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朝的钞法     
元朝的钞法徐晓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纸币的国家,早在唐代就出现了具有现代汇票性质的“飞钱”。宋代的“交子”、“会子”,已是比较成熟的纸币,金代承袭宋制继续使用纸币并有所发展,到元代则在宋金的基础上更趋完善,实行纯纸币制度,金银和铜钱都不许流通。这...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金融业早就滋生并发育于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有着丰厚的货币文化沉积层。从货币来说,早在夏、商以前就已出现珠玉、黄金、白银等货币,所谓“夏、商以前,币为三品”,“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白银为下币”就是指的这件事情。到了唐代,出现了纸币雏形的“飞钱”;宋代时纸币正式开始在市面行使,如会子、交子等;到元明时流通“元钞”、“宝钞”,“钞”的观念已逐渐为世人所接受。从金融机构来看,随着封建社会中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早在盛唐之前已产生货库  相似文献   

3.
古代流通的主要是铜币 我国的货币,不论是金属货币还是纸币,都比西方出现得早。 近年从商墓中有铜贝出土,证明公元前十世纪时,中国已有金属货币。在使用金属货币以前,我国以贝壳充当货币。后来由于真贝的数量不够,人们就用蚌壳、软石或兽骨来仿制,最后用铜来铸造。中国最早的铸造货币,除了用铜铸的贝币以外,还有用铜铸的刀币、布币和环钱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禁止各种刀币、布币和环钱流通,把方孔银的“秦半两”定为全国统一的货币。中国货币形态就固定下来了。 古代的纸币 中国也是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产生于十世纪,即北宋的“交子”,每两、三年兑换一次,换发新交。古代的纸币尺寸大。上面印有金属钱币的图样和花纹,好似木刻版画。  相似文献   

4.
<正> 在元代,我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元代货币以发行和使用纸钞为主。本文拟就元代的纸钞作初步的分析研究,以期对元代及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侧面,有较为具体的认识。(一) 我国发行纸币,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九府圜法,自周以来,未之有改也”,“自唐以来,始创为飞券、钞引之属,以通商贾之厚斋贸易者。其法盖执券引以取钱,而非以券引为钱也。宋庆历以来,蜀始有交子。建炎以来,东南始有会子。至交、会既行,而始直以楮为钱矣。”从唐的飞券到宋的交子、会子,标志着我国发行纸币不同  相似文献   

5.
皮币与五铢钱是经济史家们最为热衷的两种汉币。五铢钱,今有文物,不必赘语,皮币也似乎早成定论。《辞海》“皮币”条目曰:“皮币,汉代一种钱币。”数十种高校教材与秦汉史也用之不疑,就连许多货币史专著也把皮币与汉币扯在一起,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肖清先生《中国古代货币史》为例: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又更铸三铢钱并造皮币及白金币……武帝实行的皮币及白金制度,虽然为时极短暂,然而在我国币制史上却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国古代纸币的前驱。”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除了使用贝、帛、金属货币以外,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汉代的白鹿皮币可以视为纸币的滥觞.唐代有“飞钱”,宋代则有“交子”、“会子”,它们都可以说是纸币的前身.真正使用纸币作为全国范围的通货,开始于元代.它还是世界最早的纸币,而且通过元王朝的国际交往,影响也遍及世界,其历史意义是极为深远的.1元代发行纸币,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从元世祖忽必烈掌握政权的最初二十年内(公元1260年—1280年),这是纸币发行的初期,这时币值是稳定的,流通状况是良好的,这算是第一阶段;从元世祖末年,约自至元十八至至正十年(公元1280年—1350年),大量发行了至元钞和至大银钞,纸币从稳定转入了逐步贬值的第二阶段;从至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严复货币制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货币本位制严复认为,中国古代的留法。就是以铜钱为本位的货币制度;金银虽然也在交易中使用,却不是本位货币。理由如次:(互)铜钱有统一规范,如形状、币材、重量等等,均有确定的规格;金银虽然宝贵,却从未制成规范的货币。“中国治世所行用者,惟圆廓方孔之通宝(指铜钱)。其材用紫铜,其重以十分两之一为率,故称钱焉。至于金银,虽为宝贵,然未尝以制范为国币,著明重几许精几分也。”“(2)金银没有确定的币值,使用时必须按市价折算成若干铜钱才能进行交易。“金银行用,准所得铜钱之市价行之,如百货然。”“(3)…  相似文献   

8.
宋代发行纸币的经验包括官交子分界、限额、准备本金、新旧相因以及回笼纸币等,其纸币理论则有:兑换纸币思想,即发行兑换纸币不需十足本金;力行回笼,稳定货币的“称提”思想,以及钱楮并用的“子母相权”说和“钱实楮虚”说。  相似文献   

9.
在北宋,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主要有铜钱、铁钱、纸币和白银四种形态。其中铜钱是流通领域中主要的法定货币,因而宋人有关钱荒的议论,大多是以铜钱匮乏为内容,似乎钱荒是由于流通中铜钱的相对不足而引起的。史载,太宗初年“铜钱已竭”,真宗时理财大臣仍以“钱货未多”为患,至北宋中后期,钱荒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万商束手……人情窘迫,谓之钱荒”,“今都内之藏,  相似文献   

