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领导者》2007,(8):55-56
反垄断法:三种行为属于垄断 规定三种垄断行为: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法律所称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2.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案件公布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并公布了12起垄断案例,其中9起案件系有关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而涉案领域则包括保险、旅游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行业协会涉及垄断协议问题比较突出。相关专家指出,该垄断行为一方面限制了正常竞争,另一方面也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可能被迫承担商家转嫁的价格以及低标准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狭义的垄断在法律上是指特定主体在特定市场上的特定经济活动中非法排除或者限制竞争者的状态或行为。在实践中,垄断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自然垄断,即经营者对有限资源的独占性导致的垄断;二是经济垄断,即少数经营者合谋行为或兼并控制行为形成的垄断;三是行政垄断,即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导致的垄断。行政垄断在实践中又可区分为区域性行政垄断和行业性行政垄断两种形式。 在我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行政垄断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危害极大。行政垄断往往造成价格扭曲和资源的无效、低效配置,这种垄断的低效率也是造成腐败的重  相似文献   

4.
行业协会作为经济法的新主体,在维护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行业协会的市场行为是一把“双刃剑”,其在规范行业竞争的同时,也可能被利用来作为限制竞争的工具,扰乱经济秩序。我国的反垄断法虽然已经对行业协会的垄断行为作了较严厉的规制,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选择了行业协会的反垄断规制问题作为选题,希望能对行业协会在我国的规范化运作起到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志勇 《经理人》2007,(10):72-72
作为一部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将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投资者和经营者应认真对待这部法律,以规避其实行所带来的经营决策风险。 注意特殊规定 反垄断法是为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而不是限制企业正当的经营投资行为,其剑指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因此,企业应努力避免所有可能被视为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行业协会对市场竞争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行业协会能协助政府制定竞争政策,维护竞争秩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为避免激烈的市场竞争,总是企图削弱和排除竞争,从而产生限制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致力于全面推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有一股来自政府内部的力量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突出地表现为实行地区封锁的地方保护主义,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和有序运行,学术界习惯将这种行为称为行政垄断。有鉴于此,我国2008年8月1日起实施的《反垄断法》中专设"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一章予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垄断不同,我国的垄断问题主要集中于行政垄断.所谓行政垄断,是指政府主管机关滥用其行政权力,排斥、扭曲或限制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规模的迅速增长,行政垄断成为我国目前垄断的主要形式.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不完全的市场经济过程中,行政垄断不仅没有彻底摆脱,而且愈演愈烈,其负面影响也日显突出.行政垄断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成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林碧兰 《经营管理者》2009,(24):272-272
行政性公司和公用企业实施的妨碍、限制竞争的行为,由于其双重属性导致行为性质认定的争议颇多。本文基于此,从行政性公司和公用企业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所利用的权利(力)出发对二者是否能成为行政垄断主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失业是经济发展无法避免的产物。我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近年来全国城镇出现的大规模的下岗和失业洪水,它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对失业问题尤其是行业垄断性失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反向思路。行业垄断性失业是指由于行业垄断所引起的垄断行业内的隐性失业和垄断行业外的公开失业。行业垄断主要表现为行业主管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阻碍本部门经营者与其它部门经营者的交易,使其所支持的企业在某些方面处于人为的垄断地位。这种人为的垄断地位使垄断行业在其产品价格和产量方面具有绝对的…  相似文献   

11.
白宝芬 《经营管理者》2009,(20):143-143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突出地表现在固定价格和集体抵制两个方面。行业协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其限制竞争行为更具隐蔽性,危害性也更大。虽然我国现行规定对其也有规范,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两家企业就是竞争,而只有一家企业则是垄断吗?有没有竞争、竞争激不激烈,关键是市场有没有准入限制,跟企业数量没有密切关系。从企业的角度,如果存在价格和进入管制,那么纵有千万家企业,可能也只是一家垄断。在国内,由于没有潜在进入者,有的企业无需充分的市场竞争,也不会开展市场竞争。在国际市场上,由于进入限制被打破,真的就得开展市场竞争了,可这时候的竞争又多是兄弟打架。  相似文献   

13.
李黎 《决策探索》2003,(9):25-25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行政机关以行政权力为后盾,非依法律规定,限制或排除竞争的行政性垄断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残留的行政主导作用的泛滥和自由、开放、平等的市场经济规则之间发生了强烈的冲突,行政性垄断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最主要障碍.有效的规制、遏制乃至消除行政性垄断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竞争秩序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立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断是一种为了使少数人获益,而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经营模式。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垄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其中有明示的、也有默示的,而垄断协议却是垄断形式中最基本,更是最常见的。因此,加强对垄断协议这种垄断形式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更加有效的保护自由竞争,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建立反垄断法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平 《管理世界》2005,(8):38-47
中国的竞争法及其研究一直强调公平和社会正义,利用市场机制达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这一效率目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应充分发挥经济学在竞争法立法和执法方面的作用。竞争法保护的是竞争机制,而不是竞争者。中国应当尽快建立真正符合竞争政策精神的思维方式,摈弃与“看不见的手”不相符的词汇和逻辑。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竞争政策不应作为保护和扶持国内企业,限制国外竞争者的工具,竞争政策不是产业政策的替代品。中国政府应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建立和展示对市场机制的信任,让竞争发挥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建立独立的有单一职责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不仅是消除行政垄断的必要,也是保证竞争法的实施不受产业政策左右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世界电信业因其固有的自然垄断性,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成为政府垄断行业。应当承认,垄断经营体制较好地适应了电信发展初期和发展阶段的经济技术特点,各国电信基础的形成、电信需求和电信网规模的高速发展大都集中于垄断阶段,发达国家基本电信的普遍服务也均是在此阶段完成。然而,尽管政府在电信垄断期间通过政策对垄断企业实施了经济管制,但垄断本身的弊端给电信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效率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电信技术的进步,电信垄断体制开始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在电信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就成了…  相似文献   

17.
黄莺 《经营管理者》2013,(16):302-302
客户资源是每个企业生存的根本,随着电力行业的垄断局面被打破,电力行业与其他能源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其竞争焦点将集中在售后服务、产品质量、价格、替代品和公众形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企业合并存中国《反垄断法》中被称为经营者集中。企业合并或经营者集中除了能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公共利益外,也有可能产生垄断、妨碍市场竞争。(如美国《横向并购指南》对企业合并可能产生的后果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存在,背后在价格、产量方面搞协调;二是如果一家企业规模很大,  相似文献   

19.
销售协议(Distribution Agreement)是指供应商指定一家或多家相对固定的销售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内销售其商品的法律文件。广义的销售协议还包括特许和代理协议。销售协议一般分为独占性(Exclusive)销售协议和非独占性(General)销售协议。欧盟竞争法所调整的主要对象是独占性销售协议,而对非独占性销售协议则不加任何限制。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在供货、销售、运输成本和库存量等各方面,独家销售协议的供销双方都获利颇多,因此独家销售协议在各国均普遍存在。而在欧盟内部,约有10万个以上的独家销货协议和50万以上的独家购货协议。从限制竞争方面看,由于独家交易的缘故,在客观上将该协议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排挤出了市场。不难看出,这种协议具有某种垄断的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发掘、培育和激励,将成为中国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进程中的前哨战和持久战,其在企业契约中具有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其在与非人力资本进行竞争与合作的博弈过程中不断演化出多元的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模式。而经营者人力资本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且是最基础性的稀缺资源,所以更需要在制度上加以维护并保障其权能和权益。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