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彦敏 《生存》2020,(7):0037-0038
单元备课时注重规划,细化单元习作要达成的课时目标,敏锐地从课文中捕捉着力点,引导学生发现,带领学生训练、收集素材。基于学生的实际和习作的目标,变通教学方式、指导方式和讲评方式,一步一步寻得密钥,实现习作教学的循序渐进,打通“天堑”变通途。  相似文献   

2.
莫婵 《生存》2020,(5):0051-0052
随着新教改的深入发展,语文习作教学成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重要路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单元式的习作教学模式通常包含了单元主题、学习目标、习作评价这几个要素,因此想要将习作单元教学模式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将单元导入、习作开展、习作总结作为教学切入点,以此来制定教学计划和习作目标。单元习作教学具体可划分为情境创设、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拓展运用、学习技能、评价反馈、反思提升这几个阶段,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习作课堂,逐步稳固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罗香兰 《生存》2020,(9):0042-0042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设置了单独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的话语系统图文并茂,易读性大大增强,训练目标明确,教学的可操作性强,能更好地重视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的改变更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对习作教学的要求,教学过程更加体系化、明确化、具体化。与以往不同,习作教学的地位开始被提高到跟阅读教学相等的高度,因此,教师在面临教材的新变化,必须要正视当前习作教学中的不足,改变教学模 式,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4.
罗倩 《生存》2020,(4):0054-0054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习作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此,阐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目标定位,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进一步探究基于目标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设计策略,以期全面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5.
曾玖莲  刘世辉 《生存》2020,(12):0008-0008
要教会小学中年级学生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让学生懂得一篇优秀习作的基本要求,学会审题、写作方法要领以及如何表达运用。  相似文献   

6.
王文芝 《生存》2020,(14):0143-0143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师要激趣学生习作,有效开展写作教学,教会学生语言组织的技巧,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促使学生发现写作的魅力并主动习作。  相似文献   

7.
习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指向表达.所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但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见过这样的场面,老师布置了一篇习作练习,下面的学生异口同声,一声长长的"啊……".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使习作俨然成了为完成任务而完成的任务.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习作教学还怎么继续呢?学生的习作水平还怎么发展呢?习作是学生痛不欲生的事情.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魏春林 《生存》2020,(15):0014-0014
在新课改的广泛背景下,写作能力再次成为语文教学的焦点,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直接体现,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带有一种难以得到的意味。写作能力便是如此,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理想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阵地,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就变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9.
经调查发现,60%的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习作课堂上,学生手托下巴,嘴咬笔杆,绞尽脑汁却头脑一片空白;抓耳挠腮,搜肠刮肚,苦于无从下手。但所有的学生都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对于语言的组织运用,对于习作素材的谋篇布局,这是一种习惯与能力的渗透。针对学生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习作无思路,惧怕习作现象,我开展了这样一项习作教学模式的尝试,并努力把这种方法整理得更系统化,更科学有效化。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在摸索中寻求了一些适用的习作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梁家胜 《生存》2020,(7):0033-0034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 我心。”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勤动笔,树立写好习作的自信心,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安亚琦 《生存》2020,(6):0028-002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习作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离的。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阅读积淀直接制约着其习作能力的提升,而习作素养又直接反映着学生的阅读现状。可以说,只有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的有效融合,方可释放出强大的内驱力与向心力,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起步阶段获得实质性提升与发展。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寻求阅读教学与习作融合的科学措施,以驱动学生在阅读中开展习作训练,在习作中推动阅读提升。在阅读与习作的相互作用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语文内涵,把握语文本真,以浓厚兴趣与饱满热情开启语文求知之旅。  相似文献   

12.
王丽莹 《生存》2020,(14):0010-0011
小学低年段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看图写话所占比例较大。看图写话,就是一步步将习作的创作过程,直观地解析给学生。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同时,也要深入分析图片内容,探究其潜在的内容,让学生不光能理解,还能懂得组合整理语言知识,最终完成一篇优秀的习作。往往教师却觉得无从下手,学生面对图画时,觉得写无可写就会丧失对写作的兴趣。本文以点燃想象,放飞灵性为切入点,探寻提升看图写话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翔 《生存》2020,(10):0010-0011
新课程理念要求习作教学强调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爱上习作、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但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习作教学却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无法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对写作兴趣淡薄。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对习作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地建议,从而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身还属于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否驾驭未来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其自身对青少年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工作技能有关。为了在教学中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笔者尝试了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自己成为最好的学习资源,讲故事的过程是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得以成长和掌握工作技能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治音 《生存》2020,(1):0040-0040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其想象力、思辨力和批判能力等都会得到快速的提高,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应该利用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本文围绕如何开展阅读与习作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麒宸 《生存》2020,(11):0045-0046
在全面素质教育大环境下,习作教学的开展,不可局限于课堂,而是应当融入到社会实践中,以习作的方式来对学生生活中的见闻与感受进行阐述,这就有助于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不断强化。文章从观察生活、关注体验和落实读背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核心素养下习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开展探究,旨在促进习作教学成效的改善,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步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7.
罗先粉 《生存》2020,(9):0034-0034
长期以来,困扰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软肋就是习作教学。我们除了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感到困惑外,习作批改也是让我们绞尽脑汁的环节。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所以,我们要逐步培养小学生自主修 改习作的好习惯,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小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让小学生乐于修改习 作,通过修改习作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世贵 《生存》2020,(8):0002-0002
农村习作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题”。我们广大教师都在苦苦的寻求解决的策略,在很多的时候都是事倍而功半。而孩子们的生活的环境里却蕴藏着无尽的习作素材。如挖野菜、插秧、捉青蛙等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们活生生的习作素材。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引导的真心,相信孩子可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标>贯彻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减少对习作的束缚,才能实现习作的个性化,使学生无碍地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20.
巫雪莲 《生存》2020,(10):0202-0203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中都有极好的体现。另外,思维导图还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梳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