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雪 《生存》2020,(6):0173-0173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素质教育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尤其对幼儿教育的开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旨在提高幼儿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实践,联系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活教育因子,从三个方面: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知识之窗,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拓展经验的尝试之所,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实践之旅,来对语文课堂接轨社会生活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邵笑冬 《生存》2020,(10):0163-016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被重视,而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占有独特的地位,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渗透到其中,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本文主要结合现在初中教学现状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宁宁 《生存》2020,(13):0097-0097
创意法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一种新意,打破常规、敢于求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法。小学学生是刚摆脱那种处处依靠老师、唯师是从,走向独立的阶段,根据这个特征,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敢于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意教学法。伴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中对人才的需求,提出的要求和希冀越来越高,创新作为新的词汇、新的事物,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里、教育界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里,尤其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更是难以估计。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新课标,对创新教育进行全面地剖析,解读新课改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把创新理念渗透到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之中,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有效地促进和推动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祝集富 《生存》2020,(1):0169-0170
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理想教育进行思考:理想教育,要与时俱进;理想教育要联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理想教育要与好道德、好品行相结合;理想教育要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语文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被纳入学生生活中,语文就有了生命的灵动.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增添丰富的生活色彩.未来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7.
李燕 《浙江学刊》2000,(3):153-153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将民主的思想观念带入了语文教育阵地,他们倡导的白话文运动为文学革命鸣锣开道,也为语文教育革新掀开了新的一页。具有民主思想的教育家们,追求民主教育,发扬教学民主,使原有的教育改良产生了根本的变革。1919年5月中旬,陶行知先生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实质上,就是首次将民主思想与民主方法引进了教育领域,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让学生从消极的教学受体转变为自动的学习主体,将教学的民主权利极大程度地赋予了学生。接着,吴研因先生力倡的“自然教育法”,彻底否定了不民主的封闭式、注入式…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语文新课改,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现代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刘英文 《生存》2020,(7):0190-0190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给予积极和耐心的引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案。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学生学好语文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中“补白”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形式,能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补白”艺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孙元 《探求》2001,(3):53-5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变化,高校的教育、管理、教学及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已全面展开。这些变革对大学生的观念、思想、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一、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教学和生活管理工作,渗透到各项教学管理和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要开展健康心理教育,培养学生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要注意网络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研究在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是属于全世界的”。(斋藤秋男语)诚然,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声望的教育家,陶行知及其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学者的瞩目。尤其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对陶行知的研究与介绍更为深入,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很值得我国陶行知研究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笔者所见资料,就日本对陶行知的研究情况分为两个部分作一概要介绍,以资借鉴。一、日本战前对陶行知的介绍及中日两国间的交流有关日本战前对陶行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30年代中期。陶行知开始全面地实践他的生活教育主张与民主理论,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注意。日本人对陶行知的了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所以,有必要叙述一下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
梁晓凤 《学术交流》2007,(8):172-175
民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产生的土壤,中国近代教育思潮是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成长的甘露,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升华的有机肥料。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以民为贵,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他主张通过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通过民主教育以实现真正的民主,并尽量发挥大家的创造力。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开我国"教育公平"的先河,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美育理论的新突破──谈李幼苏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马青山由甘肃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评论家李幼苏先生编著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下简称《美育》),是一部融美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为一体,系统研究语文教学中审美特点及其规律的教科专著。它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4.
尚刚 《生存》2020,(14):0064-0065
新课程标准之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确切的规定,教师对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将人文素养的培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成广大教师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在这方面,语文教育有着先天的教育优势。  相似文献   

15.
聂海波 《生存》2020,(7):0137-0137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道德品质与个性养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中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积累,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就容易导致学生价值观念的偏离。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人文教育。本文围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教学任务之一,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充分溶入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挥出教学效益。现结合教学实际经验,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马娅 《生存》2020,(14):0074-0075
初中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生活性的学科。教材中的作品是文人墨客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写作而成,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情感。因此,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实践能力,积累丰富的生活元素与情感元素,拥有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学好语文。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学习压力繁重,没有时间与精力关注生活,或根本没有观察生活的习惯。这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导致学生写作时思路狭窄,写秋天只能想到落叶纷纷或收获的季节这类模式化的场景,赏析课文时也无法提出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基于此,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要求,要求教师将生活元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形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发展。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融入为初中语文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开展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案,希望对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黄炎培多次考察南洋的华侨教育,极力主张要在侨学中推行汉语文教育,打破省界以利于师生克服方言的干扰,并采取多种灵活手段改进汉语文教学,提出多种办法加强教师队伍,来保证汉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世纪,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有效教学的反思,能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全面健康的发展,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才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