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级管理是一项经常而又长期的工作,有其复杂性,多变性和艰巨性,但只要我们在管理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到把教师率先垂范,培养学生责任感;严慈并济,贯彻班级规范;尊重学生,培养自主管理,搞好文化建设,活动代管理四方面的工作做“细”做“实”,那么,对一个班级的管理就有了实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林丽莉 《生存》2020,(12):0216-0216
班级建设讲求管理艺术,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管理疏忽。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犯错仍奉为真理执行,这样便会使班级管理工作偏离正轨,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本文从“严格要求≠体罚学生” “发挥班委会作用≠撒手不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称兄道弟”“学习好≠啥都好”四个不等式中阐释了班主任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3.
应真 《社会工作》2008,(13):42-43
有人说:“打开心扉,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容易,让对方分享自己更多的秘密。说出自己的快乐,快乐会翻倍;说出自己的痛苦,痛苦会减少。”  相似文献   

4.
陈赟  Hou Jian 《孔学堂》2023,(1):44-62+139-150
秩序之思的一个合理出发点是原初秩序经验,其核心是人与宇宙的相参互构、浑然一体,它在《庄子》哲学中被符号化为“浑沌”。浑沌之死是原初秩序经验分化的符号化表达,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浑沌1”(原初秩序经验)分化为“秩序”与“浑沌2”,其含义是人类通过语言及其逻辑对万物命名、分类、编码从而创建秩序,凡是不能被语言编码的存在就被视为浑沌2,后者意味着杂乱、混杂与失序。浑沌2与秩序相对待,而作为原初秩序经验的浑沌1则超越了这种对待,并且是对待双方的共同本源。其二,秩序的根据与秩序的开端的分离,“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核心是秩序的创建仅仅着眼于根据而遗忘了开端,失去了与原初秩序背景(浑沌)的关联,由此而带来了深层的失序问题。克服之道在于回归浑沌,如果说老聃之学的本质是回归于浑然未分的浑沌1,但却加剧了浑沌1与秩序的结构性紧张,那么,庄子的秩序哲学则立足于秩序的现实分化,在分化前提下达成秩序与浑沌2之间的动态平衡,并将这一平衡确立在与作为背景的原初秩序经验(浑沌1)的连接上。这一秩序形上学以安性命之情为依归,在“治出于二”的秩序格局下,构建指向“全人”的秩序理想。  相似文献   

5.
周辉 《生存》2020,(12):0221-0221
中职学校的管理一直以来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无法达到预想管理效果。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年龄段,具有一定的叛逆倾向,以及这个群体的特性本文尝试将“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理念引入到中职学生管理之中,分析其中存在的管理者和管理方法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目的以提高中职学生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6.
潘艳 《生存》2020,(12):0174-017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也对我国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建立了有利基础,为此不少中高职院校也要随之而变,充分参与到语文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中。基于此,本文将根据中职语文的现状及及意义进行出发,充分探讨出在“大语文教育观”下,中职语文的教学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又会对中职学生带来哪些改变,合理发掘出其中的教育重点,为我国中职语文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东西南北》2013,(21):43-46
秦志晖与杨秀宇的被捕揭开了多起网络造谣事件的真相,也把网络推手和网络炒作带入公共视野。网络推手的圈子鱼龙混杂,有人传播正能量,也有人已沦为“大谣”。他们或许想改变互联网上面的芸芸众生,想在狂欢和咒骂中娱乐至死,但更多的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8.
克林顿政府曾计划耗资 1 0 0 0亿美元 ,为每一间教室配备计算机和相关设备 ,那么谁将从这一计划中受益呢 ?数百万儿童不自觉地成为一个庞大社会实验的参加者 ,这一实验包括教育体系的激烈变革以及孩子们感受世界方式的巨大变化。1 所得与所失如果将大量的经费用于购买计算机 ,就意味着减少教师 ,减少教师培训 ,班级规模扩大 ,缩减体育计划和午餐计划 ,以及更少的音乐、艺术和自然课程 ,更少的娱乐、图书馆和书籍 ,它还意味着更多的“远程教学” ,更少的面对面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计算机值得我们失去这些吗 ?社会中的某个部门肯定会有所…  相似文献   