10.
曾庆鹏 《学术研究》2013,(7):87-93,16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作为信用货币的国家。从铸币税的意义上看,中国的信用货币可以最早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白鹿皮币",而铸币税的垄断权是明朝之前各朝代中国信用货币兴与衰的一条主线。铸币税垄断与统治者好大喜功的政治抱负,或边患连绵或穷兵黩武的军事需要相联系,形成中国独特的信用货币文化。  相似文献   

11.
元朝平宋过程中,开始在新占领区用中统钞替代南宋银钱楮,至元十七年正式宣布"江淮等处行钞废钱"。但中统钞在替代南宋旧币过程中,持续大幅度贬值,元廷甚至一度被迫承认白银流通,恢复铸钱。这一时期中统钞贬值,不能简单归因于纸币发行量过大,而与货币替代政策的失败密切相关。这既是元廷贬损铜钱价值的直接结果,更是中统钞难以适应当时中国南北银钱比价差异,被代表不同价值体系的铜钱、白银及南北银钱比价差异撕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皮币考辨》一文中,作者对目前史学界定论已久的“皮币纸币雏型”说提出异议,认为汉代皮币实为外交礼品之一种。笔者在读书中发现“皮币非货币”说不仅有历史学依据,而且有其语言学渊源。所以,草献此文,拟从币制命名的本原方面予以“考镜体制,辨章源流”,或许有利于对“皮币”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笔者认为:“币(幣)”字的最早语源是“蔽”即遮蔽的意思,字写作“市”。《说文》:  相似文献   

13.
明朝钞法述论王玉祥继宋、元之后,明朝亦印制、发行纸币。明朝发行的纸币为“大明宝钞”,有关“大明宝钞”的制度,当时人称为钞法。从商品经济角度讲,钞在明代的重要性不及白银与铜钱,但钞法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制度,其意义仍是不容忽视的。研究明朝钞法,不仅可以加...  相似文献   

14.
明代钱法变迁考王裕巽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流通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包括朱元璋建明前的铸行大中钱时期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铜钱一直作为朝廷的法定货币之一,与...  相似文献   

15.
一宋代四川的交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大约只有三千年,而出现纸币的历史还不到一千年。正因为如此,从交子产生以后,人们对其产生原因的研究就不绝于书。但从《文献通考》、《宋朝事实》、《续资治通鉴长编》、《历代制度详说》、《楮币谱》等书,到近代中外研究交子的论著,在言及交子产生的原因时,无不  相似文献   

16.
“抱布贸丝”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以下称《古代汉语》)注:布:指布币。上古用布作货币。”各家注诗者多如此解,实为误解毛传。毛传:“布,币也”。“币”的本义是“布帛”,《说文》:“币帛也。”《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币”、“帛”同义连用。虽然汉代“币”已有“货币”义(参郭锡良等《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上)72—73页),但毛传用的是古本义,不是用的引申义。孔疏云:“此布币谓绵麻布帛之布,币者布帛之名。”可谓得之。其实,布帛在历史上并未充当过货币参杨琳《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的释义问  相似文献   

17.
“晋钞”在山西的始末郝丽萍“晋钞”是阎锡山统治山西期间发行的纸币,曾经占领金融市场近30年,是当时山西流通的主要货币。“晋钞”对山西早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军阀混战,阎锡山扩充军备,扩展个人实力,使经济匮乏,纸币滥发,“晋钞”又成了掠夺...  相似文献   

18.
据先秦史籍中记载,在当时商品交换过程中,流通一种布币。对于布币,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所反映,后来的班固在《汉书》中更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但是,对于布币的解释,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近来,大家基本上已经接受了“布”是货币的观点,坚持“布”不是货币的同志已微之又微了。然而,关于“布”币形体是不是铲状币的问题,我们觉得还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它首创于四川,关于交子出现的时间,史书上有二种记载.一是《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先是益、邛、嘉、眉等州(本志无眉州,有雅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狱讼滋多.”①此说交子产生于李顺起义之后;《长编》又有另一种说法:“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②这种说法其他史书多有记载.《宋朝事实》载:“始,益州豪民十余万(万字衍)户,连保作交子”.③《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四川钱引,旧成郡豪民十六户主之.”④《宋史》:“民间以铁钱重私为券,以便交易,谓之交子,而富家专之.”⑤诸上即说交子创于十六户富商主持之时.  相似文献   

20.
《中文信息》2008,(1):15-15
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坐落于北京东二环中路的德胜门箭楼下,由德胜门箭楼和真武庙两部分组成,是一座以展示钱币为主要目的的专题博物馆,展出“中国历代货币系列”,包括最早的贝币、布币、鬼脸钱、历代的铜币,清代的银票,民国的纸币等,形状有刀形、方形、圆形、质地有金、银、铜、陶、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