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彦敏 《生存》2020,(7):0037-0038
单元备课时注重规划,细化单元习作要达成的课时目标,敏锐地从课文中捕捉着力点,引导学生发现,带领学生训练、收集素材。基于学生的实际和习作的目标,变通教学方式、指导方式和讲评方式,一步一步寻得密钥,实现习作教学的循序渐进,打通“天堑”变通途。  相似文献   

2.
林明雅 《生存》2020,(9):0006-0006
单元备课时注重规划,细化单元习作要达成的课时目标,敏锐地从课文中捕捉着力点,引导学生发现,带领学生训练、收集素材。基于学生的实际和习作的目标,变通教学方式、指导方式和讲评方式,一步一步寻得密钥,实现习作教学的循序渐进,打通“天堑”变通途。  相似文献   

3.
莫婵 《生存》2020,(5):0051-0052
随着新教改的深入发展,语文习作教学成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重要路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单元式的习作教学模式通常包含了单元主题、学习目标、习作评价这几个要素,因此想要将习作单元教学模式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将单元导入、习作开展、习作总结作为教学切入点,以此来制定教学计划和习作目标。单元习作教学具体可划分为情境创设、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拓展运用、学习技能、评价反馈、反思提升这几个阶段,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习作课堂,逐步稳固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若玫 《生存》2020,(6):0147-0147
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为例,浅谈依托教材载体,落实习作教学的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香荣 《生存》2020,(11):0158-0158
语文统编教材,意在改变学生读书少的现状,让语文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运用大单元整体学习,是国家课程真正落地的有力手段。大单元的设计中有三个非常重要部分,分别是情境、任务、活动。  相似文献   

6.
郑雪芳 《生存》2020,(1):0004-0004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一直努力的重点之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有趣的写作素材,有效的指导学生写作。努力改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文芝 《生存》2020,(14):0143-0143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师要激趣学生习作,有效开展写作教学,教会学生语言组织的技巧,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促使学生发现写作的魅力并主动习作。  相似文献   

8.
李翔 《生存》2020,(10):0010-0011
新课程理念要求习作教学强调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爱上习作、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但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习作教学却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无法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对写作兴趣淡薄。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对习作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地建议,从而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梁家胜 《生存》2020,(7):0033-0034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 我心。”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勤动笔,树立写好习作的自信心,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麒宸 《生存》2020,(11):0045-0046
在全面素质教育大环境下,习作教学的开展,不可局限于课堂,而是应当融入到社会实践中,以习作的方式来对学生生活中的见闻与感受进行阐述,这就有助于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不断强化。文章从观察生活、关注体验和落实读背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核心素养下习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开展探究,旨在促进习作教学成效的改善,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步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1.
习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指向表达.所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但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见过这样的场面,老师布置了一篇习作练习,下面的学生异口同声,一声长长的"啊……".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使习作俨然成了为完成任务而完成的任务.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习作教学还怎么继续呢?学生的习作水平还怎么发展呢?习作是学生痛不欲生的事情.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邱建芳  张宏 《生存》2020,(13):0095-0095
不少教师在群文阅读和写作训练教学中删减或抛开教材“例子”,教学过于肤浅,不能达到梯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也悖于深度教学课堂的构建。本着课堂获法、实用课外原则,提出读写教学,应从单元意识、课型特征、课堂得法、学考结合、团队合作五个方面重视教材“例 子”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徐金琪 《生存》2020,(4):0014-0014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行业地不断深入,现代化科学技术也在教学行业融会贯通。微课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行业的产物,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巧妙借鉴和引用。微课教学不仅可以将教材的文字内容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方式完美诠释出来,促使学生能够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搜索相关微课素材,也可以通过剖析习作课程主题应用微课作为引入和过渡,促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习作学习状态。本文基于小学写作课堂教学的特点,探究分析微课在小学写作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罗倩 《生存》2020,(4):0054-0054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习作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此,阐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目标定位,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进一步探究基于目标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设计策略,以期全面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5.
魏爱萍 《生存》2020,(6):0166-0166
在传统的小学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只是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对学生进行讲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要想实现写作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思维导图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思维导图的主要构成就是各种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能够 充分启示小学生,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文 、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 色、意象、节奏、音符等,这些元素都可以使小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充实、有趣生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积极训练大脑 思维的联想和跳跃。本文主要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核心及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安亚琦 《生存》2020,(6):0028-002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习作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离的。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阅读积淀直接制约着其习作能力的提升,而习作素养又直接反映着学生的阅读现状。可以说,只有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的有效融合,方可释放出强大的内驱力与向心力,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起步阶段获得实质性提升与发展。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寻求阅读教学与习作融合的科学措施,以驱动学生在阅读中开展习作训练,在习作中推动阅读提升。在阅读与习作的相互作用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语文内涵,把握语文本真,以浓厚兴趣与饱满热情开启语文求知之旅。  相似文献   

17.
叶晶晶 《生存》2020,(7):0085-0086
如何解决学生的写作困境?为何学生写作总是提不高?部编本教材,阅读和写作联系更加紧密,初中三年的写作是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也有一些有效的技巧指导可以借鉴。笔者最近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研究写作,通过学生的作文反馈,我发现效果很显著,在这里将我的一些教学思路与大家分享。以部编本七年级下册一单元现代文为例。  相似文献   

18.
王丽莹 《生存》2020,(14):0010-0011
小学低年段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看图写话所占比例较大。看图写话,就是一步步将习作的创作过程,直观地解析给学生。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同时,也要深入分析图片内容,探究其潜在的内容,让学生不光能理解,还能懂得组合整理语言知识,最终完成一篇优秀的习作。往往教师却觉得无从下手,学生面对图画时,觉得写无可写就会丧失对写作的兴趣。本文以点燃想象,放飞灵性为切入点,探寻提升看图写话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治音 《生存》2020,(1):0040-0040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其想象力、思辨力和批判能力等都会得到快速的提高,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应该利用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本文围绕如何开展阅读与习作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教材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由以前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模式。当然这种转变也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要有计划性,既要有学科的大计划,也要有教师自己的小计划,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进一步修订教学过程,计划好每一堂课的细节,做到既有大学科的特点,又有每一位教师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