9.
徐建斌 《生存》2020,(11):0205-0206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重要的,但是初中学生的自觉性不高,想要营造一个好的班级氛围,做好班级管理是前提,做好“管”、“育”结合,以育为中心点,管为辅助,建立“以管促育”的班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云香 《生存》2020,(7):0131-0131
小学生心理可塑性大,思维发展还在不成熟阶段。工作中,班主任要利用与学生的见面时间多、接触宽的有利因素,交流中一般都在主导地位和学生谈话。在管理中,班主任要发挥自己善于交流的特长,放下架子,像和自己的儿女相处一样,和他们交朋友。小学生就会和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亦师亦友的关系既对班级教学环境的建设有影响,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在传统班级管理环境中,一些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中方法单一、唯独师尊,把让整个班级的氛围搞的很紧张,这既对教育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让学会生产生恐惧,心理障碍就会形成。因此,我们做班主任的应该思考班级管理的制度化、多进行交流、师生互动,才能带好一个班级。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03,(6):43-44
实施“星光计划”关键在管理。在加强管理方面,昆明市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注重实效,昆明市民政局颁布的《昆明市“星光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既凝结着宝贵的工作经验,也体出了大胆的探索精神。现全文照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孤独的代价     
“寡居效应”一项发表在学术期刊《流行病学》2011年1月号上的研究给出了惊人的量化结果: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之前已经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这种情况被称为“寡居效应”,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仔细考察了自1991年起记录在案的58000对夫妇,最终发现寡居效应不仅对老年人成立,对三四十岁的成年人同样成立。  相似文献   

13.
杨鸿雁 《生存》2020,(12):0205-0205
一直以来,我特别喜欢冰心的一句话——“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将它作为我的座右铭,也是我班级管理的理念。但爱是各种各样的:没有底线的溺爱,众星拱月般的宠爱,深藏心中的挚爱……如果说,溺爱、宠爱能够给予对方以身体上的享受,那么严中有爱的师爱则能一点点地浸润心灵,给人无声的影响,为学生一生受用,也是实施教育行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最低工资制,宛如一把维护企业职工基本权益的“保护伞”。随着“伞”在各地陆续张开,人们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思想上和感情上的碰撞与弥合。“享受者”评说不一自1995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来,实行最低工资制已进入法制化轨道,差不多全国所有的省市都确定了最低工资下限线。如上海220元,北京210元,天津210元.珠海38O元,深圳340元,厦门280元……这一工资制度既适用于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同样对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职工或打工者具有法律效应。那么,人们是如何评说这一已“抓抓落地”的工资制度的呢?有人说…  相似文献   

15.
<正> 城市化一词,虽然已经诞生80多年,但是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仍然是众说纷纭。就是这一词本身的表述,在我国学术界还有“城镇化”,“城市化”,之分,也有少数人使用“都市化”。本文提出“城市化管理”一词会有人持不赞成的态度。其实,“城市化管理”一词在一些中外文献中屡见不鲜。有计划的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所  相似文献   

16.
(一)六十多年的争论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苏联著名作家,他先后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列宁奖金、诺贝尔文学奖金等多种国内外的奖赏和荣誉称号。在当今世界文坛上,很少有人享有他那样大的荣誉,同时也很少有人遭到他那么多的非议。从1928年史诗巨著《静静的顿河》的第一部发表以来,对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就开始了争论:有人说肖洛霍夫是“剽窃者”,《静静的顿河》根本不是他写的;有更多的人赞颂肖洛霍夫是“难得的天才”,是一位“非同凡响、独树一帜的艺术大师”。同时,对肖洛霍夫是哪一阶级的作家,对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令"现代性"头疼的汪曾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天强 《求是学刊》2006,33(3):104-106
汪曾祺写的那些东西是“小说”吗?这个问题比较怪异,肯定会有人反问道,汪曾祺的小说怎么会不是“小说”呢?的确,在今天汪曾祺的许多作品都已经名正言顺地步入到了“小说”的殿堂中,文学史也为它们留下了应有的位置。今天的汪曾祺,我们听到更多的是赞誉之声。汪曾祺的作品当然是  相似文献   

18.
谈到鲁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人们就会想起他的著名的“拿来主义”,同时也有人会想起他在“青年必读书”征答中交白卷及在附注中情绪化的议论: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相似文献   

19.
从词源上看,正义最初是指向某种神性秩序。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政治国家,正义也朝向日常政治生活的规训转变,但这种转变并未消解其作为整体性或基础性的秩序意涵。在这种转变中,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某个个体或群体借由某种权利介入秩序运行之中,正义转变为对实存秩序的反抗,并在与秩序的冲突中呈现出自身的张力。在现代社会之中,秩序内外的正义冲突实质上是个体之“权利”与政治国家之“权力”之间的冲突。化解这种由人格化资本在政治秩序中所导致的“无主体”或“物主体”的社会秩序,需要以作为整体之个体来弥合“权利”幻想的碎片化,从而为正义实践塑造坚实的确定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就要承担组织者的角色,把班上学生的情绪都调整到良好的精神状态。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我们到底应如何去管理一个班级,或者说到底树立什么样的管理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