公司需要在出口(EXP)、许可证生产(LG)和海外直接投资(FDI)3类进入模式之间选择.运用在线算法研究了海外市场在线进入模式和转换时机选择问题的决策,设计了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最优在线策略.结果显示:海外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成本将对进入模式的选择与转换时机产生迟滞作用,迟滞的幅度受不同模式之间进入与退出成本的差异和不同模式下单位产品成本差异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模型的策略和结论对我国一些国际化经验不足却不得不进入海外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国际化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感知风险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从国际化感知风险概念出发,通过引入企业资源能力(调节变量)和国际化市场进入模式(中介变量),剖析国际化感知风险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际化感知风险与国际化绩效关系整合研究框架。通过对463家中国国际化企业的数据研究发现,国际化感知风险与国际化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国际化感知风险不仅直接作用于国际化绩效,而且还经由企业的市场进入模式间接作用于国际化绩效,即市场进入模式的中介作用显著;国际化感知风险对国际化绩效的作用受国际化经验的调节,国际化感知风险对国际化绩效的回归系数是国际化经验的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16.
已成为世界微波炉第一品牌的格兰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特点与条件,通过国际化经营在激烈的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其品牌国际化的模式值得人们深思.本文首先介绍品牌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然后展示格兰仕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最后对格兰仕品牌国际化提出一些可选择的路径,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经营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市场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求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这就导致了各国的市场日益对外开放,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全球性的竞争更趋激烈,现实环境揭示了一个简单的真理,质量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是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构成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8.
香港作为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占据高附加值环节,同时,香港也是内地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的重要市场和门户。本文通过分析香港经济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平台优势以及产业特点,在充分结合中国内地大型企业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探讨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实施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国烟草生产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对高档烟草专用设备的进口逐年上升。本文中笔者对进口设备的贸易谈判及签约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锐 《决策探索》1995,(12):38-4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商品与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全球性串流日益活跃,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着与国际市场接轨,不论是已经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还是准备步入国际市场的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拓宽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