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马斯是英国20世纪40年代最重要的诗人,其诗歌内容和主题传统而经典,但其表现手法却新颖独到,创作技巧与众不同。他在《羊齿山》一诗中,赋予了诗以音乐美,运用变异的手法达到突出的效果,并且使整首诗充满了意象,让诗歌的意义变得更加深邃。  相似文献   

2.
8 9年被认为是当代诗歌的重要关口 ,之后的 90年代诗歌在转型的过程中现出种种变式 ,在 90年代的诗学立场及诗歌纪事中 ,历史意识和历史意象在共同的历史境遇中得以凸显。本文着重从叙事的角度出发 ,从历史的个人化与当代化角度剖析历史意识的存在形式 ,同时 ,在狭义的历史意象逐渐淡出的当代诗坛 ,90年代诗歌又为历史意象赋予了新的意义。历史意识与历史意象的合力造就了 90年代诗歌“永不终结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约翰·邓恩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摒弃了传统的意象,采用了奇特的意象和比喻,独树一帜。通过对邓恩诗歌语言的分析,探讨了其在意象、主题和叙述方式上体现出的现代性特色。  相似文献   

4.
刘德岗 《南都学坛》2008,28(4):91-92
在构成诗歌的诸要素中,意象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对舒婷诗歌的解读,我们发现花朵、树、星月、黄昏、船、帆等这些优美的物象是舒婷笔下常用的意象符号。她惯用这些意象符号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二是与诗歌主题密切相关;三是与诗人女性特点密切相关;四是与诗歌的风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关于《星期天早晨》一诗,评论家向来评论最多的是其宗教主题,却往往忽视了诗歌中丰富多彩的意象。为探讨和再现诗歌中的意象,文章从意象的感受性、矛盾性以及象征性等三方面入手,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意象使全诗达到“情感统一”、体现诗歌“张力”以及表达作者耽乐的尘世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6.
华莱士·史蒂文斯是美国最重要的现代派诗人之一。意象的运用,是他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一些主要意象的反复出现,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本文以《冰激凌皇帝》一诗为例,通过分析本诗,探讨了诗中冰激凌的意象意义。这个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主体,并不断地强化了史蒂文斯这首诗中近乎惟一的主题:生存和死亡之间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7.
著名批评家布鲁克斯在其新批评的代表作《理解诗歌》里专门对英语鸟类诗歌的意象等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鸟类是大自然的代表,也是人类情感的一种体现。那么,具体就英国鸟类诗歌而言,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主题。基于这一点,很有必要将英国诗歌中涉及鸟类的诗歌以新批评的文学本体理论作指导,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来研究鸟类意象在反映诗歌主题中的功能,作用和意义,为此,在分析中也涉及到两个著名的概念:其一是意图谬误,其二是感受谬误。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从建构吟咏诗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诗教意象观。一方面,修正了自齐梁以来以诗歌声律说对诗歌音乐性阐释的不足之处,强调了诗歌音乐性不仅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声韵,更表现在吟咏过程中书象向言象、言象向乐象的转变;另一方面,凸显了审美主体在诗歌接受中身体介入的重要性,分析了其“即情体之”“心物交合”的身体审美特征。由此,王船山立足于吟咏立象与身体审美视域的意象观,聚焦于诗歌意象的近身性、丰富性和瞬间生成性,有效地摆脱了诗歌“言不尽意”和“言之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1633年,赫伯特成功地出版了宗教诗集《圣殿》,奠定了他成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歌代表的重要地位。赫伯特宗教诗歌中所蕴涵的虔诚的宗教思想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但是,大部分读者注意到的都是赫伯特诗歌中的宗教意象,很少有人意识到其中的园林意象。园林意象常与爱情主题联系在一起,但与其他园林诗人不同的是,赫伯特在园林诗歌中并没有描绘世俗园林带给人们的感官愉悦,而是通过园林意象表达了他对上帝虔诚的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并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来体现诗歌的主题."眼睛"作为人体器官,属于人体词的基本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统计表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体词是"眼睛".分析"眼睛"意象所涉及的七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传达诗人的丰富情感,为诗歌意象和修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大历十才子诗歌的意象群有其独特风格.如植物意象中以草、柳代表离别与乡思,松、竹、莲荷则具宗教指涉意味,山水意象的隐逸主题,云意象的隐逸色彩和禅意情调等等.十才子诗歌在意象组合上,以并列式组合为主,意象呈现静态化;其次是虚实结合,虚实相济,使诗歌具有鲜明的感觉效果和虚灵萧散的美学风味.  相似文献   

