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岚 《经营管理者》2011,(11):154+153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以及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优势所在,并说明了我国目前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于我国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想法,最后阐述了政府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成长中政府功能定位与政府行为的内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因为如此,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谋求通过催生产业集群成长的方式来推动地方经济增长。而政府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有效性,则要以政府角色与功能的正确定位为前提;同时,政府的具体行为又要视产业集群成长的内生性需求而定。  相似文献   

3.
发展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八大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得出邢台市处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欠发达水平的结论;分析了邢台市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及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对邢台市依托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潘生  张宏  张文 《经营管理者》2009,(15):180-180
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较高的长,但由于种种原因,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想要促进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能很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为缩小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要 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西进趋势,恩施州作为我国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抓住政策优势和我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恩施州承接产业转移时要利用后发优势,选择承接规模效益递增与技术先进的产业;注意承接转移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原有的农业发展模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模式。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集群以其聚集效应、竞争效应、分工效应、协作效应和品牌效应,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尹侠云 《经营管理者》2009,(23):163-16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较高的长,但由于种种原因,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想要促进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能很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从经济条件上看,欠发达地区税源基础比较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固定资产投入不足;经济增长未能真正走出粗放型增长的方式,产业集群和企业集中度不高,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农业信息科技服务体系,拟通过电话在互联网覆盖不全面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构筑以电话为试用终端的农业信息科技服务中介平台,该模式使得信息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从经济条件上看,欠发达地区税源基础比较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固定资产投入不足;经济增长未能真正走出粗放型增长的方式,产业集群和企业集中度不高,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从环境条件上看,社会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都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内部发展动力不足,也妨碍外来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培育重庆欠发达县域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县域经济特别是两翼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区位、交通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东中部发达地区。东中部发达地区大量事实证明,产业集群是加速县域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笔者以为,培育产业集群是新形势下重庆欠发达县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与河南产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剑力 《决策探索》2004,(10):37-38
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内外有不少地区依靠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从美国加州的硅谷、意大利中北部传统产业区、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区到北京中关村、台湾新竹工业园,还有,“东东莞(PC制造业)、浙江嵊州(领带业)、河北清河(羊绒业)等.无一不是靠产业高度集中、企业密切联系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因此,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河南.更应该重视和发展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的培育和持续发展,尽快实现经济集约化增长.壮大县(区)域经济,实现“三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建设是目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我国内陆欠发达农业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慢,城镇化水平较低,因此研究这些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加快该地的经济发展,提升我国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驻马店市为例分析了内地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内容,提出了推进内地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产生的新型组织形式,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平台。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产业拥挤效应、生态环境破坏等市场失灵的问题,造成农业生产秩序混乱,市场调节能力下降,经济效益无法实现。本文以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市场失灵现象的政府作用为论点,阐述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动力,介绍了市场失灵的表现,并为政府针对市场失灵问题应采取的举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欠发达县域经济正面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但"三农"经济,仍是欠发达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三农"经济发展旺盛的信贷需求相比,银行业信贷投放不足,已经成为掣肘其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在这里,我们对欠发达地区县域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的论述,重点论述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实现工业化的对策: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确定主导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工业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赵力 《经营管理者》2013,(31):68-69
对于我国工业落后的西部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首先解释了旅游后发地区的形成原因。然后对后发地区发展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后发地区要实现后发优势的三大策略。并结合部分西部经济欠发达县域地区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促进后发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中部地区创新因素集聚和竞争能力放大,进而提高中部地区经济的综合实力、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政策的经验,从消除市场分割、促进技术和知识交流、完善制度建设、提供公共物品、加强行业协会功能、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给出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