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亦称《易经》,儒家经典之一,被列为十三经之首.《周易》主要分为《经》、《传》两个部分.《经》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传》为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是用以解释《经》的.《经》、《传》均非出自一人一时,而是经过长期不断的加工而成的.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代帛书《周易》与今本《周易》有部分不同之处,此足以证明《周易》成书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献,它不仅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国古代的宗教、科技、医学  相似文献   

2.
林喦:王先生,这是我们第二次对话,今天的话题比较单一,但我觉得会很深刻。我们这次所讲的是您2014年出版的大作《逍遥游·庄子传》,这部书是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的重大国家出版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中的一部,由您撰写的《逍遥游·庄子传》是这项大工程  相似文献   

3.
谢本书同志的新著《龙云传》(四川民族出版社新近出版),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人物传记,值得一读。 谢本书同志三十年来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他又侧重于西南、特别是云南地方史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种,其中人物传记占有相当比重。据作者在《龙云传》前言中说,他对民国以来在中国、特别是在西南地区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云南历史人物都有为之作传的想法,现已问世的有《蔡愕传》、《唐继尧评传》和这本新著《龙云传》。如果说《蔡锷传》、《唐继尧评传》的特色是着重于研究性的学术成果,《龙云传》则是在具有学术价值的基础上,更注意了对传记主人公的性  相似文献   

4.
评《孙武本传》1994年,国家教委在我校(北师大)举办了“海内外先秦历史与文化最新进展高级研讨班”。周兴同志作为青年学者参加了这个班的研讨活动,得知他对中国古代军事史有浓厚的兴趣,又看到他潜心向学,我很高兴。后来看到他的新作《孙武本传》出版,读后想就...  相似文献   

5.
九月的兰州,秋高气爽,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四十余人,聚会于黄河之滨,皋兰山下,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1988年学术讨论会于9月20日在西北民族学院正式开幕了。中亚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是国外东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关于中亚的历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穆天子传》和《山海经》诸书,从《史记.大宛列传》到历代正史中的《西域传》,以至众多的游记、行记,构成了中亚学研究的汉文献资料系列,一直受到  相似文献   

6.
《汉唐风土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版)一书是青岛大学历史系李传军副教授的新作.李传军兼具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学术背景,师从我国著名民俗学者萧放先生研习历史民俗学,不断探索民俗学与历史学及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可能性.本书是作者学习和实践历史民俗学理论方法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时人对西周王年的研究和对《穆天子传》的研究为据,肯定了三千年前(即公元前994年),周穆王为我国历史上开通西域的第一人。文中侧重论述了《穆天子传》的内容与性质、历史文献价值,并认为《穆天子传》是周穆王西行实录,应属于历史记实散文,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8.
前言 中国史籍中的编年史极丰富,从公元前四世纪以来,出现过《春秋左氏传》、《汉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明实录》、《国榷》、《明通鉴》、《续通鉴》、《东华录》、《清实录》之类或繁或简的编年史,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惜文学方面的编年史,至今尚付阙如。使得文学通史或文学断代史的教学与研究,缺少坚实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史·赵秉文传》考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秉文是金代著名理学家,其事迹列于《金史.列传四十八》。通过对赵秉文《滏水集》以及与其同时代人的文献的考证可知,他出守宁边州的时间应为大安二年而非泰和二年,这是本传的错讹。《山西通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以及《中国文学大辞典》等有关赵秉文的条目也是以讹传讹。赵秉文并非《中庸指归.序》的作者。  相似文献   

10.
《汉书》是我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堪称为我国史学史上一块璀璨的里程碑.本文所说的“《汉书》史论”包括《汉书》各纪、表、志、传的序、赞、论及《叙传》,其内容大多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这些史论比起单纯的历史记载来,在表现史家思想和情感方面,更直接,更真实.它不仅是《汉书》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我们深入研究《汉书》思想的一个门户和捷径.《汉书》史论的评史方法,有三个优点,可为后代的典范.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知名学者、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主编的新著:《中国儒学思想史》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张岂之教授继《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国家教委审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之后,又一部力作。如果说,作者的《中国思想史》和《宋明理学史》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系统地整理中国传  相似文献   

12.
《黄兴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是石彦陶、石 胜文兄弟几“十年磨一剑”的力作。它是迄今为止篇幅最长 的黄兴传记,有四十多万字。作者发扬中国史家秉笔直书的 优良传统,力图给读者一个黄兴的历史本来面目。 我知道,彦陶先生原初对孙中山研究颇感兴趣。后来,  相似文献   