12.
普拉斯诗中的死亡和复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诗歌给人的印象是充满了"死亡"的气息,然而死亡并非其终极目标。本文从她诗歌中一些意象入手,解析意象中以死亡为主题的不同层次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同时也是诗人对生命的体验,体现其对新生命的渴求。最后以《拉扎勒斯女士》一诗为例,探讨蕴含在普拉斯诗中的复活意识。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学术语,"深层意象"既指代崛起于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歌流派,又表示诗歌创作中用来表现诗人情感与意义内涵的意象,它还代表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方式以及创作方式的诗学观.它有别于英美"意象派"的意象观.它认为,诗歌是通过意象刹那间渗透到无意识中去的艺术."深层意象"来自深邃黑暗的无意识心理;其诗歌往往表现独特的主题反映"孤独、黑暗"的深层心理.它要求诗歌关注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4.
诗歌翻译是文艺作品翻译中的难点,诗歌中诗人经常会使用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由于其自身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一方面帮助读者加深了对诗歌的解读,另一方面却又增加了诗歌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翻译的困难。纵观许多翻译家对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我们发现,根据文化意象的文化色彩是否浓厚,其文化内涵对意象解读的影响等因素,对文化意象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直译加注、替换意象和略去不译。  相似文献   

15.
中英诗歌中水和风的自然意象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中国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意象是其标志特征;西方诗歌同样异彩纷呈,形象生动。虽然中西方诗歌的传统和创作背景存在差异,意象理论也是同中有异,但是无论中西,诗歌中的意象都指心与物的融合,是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本文在分析了中西美学和诗学对意象的定义和分类后,选取了中英诗歌中重叠较多的水和风这两个自然意象进行对比,考察相同的自然意象在中英诗歌中的不同呈现和不同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英两种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诗歌给人的印象是充满了"死亡"的气息,然而死亡并非其终极目标。本文从她诗歌中一些意象入手,解析意象中以死亡为主题的不同层次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同时也是诗人对生命的体验,体现其对新生命的渴求。最后以《拉扎勒斯女士》一诗为例,探讨蕴含在普拉斯诗中的复活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季节“的行走和诗意——简论食指诗歌的主题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指的诗歌中,"季节"意象负载着特殊的象征含义,它不仅是时间的代码,更是心灵的载体和镜象,指示了诗人复杂的精神脉络和情感走向,同时也呈现出了食指诗歌的三大主题--未来主题、成长主题和眷念主题.食指用诗歌的形式提取和保留了"季节"枝头上美丽的花瓣和露珠--这些永远引领着人的心灵世界向着高处飞升的精神瑰宝,给食指的诗歌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青春气息和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18.
英国桂冠诗人华兹华斯以其新颖质朴的诗歌创作理论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华兹华斯把自然看作是神性、理性和人性的结合,而把儿童看作是成人之父,童年时期的经历和回忆是人类重返自然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女性意象,并赋予了她们深刻的寓意和内涵。通过分析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儿童与女性的主题与意象,可以发现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儿童与女性三位一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自然是济慈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近年兴起的生态批评恰好从自然角度的视角为济慈的诗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对济慈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加以分析,认识济慈生态观的变化发展过程,发掘影响济慈生态观的主要因素,对从更深层次把握济慈的诗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叶芝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在表现时间强大破坏力的同时,还通过其神秘性、神圣化和空间化展现出抗争时间和挑战时间的方式,体现了诗人独到的时间观。自然意象诗歌呈现出爱尔兰西部地理空间中的植物、动物和风景,并深刻地揭示了统摄叶芝诗歌整体性的时间主题,还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叶芝诗歌时间主题的空间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