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实际语料对英语移就辞格中的态度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移就具有情感、判断和鉴赏三种态度功能;而且,移就的态度功能主要由移用语来体现。同时,由于移就是一种临时搭配,其中的移用语不仅是对移用前所修饰事物的描述,也是对现有搭配中事物的描述,所以常具有两种态度功能。此外,移就的态度功能与移就类别有密切联系,情感功能主要由“移情于物”表达,判断和鉴赏则多以“移非情于物”体现。   相似文献   

2.
移就辞格是一种超常的语言现象。移就辞格的心理机制主要是由联觉、移情和相似联想构成的,没有这一心理机制,移就辞格就不可能成立,也就无法为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介绍TransferredEpithet (转移修饰法 )和汉语移就及其翻译 ,可以使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辞格 ,领略其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  相似文献   

4.
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就或修饰语移置是英语和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格。移就是由转移修饰语和新的被修饰语 构成的,是一种超常规的搭配。转移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语义冲突是移就修辞的区别性特 征。文章探讨移就修辞格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其翻译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语移就辞格的翻译陆云Theplounghmanhomewardplodshiswearyway.Andleavestheworldtodarkness.andtome.农夫荷锄归,倦倦回家门,惟我立旷野,独自对黄昏。这是英国诗人托马斯·葛雷(Tho...  相似文献   

6.
移就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的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种精心排练而又故意误用语义的修辞手段。文章从英汉移就辞格的语义特征出发,论述英汉移就辞格怎样通过“故意误用语义”、“精心排练”语言使其产生变异,从而取得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诗歌的特殊形式,在翻译古诗词时,在很多情况下,应发挥创造性———应根据诗歌意境、作者意图,或解释大意,或表达寓意,或转换辞格,或改变搭配词语等等。  相似文献   

8.
突降法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十分常见的修辞格。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可前后颠倒的语序。因此,突降辞格的翻译不能套用一般的语序翻译原则。否则,辞格修辞效果就不可能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英语移就修辞是一种超常规的搭配,其修辞特征在于修饰词的位移形成修饰词与新被修饰词的语义冲突而产生常规搭配无法获得的修辞效果。本文从定义、修辞理据、类型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对这一修辞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如何翻译古诗词中同一词语及不同词语的借代辞格连续应用、借代辞格与其它辞格的结合使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辞格之间相互交叉、边界不清,对它们的区分往往或此或彼,无所适从,这主要由于我们长期以来认为辞格是特征范畴。作者认为辞格是原型范畴。文章首先对比喻、比拟、拈连、移就、通感这五种极易混淆的辞格进行细致分析,提出了格位和格位变体两个概念,进而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对整个辞格进行了原型范畴的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12.
俄语双关辞格有它自身的定义和特点。双关辞格的翻译一向被认为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它的能否准确传达关系着对原文语言风格的保留问题。从其特点出发,探讨了俄语双关辞格翻译的重要性及其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13.
英汉辞格的对比与翻译在英汉辞格研究中非常重要。通过比较知道 ,汉语辞格反映和英语辞格Oxy moron在构成方式、修辞作用以及本质上都有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它们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也有诸多重合的地方。这为探讨它们的互译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般说来在翻译英语Oxymoron和汉语反映时可以采用移植法、拆译法、融贯法、引申法、加词法或改词法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谈英语移就修辞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就是指形容词的修饰对象发生转移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本文从移就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语用前提、语言特点、"逻辑性"五个方面论述了移就辞格.  相似文献   

15.
辞格可以分为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两部分。深层结构为语言常体,表层结构为语言变体。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要受语境和转换原则(联想原则、功能原则)的制约。分析辞格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可以判定一个不合常规的语言搭配是病句还是辞格,如果是辞格又是什么样的辞格。  相似文献   

16.
移就作为一种修辞格,一直是修辞学和语言学领域被关注的研究对象。基于徐盛桓先生有关话语生成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移就辞格的生成机制为:移就源于说话人的意向性;修饰语的移动和重新就位是在意向性主导下,在相邻/相似关系作用下从自主成分到依存成分的推衍过程,知觉的理解性和恒常性是推衍过程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各种辞格的运用是英汉谚语的重要特征。分析了修辞与翻译的关系,进而对英汉谚语所含辞格进行了分类,最后从修辞角度探讨了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论英语比喻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英语中最常用的辞格,是以此喻彼的手段.明喻是以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说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类关系.明喻可分为描写型、说明型和启发型三种.暗喻是直接把喻体说成本体的一种比喻方法,按其构造性质分为判断性和修饰性两种.理解与翻译这种辞格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在使用这种辞格时要尽量做到喻体的贴切、简炼和新颖.  相似文献   

19.
修饰语移置辞格,由于不如其他修辞手法使用得广泛,因而一般的修辞书很少提及。但由于它在手法上有其独特之处,在理解方面颇有难度,就很值得研究。本文从修饰语移置辞格的内容、内在联系、作用及翻译的方法对该辞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辞格的运用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英汉辞格及其运用既有相同的地方 ,也有不同之处 ,翻译模式有保留原格、保留原格加注、舍弃原格、改变原格、添加辞格等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