13.
著名老作家、湖北省文联主席姚雪垠同志,应我院邀请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廿五日下午来我院讲学.姚雪垠同志的讲题是:《漫谈中国小说的艺术传统》.他首先概述了中国小说发展的简单轮廓;然后他说:我们在研究、欣赏和学习中国小说的艺术传统时,应该很好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发展观,要看到小说的发展,总是受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意识的发展以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的.小说艺术所呈现的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发展状态,正是应该从这里来理解.接着他分析了《三国演义》、《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长篇小说.他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杰作,作者对史实和虚构,历史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作了大胆的  相似文献   

14.
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研究的最高成就,为通行之后八百年的权威性读本。朱熹在阐释《诗经》时创用了七种方法,即以序统合、视域融合、行文评点、语境通释、发越为理、寓教于释和唤醒体验。这些阐释方法的使用是《诗集传》能有如此显赫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西方阐释学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和中国经学研究的再受重视,中国的经典阐释学研究正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因此,对朱熹《诗集传》的阐释方法的研究就不失为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是一个最富探索思辨的时期。反映时代脉络的各种社会思潮汹涌迭起,呼唤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救国进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追忆过去,回首“昨天”,深入地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变迁及其历史选择,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据此,胡维革同志经历几年艰辛劳作,《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一书最后脱稿了。 维革同志年轻聪慧,早在攻读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研究生时,便立志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他先后参加编著《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中国近百年名人传》等书,为专攻近代思想史作了起步。接着,他又撰著和主编了《冲击与蜕变——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政治》、《中国近百年文化史纲》、《中国近代社会改革思想研究》和《共和道路在近代中国》等著作,并发表了大量有关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论文。论据精当,见解新颖。  相似文献   

16.
古典艳情小说《痴婆子传》是中国历史上遭禁毁的书籍之一.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观念,作品把女性视角的自我讲述、第一人称内聚焦限制叙事、倒装叙事与讽刺修辞等多种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种独创.《痴婆子传》的叙事艺术已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民国史研究欣欣向荣,成果丰硕。海外近代中国文献的大量公布,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开放的《蒋介石日记》等,再度引发对民国史的研究热潮。社会上也掀起了不同程度的"民国热",相关文学类作品在图书市场更是层出不穷。但历史研究与历史知识的普及,存在着很大的时间差,各种演义类文学作品充斥图书市场,加之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虚构的史实与史料,令一般民众难以掌握真实的历史。2011年,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民国史室主持编写的36卷本《中华民国史》(包括《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和《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全部出版,标志着国内民国史研究完成了  相似文献   

18.
邓广铭先生的《岳飞传》(增订本),于一九八三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邓先生《岳飞传》的成功之处,不仅被公认为是一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而且此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分析和对历史资料的掌握与鉴别等等,对读者都大有裨益。下面想谈一点自己读这本书的粗浅体会。 (一) 《岳飞传》(增订本)的出版目的,邓先生在《自序》中说:“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岳飞那种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贞热爱,扩而充之,发扬光大为对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忠贞热爱,一心一德,  相似文献   

19.
《黑暗传》自三十年前发掘出来,被誉为"汉族神话史诗",一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集中研究。随着《黑暗传》的出版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出现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成果。汉族神话叙事长诗的新界定,成为目前学界对《黑暗传》做出的新结论。近期,《黑暗传》入选在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证明了它的价值与意义。为推动学术讨论、总结汉族民间叙事长诗的理论成就,本刊特地约请国内重要学者参与《黑暗传》的学术讨论,最早研究《黑暗传》的故事学家、三十年来不断深化《黑暗传》性质大讨论的著名学者刘守华先生不吝赐稿,为这次学术讨论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期待引起学术界更多更好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几部李商隐传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旧唐书里,李商隐是“无特操,恃才诡激”、“忘家思,放利偷合”之人,然而,真实情况如何呢?这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自1970-1990年代,台北、内地、香港先后出版社五部李商隐传,正是对这一重要课题的回答。依据出版先后,这五部传记分别是:①刘维崇《李商隐评传》(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②杨柳《李商隐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③钟铭钧《李商隐诗传》(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1985年易名为《李商隐传》,作者亦易名为董明钧)④董乃斌《李商隐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⑤梁锡华《李商隐哀传》(香港香江出版公司1993年版)。五部传记,按写作特色,可分为三类:刘著、杨著、董著为评传类;钟著为诗传类;梁著则为历史传记小说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